贵州兴义市仓更中学09—10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619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寒伧(chen)模样(mó)请柬(jiǎn )面面相觑( qù)
B.肩胛(jiǎ )箍桶(gū)冠冕(guàn )自惭形秽( huì)
C.忖度(cǔn)在庠(xiáng)饿殍(piǎo )掎角之势(jǐ)
D.稔知(niàn)角色(jué)吞噬(shì)恬退隐忍( tián)
2.深圳经济特区内2006年度新开公交线38条线路中有19条是交通部门根据市民意见调整了走向和站点的,另有2条是根据意见和建议而新增的。公民参与政府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3.取等量植物A和植物B的叶片置于密封透明装置中,在适宜条件下逐渐增强光照,测得密封装置内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以下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光强(mol光子/m2.s)
0
10
25
50
100
250
500
600
放氧速率
(μmolO2/m2.s)
A叶片
-20
-10
-5
-1
6
15
28
35
B叶片
-2
-0.5
1.5
3
6
10
12
11
   
4.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电池总反应为:
C2H5OH +3O2 =2CO2 +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韩林,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號州刺史。號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號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尾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敞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诡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都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思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加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

(节选自《新唐书·韩休传》)

[注]①厩刍:草料。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室宅舆马法度 僭:超越B.吏白恐宰相意  尾:违反
C.帝不能    夺:使……改变D.吾用休,社稷耳  计:计策
【小题2】(小题2)以下各级句子中,全都说明韩休严肃正直、不求名利的一组是
①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
②嵩以休柔易,故荐之。
③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
④免號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
⑤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
⑥已而疏辄至。
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⑤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贤良,在玄宗为太子时,受命逐条回答有关国政问题,此后担任过一系列重要的官职。
B.韩休任號州刺史期间,体察民情,请求为虢州百姓减免赋税,经过努力终获成功,表现他为民请命的仁爱之心。
C.韩休因萧蒿举荐而任宰相,他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二人关系也很和谐,因而得到宋璟的赞许。
D.韩休秉公直谏给了玄宗很大压力,但面对谗言,玄宗非常清醒,将韩休与萧嵩进行比较,说明了任用韩休的理由。

3.其他(共1题)

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两题都做以第1小题计分)
(1)①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②_________,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③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④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⑤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2)①云霄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②白露横江,水接光天。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③乌鸟私情,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④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屈原《离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