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汉语文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60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huǐ)样(mó)神(kān)
B.清(xīn)丽(guī)滑(jǐ)
C.色(tuì)干(hé)刻(juān)
D.灰(jìn)池(zhǎo)嶙(xūn)
2.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   )
3.
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不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项是()
A.春天的绿是十分清新诱人的。(绿是清新诱人的。)
B.那一片片的秋叶里仿佛都隐藏着一个个活的灵魂。(秋叶里仿佛隐藏着灵魂。)
C.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岩石的形成来探索地球遥远的过去。(我们研究过去。)
D.当我们发现这块已经等待了我们400万年的石头时,兴奋之情再次涌起。(兴奋之情涌起。)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 )
A.据统计,江苏、上海和浙江出生的院士合计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的41.19%, 这三地堪称“中国院士的摇篮”。
B.陈水扁大玩公投花样,从“咨询性公投”到“防御性公投”;再到“和平公投”,如此等等,但都敌挡不了卸任的结局。
C.中日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促进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双方合作交流,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D.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全国各地传递。作为中国人,谁不欢欣鼓舞?谁不为国家强盛而自豪?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早春天气,            ,水天一色,   ,卧龙一般,    ,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①湖水苍茫  ②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   ③它有生命
④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⑤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A.⑤③④②①B.⑤④①②③C.①②③⑤④D.②③①④⑤
6.Stand over there ___ you’ll be able to see the oil painting better.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二)回答下列题。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田。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小题1】文中划线词“盛情邀请”中“盛”的意思是( )
A.参加盛会B.盛意难却C.身着盛装D.盛气凌人
【小题2】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本文的写法是“以虚写实”,与《苏州园林》写法相同。
【小题3】对本文表达方式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叙B.描写C.议论D.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小题4】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小题5】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你有什么感想?
8.
阅读(一)回答下列题。
(1)一条高低曲折的长廊,中间用同样一条高低曲折的花墙隔起来,就形成了内外两道长廊,这便是复廊。(2)沧浪亭整个园子,就环抱在这个长长的优美的复廊里。(3)复廊的外廊,紧贴园外的碧水河塘。你从外廊走,仿佛你并不在园里,而是在园外青葱翠色的田郊野外漫步。(4)但是,转过脸,你从花墙向里面看,却隐隐地看到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飘曳,另有一番风味。(5)如果从内廊走,你可以尽情欣赏园内那些亭台、假山、芭蕉掩映的小榭,飞檐凌空的厅屋等建筑艺术。(6)但转过脸,从花墙透窗外,园外的风光却又飞快地进入你的眼帘。(7)这复廊真有说不尽的奇妙处。
【小题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A.复廊B.沧浪亭C.河塘D.厅屋
【小题2】(小题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A.飘曳B.奇妙C.高大D.高低曲折
【小题3】(小题3)本文结构形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D.并列
【小题4】(小题4)本段的说明的顺序是()
A.由整体到部分B.由原因到结果C.由特点到用途D.由概括到具体
【小题5】(小题5)“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飘曳”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叙述B.抒情C.议论D.描写

3.命题作文(共1题)

9.
题目:我心目中的_______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如“父亲”“老师”“同学”……),补全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