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高三上学期联考考试语文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585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勒紧/勒令款识/博闻强识拾级而上/拾人牙慧
B.创伤/重创露脸/抛头露面鬼使神差/差强人意
C.角楼/角力屏障/敛声屏气飞来横祸/蛮横无理
D.刊载/下载解数/解甲归田自怨自艾/方兴未艾
2.多年一贯制的课桌椅己无法适应孩子的身高和体重,为此,专家建议课桌椅也应按号码进行划分,让学生们坐上合适的课桌椅。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3.多年一贯制的课桌椅己无法适应孩子的身高和体重,为此,专家建议课桌椅也应按号码进行划分,让学生们坐上合适的课桌椅。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4.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诚信,又回来了……不再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而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希望你不再离去,永远留在这个温暖如春的世界!
B.“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395页)
C.学生考试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不能简单的责怪他们,必须研究不理想的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教学不完善,还是学生的学习上有疏漏?
D.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世博会大幕未启,长三角“世博经济”早已先行。2009年,江苏省先后三次组团赴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地宣传推广江苏旅游,还精选了55条江苏省“世博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向国际游客推出。江苏省这一做法给相关企业的启示是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词的上片写了些什么景?通观全词,在写景上有何特色?(4分)
(2)从这首词中,你读出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3.材料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报载,某女自行节食“减肥”,终得“厌食症”,竟致形销骨立,生命垂危。“减肥”,是健康需要,还是心理需求?是潮流引领,还是审美所趋?是价值重建,还是观念转型?是时尚,还是偏见?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卷上),不少于800字的议
论文。

4.语言表达(共2题)

8.

   《水浒传》中写宋江借酒兴在江楼题诗“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被人理解为反诗并告发。

(1)该诗的“反”意在哪儿?请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改动诗中的一个字,将它变为“正”诗。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
9.
请选用下面的词语填空,组成一幅合乎意境的对联。

蛙声 矶头 疏竹 板桥 村舍 人家 水边

帘外微风斜燕影,(  )(  )近(  )。

5.其他(共1题)

10.
填空。
(1)借古讽今.针砭时事常常成为古人写作文章的目的。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感叹道:“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讽喻唐敬宗广建宫室的穷奢极侈。苏洵在《六国论》中悲叹道:“悲夫!有如此之势,     ②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用六国破灭的教训针砭北宋赂辽的现实。
(2)古人常用香草美人来比喻明君贤臣美政,《离骚》中说“,恐美人之迟暮”,《赤壁赋》则说“,望美人兮天一方”。
(3)我国明代杰出的戏剧家  ⑤ ,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描写了贫寒书生柳梦梅和太守之女杜丽娘的爱情故事。爱尔兰作家萨缪尔·贝克特以他的名作《    ⑥   》奠定了他在荒诞戏剧的地位,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