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553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6/25

1.综合题(共3题)

1.
2010年冬至2011年春,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山东、河南等省发生几十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分析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华南地区
11
43
39
7
华北平原
9.8
73
13
4.2
长江中下游地区
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区
32
29
10
29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3分)
(2)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4分)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3分)
2.
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天柱山是以花岗岩为主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的峰林谷地和山间谷地内,林木苍翠,山泉淙淙,飞瀑倾泻;山上云团雾层时聚时散,飘忽变幻,山峰时隐时现,令人目不暇接。
材料三:天柱山对外交通示意图

(1)四幅图中的C图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它属于________;从旅游资源的特征上,它区别于其他三幅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A图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__景观类;B图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__景观类;C图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__景观类;D图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
(3)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提供的材料,试评价天柱山的开发条件。
3.
读我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4分)
(2)分别说明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8分)
(3)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6分)

2.选择题(共10题)

4.

照样子,写句子。

我觉得自己很大。

我觉得{#blank#}1{#/blank#}。

我觉得{#blank#}2{#/blank#}。

5.—I don't know what ______ for my little sister.

—A skirt is OK.

6.David finds ______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with his parents.
7.She is worried about her final exams       her illness.
8.I often make mistakes _____ English grammar
9.Tom decided __________ in China.
10.The old man is          old         walk quickly.
11.Please pay attention to your _____
12.Do you know where _________ now?
13.I spend some time ________ newspaper every day.

3.单选题(共15题)

14.
关于自然景观的观赏地点和时间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
A.峰峦之雄伟峻秀,惟近观可得
B.泰山最宜夏季观赏
C.比较小的湖沼池塘,多低临水面修建亭、榭、廊等
D.观赏江河湖海应选择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15.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灾害链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
D.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小题2】上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如果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中,组合正确的是(   )
①地震   ②泥石流
③滑坡   ④沙尘暴
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小题3】如果发生滑坡,受灾最严重的村落最有可能是(   )
A.甲村B.乙村
C.丙村D.丁村
16.
某人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历尽艰险,我顺着绳索下到溶洞的底部,打开我的手电,那些藏在黑暗中几十万、几百万年的钟乳石、石笋、石花等美的令人惊叹的景观,突然一下子在黑暗中涌现出来,让我心中惊喜,这将极大地丰富我的探秘经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作者的旅游活动属于(  )
A.游览观光B.度假休闲
C.科考探险D.宗教朝觐
【小题2】作者此次旅游活动的客体是(  )
A.作者本人B.钟乳石、石笋、石花等
C.帮助作者进洞的人D.帮助作者进洞的设备
【小题3】钟乳石、石笋、石花属于(  )
A.火山地貌景观B.花岗岩地貌景观
C.砂岩地貌景观D.岩溶地貌景观
【小题4】作者此次游历的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是(  )
A.西南地区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7.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A.寒潮B.旱灾
C.台风D.洪涝
【小题2】能快速有效地减轻上述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
A.建设水利工程B.营造海防林
C.改进耕作制度D.改进灌溉方法
18.
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人口密度(人/km2)
震中距(km)
地震发生时间(地方时)
震级(级)
死亡人数(人)
X
200
5.8
10:25
7.4
8
Y
500
2.5
4:00
7.1
1 820
 
【小题1】从表中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可靠的是(  )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
B.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地
C.X、Y两地都不位于震中
D.X、Y两地的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地震
【小题2】Y地因地震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  )
A.Y地人口密度较大
B.Y地距震中较近
C.Y地的地震发生在夜间
D.Y地位于板块边界地带
19.
下列风景名胜区与其地貌成因的组合中,不正确的是    (  )。
A.海南的天涯海角——海浪侵蚀地貌B.挪威的峡湾——河流峡谷地貌
C.日本的富士山——火山地貌D.五大连池——火山地貌
20.
主要是依托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
A.与地形有关B.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C.具有非地带性D.只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21.
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课题组”,对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重新规划表明,三峡坝区将是今后旅游规划的重点,宜昌市将成为新三峡旅游的龙头城市,“两坝一峡”游(长江三峡大坝、葛洲坝、西陵峡)也将成为三峡地区旅游业的主打品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
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②有利于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 ③加快城市化进程 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与相关行业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三峡某地区拟全年(以300天计)开放一面积为55公顷的风景区,该风景区以门票收入为唯一来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营风景区需符合下列两个条件:每天平均每公顷游客不超过120人,年纯利润至少应达到年维护成本(1 500万)的20%。下表为该风景区门票定价与游客人数关系表,经营者应选择的门票定价方案是( )。
定价方案
门票价格(元/人)
旅游人数(万人次/年)
A
10
300
B
15
200
C
20
100
D
25
50
 
22.
观赏黄河壶口瀑布的位置应是 (  )。
A.远眺B.适当距离仰视C.俯瞰D.置身其中近观
23.
观赏杭州西湖“曲院风荷”韵最佳季节是     (  )。
A.深秋B.盛夏C.隆冬D.初春
24.
下图中,A点为影响旅游者出行因素影响程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旅游者出游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 )。
A.市场距离B.游览价值C.旅游环境D.交通通达性
【小题2】影响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首要因素是 ( )。
A.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B.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C.旅游资源的质量D.市场距离
25.
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D.干热风、寒潮、冻害
【小题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准噶尔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2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天气系统属反气旋
B.该天气系统在西北大西洋出现的频率最高
C.该天气系统的最大风雨区位于系统的最外围
D.该天气系统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小题2】该天气系统的最主要监测手段是 ( )。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B.利用气象雷达
C.利用探测气球D.利用气象卫星
27.
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甲图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乙图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台风转向点一直向东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
A.10~11月B.6~9月C.7~10月D.5~8月
【小题2】乙图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些方式造成对台湾的危害( )
①狂风 ②暴雨 ③风暴潮 ④瘟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8.
2011年6月,我国长江流域发生洪灾。在了解灾情和抗灾中,先进科技手段发挥了重大作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这次洪灾中,对水位进行准确快速监测,采用的是 ( )。
A.遥感技术B.多媒体技术C.水上监测站人工监测D.航空目测
【小题2】在这次洪灾中,发挥重大作用的监测网有 ( )。
①气象监测网 ②地震监测网 ③水文监测网 ④海洋监测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