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灾害链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
D.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小题2】上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如果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中,组合正确的是( )
①地震 ②泥石流
③滑坡 ④沙尘暴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3】如果发生滑坡,受灾最严重的村落最有可能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6-24 03:11: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3年7月至8月上旬,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纪录,造成严重的干旱。试分析造成该地区此次“高烧持续不退”的自然原因及旱灾造成的危害。
同类题2
(自然灾害) 材料一 尽管已是“立秋”节气,但8月11日起,我国中东部再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不仅气温高,湿度还大,体感闷热难耐,犹如集体“蒸桑拿”。监测显示,截至昨天14时,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江汉、西南东部、江南大部等地的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5℃。
材料二 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2016年8月份我国中东部地区高温肆虐,闷热难耐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3
( 10 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下图是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圈。读图,回答问题。
(1)说明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6 分)
(2)简述雷电灾害的防治措施。(6分)
同类题4
表1显示两地同年出现的地震的有关资料,读表完成各题。
地点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震中距(千米)
地震发生时间
(当地时间)
震级
死亡人数
(人)
X地
(美国西部)
200
5. 8
10:25
7. 4
8
Y地
(印度中部)
500
2. 5
04:00
7. 1
1820
从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 正确的是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
B.X地地震的能量大于Y地
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
D.两地的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地震
同类题5
下面四个与地震相关的短信中,可信的是( )
A.海地地震引发了海啸,北京地区的居民要马上撤离
B.有人预测2015年5月1日上午8点天津要发生6.5级地震
C.最近蚂蚁频繁搬家,肯定要地震了
D.如果发生地震,在室内要尽量关闭电源、煤气,躲在床边或桌边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