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501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愿(suí)商(què)疮(cuó)一而散(hòng)
B.客(qián)金(yōng)养(huàn)然泪下(shān)
C.盘(zhuàn)戏(xuè)缱(quǎn)整齐一 (huà)
D.画(bò)雾(mái)然(qiǎo)角之势(jī)
2.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盲日的服从和无原则的忍让并不能产生出这样的一种人际关系。
②它只有成为交际者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具体体现,才可能使交际者从中感受到真正的快慰和乐趣。
③理想的、美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平等基础卜的人际关系。
④这种人际关系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情感内涵。
⑤孔子、孟子和墨子尽管都很看重社会伦理的作用,但也都试图将社会伦理同个体的思想情感尽可能统一起来。
A.③④①②⑤B.⑤③④①②C.⑤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⑤
3.想一想,先算什么,再计算.

42÷(2×3)={#blank#}1{#/blank#}

4.想一想,先算什么,再计算.

80-(23+32)={#blank#}1{#/blank#}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按照运算顺序算出□中的数.

{#blank#}1{#/blank#}

2.句子默写(共1题)

7.
(题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日: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谨而信,___________,而亲仁。(《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此去今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钱神问对
[清】戴名世
有神色赤目方,刺其面为文,立中衢,臭达于远。众皆拜,祈请甚,或咄咄叹息不已。戴子见之,前问神,神具以名对。戴子笑曰:“吾闻汝久矣,汝固若是而已者耶,其何以动众如是甚也?”神曰:“吾行游天下,靡人不畏,罔敢不恭,子顾且云云,岂有说乎?”
戴子曰:“吾汝之罪,则镕汝使化而毒未歇,锉汝使折而害无救也。”神怒曰:“余固知孺子不足怜,今偶相遭而众辱我。且夫吾为功也,薄海内外,苟非余戚戚嗟嗟①,窘然而无以生。一二迂妄者吾避去,自余诸公贵人,皆孳孳②慕余,手摩而目,以及庶民卑贱之流,无不愿为我死者。吾岂有求于世哉?世求我而已耳。是故官吏非吾不乐,商贾非吾不通,交游非吾不厚,文章非吾不贵,亲戚非吾不和。有吾则生,无吾则死。是故盗我者县官有禁,牟我者锱铢不遗,诚明夫利害之分,而审夫得失之势也。子何以云尔乎?请勿复敢见子矣。”
戴子曰:“固也,吾试且略言之。昔者生民之初,浑浑噩噩,数千百年间,耕田凿井,衣衣食食,天下太平,安乐无事。当是时,岂有汝哉?自汝出而轻重其制,铢两其名,方圆其象,流传人间,惑乱民志,万端俱起。于是庸夫之目以汝为重轻,奸人之手以汝为上下。或执鞭乞哀流汗相属不然设心计走坑险蒙死侥幸损人益己互相攘夺。或至犯科作奸,椎牛发冢,聚为博弈,出为盗贼。至于官之得失,政贿成,敲骨吸髓,转相吞噬,而天下之死于汝者不可胜数也!汝独纷纷然奔走天下,颠倒豪杰,败坏世俗,徒以其臭薰蒸海内。气之所感,积为迷惑之疾,见之者慕,闻之者思,得之者喜,失之者悲,有无不平,贪吝接踵,而充塞仁义,障蔽日月,使天下伥伥乎无所之,而惟汝之是从。”
神曰:“子言固然,然余之道,此乃其所以为神也,汝乌足以知之?”因仰而嘻笑,俯而却走,伸目四顾,举手而别,众共拥之以去。
(选自《戴名世集》有删改)
【注】①戚戚嗟嗟:悲戚哀叹的声音。②孳孳:同“孜孜”,勤勉。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皆拜,祈请甚笃:虔诚
B.吾汝之罪数:计算
C.皆孳孳慕余,手摩而且属:专注
D.颠倒豪杰,败坏世俗颠倒:使……迷乱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神色赤目方不患寡患不均
B.且夫吾为功也是造物者无尽藏也
C.苟非余戚戚嗟嗟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D.至于官之得失,政贿成木直中绳,輮为轮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塑造的钱神充满铜臭味,流毒民间、祸害世风而自吹有大功,面对他人的指斥则恼羞成怒,盛气凌人。
B.全篇以对话形式展开,自然流畅,寓意精警,借戴子之口,批判了金钱崇拜的恶浊世俗,讽刺了钱神的残酷、贪婪和卑鄙。
C.语言亦庄亦谐,描写形象生动,结尾处仅用“仰、俯、伸、举”四个动词,钱神洋洋自得、目空一切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D.本文放言纵论,汪洋恣肆,大量运用排比以及骈散结合的手法,使文章富于气势,音调锵铿,富于节奏感。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或执鞭乞哀流汗相属不然设心计走坑险蒙死侥幸损人益己互相攘夺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余固知孺子不足怜,今偶相遭而众辱我。(3分)
②是故盗我者县官有禁,牟我者锱铢不遗,诚明夫利害之分,而审夫得失之势也。(4分)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②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③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小题1】材料①体现了孔子______________思想。(1分)
【小题2】材料②③是对《论语·泰伯》原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两种不同的断句。根据材料①中孔子的思想,你同意哪一种断法,为什么?(4分)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汉代诗歌中真有价值的,要数乐府歌诗和文人古诗两大类。前者的多向探索,恰为后者的定格定型创造了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乐府歌诗在两汉诗歌的整个转型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而转型的结穴点则落到了文人古诗身上。
乐府歌诗在古典诗歌意象艺术演变史上有其标志性的意义,主要之点便是传统“比德式”思维模式的解体。秦汉以后,新兴官僚政治以“外儒内法”为指导思想,礼教人伦的全面控制能力有所减弱。尤其民间社会里普遍关注的是各种民生现象,所谓“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恰当地显示了民间歌咏所由产生的动力机制。正是在这一心理机制的广泛作用下,“因物兴感”的意象思维活动才得以突破“比德式”的框架顺畅地运行,人的活生生的情感体验亦能自由地转化并结晶为诗歌意象,这便是意象艺术开始发达于两汉乐府歌诗的原因。
不过,以乐府歌诗为代表的古典诗歌意象艺术,在形态上仍是不够完整的。最能体现乐府特色的叙事诗,通常以人物、故事、场面为表现重点,写作主要依靠“模拟”(叙述和描绘的艺术),而非“意象”。至于说理诗,其打动读者的方法往往凭借比喻、夸张、对比、排偶等修辞手段及采用格言警句来阐述道理,有一定的形象性,也称不上真正的意象。乐府歌诗里较能体现意象艺术的,主要是抒情类作品,而其情意内涵似还缺少生命意识的清醒反思。
现在来看文人古诗。文人创作群体的自觉即意味着诗的自觉时代的到来,而文学形态的诗造就了诗的文学体式,那就是五言诗体。就声律而言,五言诗以“二/二/一”的音响组成节拍,化板重为灵动,变平实为流走,加以奇字句的结末一拍有半个音阶的休止符,正好便于间歇顿宕。这种在整齐中寓有变化错落之致的声律,与汉语以单音节为基干的语言文字性能恰相适应,故而五七言诗终能发展壮大为古典诗歌的主导形式。从语句表达功能着眼,“三字尾”作为意群的组合,天然地适应于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自由搭配,进而将整个五言句明晰地划分为“二/三”两个意义段,于是一句诗便能顺畅地表述一个完整的语意单位。
文人古诗还促成了诗歌意象艺术的完形。意象艺术的完形,首先得益于先秦“比德式”思维的解体。与此同时,东汉中叶以后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更使敏感的下层士子产生了深刻的忧患意识,并普遍渗入于文人古诗之中。这些作品多表现游子思归的情愫,但不限于单纯思念亲人或感叹失意,常将个人命运提到“忧生”的层面上来思考,成为人的生命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它让诗歌创作真正成了表达个体生命体验必不可少的艺术手段,而这正是诗歌艺术形象得以明确树立的前提。
(节选自陈伯海《唐前诗歌意象艺术的流变》,有删改)
注:“比德式”思维,由孔子开创,指的是自然物的性质特征与人的道德、品格、情操有相似之处,自然物的某些特征能使人联想起某种美德。
【小题1】下面不能说明乐府歌诗在两汉诗歌转型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的一项是
A.乐府歌诗的多向探索,为文人古诗的定格定型奠定了基础。
B.乐府歌诗“因物兴感”的意象思维活动突破“比德式”思维模式顺畅运行。
C.乐府歌诗的产生,缘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一心理机制的广泛作用。
D.乐府歌诗里,人的情感体验结晶为诗歌意象,意象艺术开始发达。
【小题2】(小题2)下面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乐府歌诗中最有特色的叙事诗以叙述和描绘为主,并不能体现乐府歌诗在古典诗歌意象艺术演变史上的标志性意义。
B.与乐府歌诗作为民间歌咏没有自觉创作意识不同,文人古诗创作群体的自觉意味着诗的自觉时代的到来。
C.五七言诗终能成为古典诗歌的主导形式,其主要原因是奇字句特点带来的间歇顿宕使得诗歌声律整齐中寓有变化,错落有致:
D.五言诗能使一句诗顺畅地表述一个完整的语意单位,在于“三字尾”很适合作为意群的组合,与前“二”一起形成“二/三”两个意义段。
【小题3】(小题3)根据文本,概括汉代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3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夜走巴山
李汉荣
天黑下来,我仍在山野里行走,山影嶙峋交错,仿若剑戟铿锵,再现古代某个严酷战阵。我想起那些厮杀、血腥和悲凉的牺牲,心里划过惊惧和悲悯。此时,星星依次出现,很快布满天宇。视野渐渐亮开,山影变得敦厚温和,细细山路在月光下蜿蜒,如持续流淌的乳汁。我感到了无情宇宙在无意识里呈现出的几分仁慈。为了一个小小的夜行者,宇宙竟然动用了它的全部照明设备:北斗星、织女星、天狼星、天蝎星、天琴星、室女星……此时全都在为我满负荷工作,那凶猛天狼,也在为我殷勤发电照明。头顶上的每一颗星星,全都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神速,向我空投光芒和柔情。
此时,我行走在群山的皱褶里,我也行走在浩荡的天意里。
嚓,嚓,嚓,连续三颗流星划过头顶靠南的天空,山巅似有被灼痛的云絮,凌乱飘起。山村的狗们,大声狂吠,对天空发出持续质疑和询问。由于天文学知识过于匮乏,它们的发问比起它们的祖先,显得毫无长进,仍止于纪元前的幼稚和天真。尽管,流星们在天上制造了不少的动静,挑逗了无知的狗们的猜测和询问,却丝毫未打断避暑山庄里富豪们的赌局,那掷骰子的声音,盖过了银河的潮汐,删除了天上的动静。熟谙经济学的精明赌徒们,陶醉于他们的天文数字,却不需要也不屑于别的什么天文学,不需要也不屑于向天空注目和发问,除非星辰坠落,为他们降落下大量黄金和巨额利润。
我对那些对天发问的无知的狗们,竞有了几分尊敬:在这个被商业和经济学主宰的大地上,在这个市侩当道、失去天真的夜晚,它们,仍保持着上古的天真,对尘世和天上的动静,发出好奇的追问。
隔着一个山涧,走在山路上的我,看见了不远处的高速公路,几乎与我并排而行。我看见一辆辆呼啸的车,一组组飞旋的轮胎,我看见疾驰的现代,载着时光和欲望,弃我而去,弃我而去。
我,一个步行的人,一个保持着古代行走方式的人,一个对现代水土不服的人,一个迈着农业的步子慢行的人,与咆哮的工业和狂奔的现代,礼貌地保持了距离,我绕开了它的快,我坚持着我的慢。
它们,狂奔的铁、轮胎们、现代们,一路弃我而去,很快都超越了我,扔下了我。我索性掉头,折进一个山湾,四周是无边密林,林间一泓碧水。这时,我才忽然发现:现代已载着现代远去,我留了下来,留在古代的密林,留在古老的深山。
抬起头,我看见了山间的月亮,被林涛和山风梳洗得眉清目秀的月亮,他不慌不忙地漫游在李白的苍穹,行走在苏东坡的意境里,仔细抚摸着山上的苔藓和留下始祖乌爪痕的玄武岩一一那上面保留着两亿年前时光的表情。
这时候,我恍然大悟“白驹过隙”这个词的深意。
这时候,我才知道:所谓高速的现代,只是现代自己快速删除自己的一种程序。现代载着现代快速离去,最终能留下来的,注定还是大地、青山、始祖乌的玄武岩和李白的明月。
已是后半夜了,明月西斜,天河渐落,山影隐约。早起的鸟开始集体朗读,山野有鸡鸣声起。路边,几户农家的灯陆续亮了,我在一家的院子里停下,主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他说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他与老伴种地,带着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还养着一头奶牛。他一边挤奶一边说,山里不缺草,牛吃得好,奶多。提前把奶挤了,等会把奶卖给奶贩子,他们又卖给城里的奶厂。他说趁这老骨头还能动,挣一点补贴家用,也给自己准备点养老钱。我蹲下来,看他挤奶。奶牛温顺地站着,它不计较那哗哗流进奶桶里的是什么,它似乎陶醉于释放的快感,或者,它知道那是什么,它只觉得放养它的人有恩于它,青草和溪流有恩于它,那流出去的都不是它的,是天的,是地的,是人的,而属于它的身体,还原封不动在它这里,这让它已很满足。
星光照在奶牛身上,照在老人身上,被星光雕塑的老人和奶牛,宛如黎明的神灵。奶桶已经快盛满了,而牛奶还在注入,星光也在注入,满当当的桶里,荡漾着星光和牛奶。我再一次从老人脊背和奶牛的脊背向天穹望去,我看见,那渐渐沉落而暗淡的银河,似乎已向宇宙献出了足够多的乳汁……
(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
【小题1】概述首段中宇宙“仁慈”的表现。(2分)
【小题2】如何理解“我对那些对天发问的无知的狗们竞有了几分敬意”?(4分)
【小题3】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4分)
【小题4】分析文章末段对“星光”描写的作用。(4分)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评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情感。(6分)

5.材料作文(共1题)

12.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泰戈尔)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成语)
综合卜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日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6.语言表达(共2题)

13.
阅读下面这幅公益广告画(主体是一双一次性筷子,背景是一片沙土),根据要求答题。

(1)请为画面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2)请简要评价这幅公益广告画的创意。
14.
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5宁)(4分)
中新网12月20日电 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后,“嫦娥三号”目前已进入科学探测阶段。利用着陆器上地形地貌相机传回的图像,科研人员制作完成了首张着陆区全景照片。“嫦娥三号”任务探测器系统主任设计师刘恩海说:“整个这幅图是通过六十张照片,三次环拍拼接而成的。拍摄通过三个角度,一个是零度(水平),一个是往下倾斜十五度,还有往下倾斜三十度得到的。”刘恩海表示,选三个角度主要是为了由近及远,能够看得更远。
地形地貌相机安装在“嫦娥三号”着陆器顶部桅杆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研制的光学镜头是该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