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福建厦门双十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487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6题)

1.
课内基础积累(每小题2分,共4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句(dú)巡(qūn)而不舍(qiè)万之势(chéng)
B.脚(huái)步(kuǐ)商云集(jiǎ)一夫作(nàn)
C.孝(dì)饿(piǎo)度长大(xié)铁突出(jì)
D.篱(fān)噪(guō)撒手人(huán)瓮绳枢(yǒu)
2.
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大王来何操B.甚矣,汝之不惠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在人性问题上孟子提出了性善论。
C.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旨在总结秦朝速亡的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骈体文的语言特点,同时强调文以载道。《师说》这篇文章阐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择师的原则,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学习的风气。
4.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5.
选出下面语句中与课文相同的一项:(   )(2分)
A.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踞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B.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D.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现有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6mol沉淀物,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00mL求:

2.句子默写(共1题)

7.
默写(9分)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3)夜深忽梦少年事,      。
(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5)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6)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8)  ,琵琶声停欲语迟。
(9)履至尊而制六合,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课内文言文翻译(10分)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3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