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重庆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463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3题)

1.
下列各项中,每对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
A.吾/毁骨立古/改弦生/暴戾页/短流长
B.包/以为壑怪/波斩浪阖/官野史月/济一堂
C.延/顺摸瓜陆/棋高一缘/狗喷头跷/独辟
D.数/跑马卖绿营/绿林好汉弱/沐猴而令/悬崖
2.
下列各项中,所有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是(  )
A.布署气概前后恭(jù)贤妒能(jí)
B.跻身寒暄真知见(zhuó)牙咧嘴(zī)
C.委靡札记无声息(qiǎo)胡八扯(zōu)
D.袒露震撼角之势(jǐ)展头角(lù)
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选出字形和加点字注音都有错误的一项(  )
有什么故事能比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更为圣洁、浪漫呢?两个生命历经了母亲的妊娠与分娩,一朝呱呱坠地,蹒姗学步,牙牙学语,然后,可能是在豆蔻年华相遇于一棵开花的树下;也可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他们看了对方第一眼;当然也有可能下班后在拐角的某间咖啡厅里一次并非出自情愿的相亲之约……就这样,他们下定决心共度一生、结婚生子,从此琴瑟相和、忧乐与共,从此生死契阔、永不离弃……淹忽之间,儿女成行;不经意处,华发满鬓,在人生晚晴里,这对耄耋老伴儿相携相扶于簿暮时分,一颦一笑,一定都是最美的瞬间,一定都是最美的回忆!
A.耄(dié) 亲(xiàng) 生死契阔B.分(wǎn) 淹忽  呱坠地(gū)
C.婚(jiē) 妊(chén) 蹒姗学步 D.媒妁(shuò) 簿暮华发满(bìng)
4.综合题      
5.
请选出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组(  )
冰心的《中秋前三日》里说我的朋友,正是花好,月圆,人寿何来惆怅便是将来离别,今夕何夕,也须暂忘是啊,花好月圆,自古就是一朝分别的亲朋最怀念的良辰美景,难怪中秋没到,冰心就思念起友人来。
臧克家在《人好月婵娟》里说八月节,天上满月,人间团圆,拜月供出好一个“人好月婵娟”的中秋夜。
A.①:“②‘③,’④?⑤!”⑥:“⑦ ”,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 ④!⑤!⑥“⑦”,
6.不等式组 {3x+6042x>0 的所有整数解的和为 {#blank#}1{#/blank#}.
7.不等式组 {3x+6042x>0 的所有整数解的和为 {#blank#}1{#/blank#}.
8.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是(  )
A.我已经老了,在人来人往的大厅,有一位老人他向我走来,他说我认识你,那时的你还很年轻,很美丽,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追求者,不过跟那时相比,我更喜欢现在你这经历了沧桑的容颜。
B.“以前在家里,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当兵,要去打仗?是想当英雄?我总是笑而不答,我不想做英雄,也没人是英雄。只不过为了那些在战场的弟兄,我要回去,带他们出来!”(《黑鹰计划》)
C.我不是个大馋鬼,我也不是什么都吃。我只是个行为艺术家——指着前面的食物说——我在完成我的作品。
D.他可以把神赐给人类的火,运用得出神入化,烧出堪称“火之艺术”的超级菜式,他究竟是神仙的化身,还是地狱的使者?没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每个人都给他一个称号——“食神”!
9.计算:(﹣2)083 ={#blank#}1{#/blank#}.
10.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首先,儒家所宣扬的“礼”究竟是不是“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________。
①这一点,从西汉大儒扬雄指斥“庶人田侯田,处侯宅,食侯食,服侯服”的社会为“法无限”的混乱世界,更能得到说明
②因为人格的平等不仅立基于道德的平等,而且立基于权利的平等,特别是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平等
③其实,儒家虽然承认所有的人在追求道德上是平等的,但却否认人格的平等
④秋风先生引述的《礼记·曲礼》中“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一语,实际上并不能证明“儒家坚持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
⑤恰恰相反,“虽……而况……”云云,正表明儒家坚持“负贩”的平民百姓虽然也有一定的尊严,但并没有“富贵”者拥有的全部尊严
⑥而儒家恰恰坚持人的社会等级性,坚决反对不同等级的人可以有平等的权利
A.③②⑥④⑤①B.③⑥②①④⑤C.④⑤③②⑥①D.④⑤①③②⑥
11.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点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把∠B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blank#}1{#/blank#}.

12.如图,山顶建有一座铁塔,塔高BC=80米,测量人员在一个小山坡的P处测得塔的底部B点的仰角为45°,塔顶C点的仰角为60°.已测得小山坡的坡角为30°,坡长MP=40米.求山的高度AB(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 2 ≈1.414, 3 ≈1.732)

13.如图,山顶建有一座铁塔,塔高BC=80米,测量人员在一个小山坡的P处测得塔的底部B点的仰角为45°,塔顶C点的仰角为60°.已测得小山坡的坡角为30°,坡长MP=40米.求山的高度AB(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 2 ≈1.414, 3 ≈1.732)

2.句子默写(共1题)

1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玉露凋伤枫树林,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师者,   。(韩愈《师说》)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15.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法国〕阿尔贝·阿科芒
①他们结婚已经23年多了,显得很幸福。他们都学会了在生活中彼此做一些必要的让步,并且两人的性格都很腼腆。男的是里昂小说家吕西安·里歇,一直保持着有限的知名度。但对他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如果想沾点“畅销作家”的光彩,他就得在各种仪式上抛头露面。对于这些,他总是一概谢绝。朋友们爱说他过分谦虚,究其实,是缺少勇气。
②对他来说,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拥抱一下妻子,亲亲她的前额,说一句几乎总是一成不变的话:“亲爱的,我希望我不在家时你没有过于烦闷,是吧?”得到的差不多总是同样的回答:“没有。家里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哪。但看到你回来,我还是很高兴的……”里歇太太负责在打字机上打印丈夫定期在《里昂晚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然后把稿纸誊清,封装好,寄出去。这份微末的工作足以使她想到自己是丈夫的一个合作者。
③咳!她万万没有想到,一出悲剧正在威胁着她。
④怎么,像吕西安·里歇这样一个年届五十的家伙,会让一个刚刚离婚的女人弄得昏头昏脑?然而这事居然发生了。她叫奥尔嘉·巴列丝卡,人长得漂亮,有着一般女光棍的寡廉鲜耻的劲头,把小说家降服了。有一天,就像跟他要一件新奇首饰一样,她要求跟他结婚。
⑤他必须先离婚。“唔,这件事应该容易办到。结婚已经整整23年,大概妻子不再爱我了,分开可能不痛苦。”想法不错。可是一个性格腼腆的丈夫该怎样摊牌呢?小说家想出了一个新鲜法子。他编了一个故事,把自己与太太的现实处境转托成两个虚构人物的历史。为了能被妻子领悟,他还着意引用了他们夫妇间已往生活中若干特有的细节。在故事结尾,他让那对夫妻离了婚,并特意说明,既然妻子对丈夫已经没有了爱情,就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地走开了,以后隐居南方的森林小屋,有足够的收入,悠闲自得地消磨幸福的时光……他把这份手稿交给里歇太太打印时,心里不免有些不安。晚上回到家里时,心里嘀咕妻子会怎样接待他。
⑥“亲爱的,我希望我不在家时你没有过于烦闷,是吧?”话里带着几分犹豫。她却像平常一样安详:“没有。家里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哪。但看到你回来,我还是很高兴的……”难道她没有看懂?吕西安猜测,兴许她把打印的事安排到了明天。然而,一询问,故事已经打印好,并经仔细核对后寄往《里昂晚报》编辑部了。
⑦她为什么不吭声?她的沉默不可理解!显然,她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可是她该看得懂的……故事在报上发表后,吕西安·里歇才算打开了闷葫芦。原来,妻子把故事的结局改了:既然丈夫提出了这个要求,夫妻俩还是离了婚,可是,那位在结婚23年之后依然保持着自己纯真的爱情的妻子,却在前往南方的森林小屋的途中抑郁而死了。
⑧这就是回答!吕西安·里歇震惊了,忏悔了。当天就和那个不知底细的女人来了个一刀两断。但是,如同妻子不向他说明曾经同他进行过一次未经相商的合作一样,他永远没有向她承认自己看过她的新结论。
⑨“亲爱的,我希望我不在家时你没有过于烦闷,是吧?”他回到家里时问道,不过比往常更加温柔。
⑩“没有。家里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哪。但看到你回来,我还是很高兴的……”妻子一面回答,一面向他伸出手臂。
【小题1】“亲爱的,我希望我不在家时你没有过于烦闷,是吧?”这句话反复出现,请结合语境说说吕西安·里歇说这话时的不同心理。(3分)
答:
    
   
【小题2】请结合文本,分析作家吕西安·里歇之妻的形象特点。(4分)
答:
    
    
【小题3】作者为什么要在小说第二段里描写里歇太太的工作情景?(6分)
答:
    
    
【小题4】请你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标题(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简要阐述你这样拟题的理由。(6分)
答:我拟的标题是   
我的理由:    
    
    

4.语言表达(共2题)

16.
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另选两种动物写一句话。要求:能传达一定的哲理,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4分)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仿写:
17.
根据下面的材料内容,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语句。(4分)
当今之世,能集经学、佛学、史学、考古、文学、书画、音律、梵语于一身而扬名四海内外,堪称“大师中的大师”者,唯有饶宗颐。
饶宗颐 (1)  。(不超过10个字)早年以治地方史志为主,中年以后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献,壮年由中国史扩大到印度、西亚以至人类文明史的研究,晚年则致力于中国精神史的探求。出版论著50余部、论文400多篇,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并且都取得显著成就,既能博而又能深。
饶宗颐治学 (2) 。(不超过15个字)他曾经参加顾颉刚主持的禹贡学会,在古史地方面进行自己的研究,引起了顾颉刚的重视。顾颉刚请他编《古史辨》第八册,饶宗颐为此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后来日本入侵,编撰工作耽搁下来,有些材料也在抗战期间遗失,有趣的是抗战胜利以后,饶宗颐的个人史学思想发生了变化,认为《古史辨》的某些地方比较草率,尤其是辨伪方法不成熟,有些提法不准确,所以《古史辨》第八册也就没继续编下去,他因此成了顾颉刚先生的“叛徒”。
答:(1)   
(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