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liáo kuò)峥嵘(zēng róng) 彳 亍(chìchù)青荇(xìng) |
B.粗糙 (cào)枯槁 (gǎo)长蒿 (gāo)爪牙(zhǎo) |
C.踟躇 (chíchú)笙萧 (shēng xiāo)佝偻 (jū lóu)慰藉 (jì) |
D.徘徊(páihuái)束 (shù)缚强 (qiǎng)迫瞋(chēn)目 |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早的记载见乏《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昨常悠久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早的记载见乏《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昨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 B.⑥①④②⑧⑤ |
C.⑤③④①⑥② | D.③⑤④⑥①②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
(2)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
(3)高渐离击筑, , , 。
(4)惨象, ; 流言, 。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
(2)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
(3)高渐离击筑, , , 。
(4)惨象, ; 流言, 。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4分,每小题2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小题1】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戮力攻秦 (合力) ②范增数目项王 (眼睛)
③因击沛公于坐 (因此) ④而听细说 (小人的谗言)
⑤若入前为寿 (你) ⑥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小题2】下列句中与“项王按剑而跽”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小题1】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戮力攻秦 (合力) ②范增数目项王 (眼睛)
③因击沛公于坐 (因此) ④而听细说 (小人的谗言)
⑤若入前为寿 (你) ⑥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A.② ⑤ | B.① ② | C.⑤ ⑥ | D.③ ④ |
A.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 B.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
C.拔剑切而啖之 | D.劳苦而功高如此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共8分,每小题2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加点的字与“夜缒而出”的“夜”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4】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②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 贰:从属二主 ) | B.又欲肆其西封 ( 肆:扩张) |
C.朝济而夕设版焉 ( 济:成功 ) |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阙:侵损) |
A.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 B.吾得兄事之 |
C.越国以鄙远 | D.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B.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②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4.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