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年级十一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292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瘦削 枭雄 红绡 骁勇善战 B.保镖 飙升 剽悍 彪炳史册
C.雉鸡 标识 卷帙 栉风沐雨D.信笺 歼灭 悭吝 草菅人命
2.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盘点一下娱乐圈女明星们的发家轨迹后,人们会发现,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她们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手段不一,各有千秋
B.NBA全明星赛于2月16日拉开战幕,人们为了一睹奥尼尔、科比、姚明等明星的风采,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当天的菲尼克斯因这一赛事十室九空
C.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令人费解。这些让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D.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落成之际,恰逢迪拜深陷债务危机之时,这座“通天塔”能否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撑住房地产市场风雨飘摇的天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3.

{#mathml#}38-2{#/mathml#}={#blank#}1{#/blank#}。

4.

已知反比例函数y={#mathml#}k-1x{#/mathml#}(k为常数,k≠1)
(1)其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P,若点P的纵坐标是2,求k的值;
(2)若在其图象的每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k的取值范围.

5.

已知反比例函数y={#mathml#}k-1x{#/mathml#}(k为常数,k≠1)
(1)其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P,若点P的纵坐标是2,求k的值;
(2)若在其图象的每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k的取值范围.

6.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若干个红球和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0.75,若白球有3个,则红球有{#blank#}1{#/blank#}个.

7.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若干个红球和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0.75,若白球有3个,则红球有{#blank#}1{#/blank#}个.

2.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胡马的形象。


(2)前人说此诗是“为自己写照”(《读杜心解》),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韩愈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词,以进士举博学宏词,为校书郎,自京兆武功尉拜监察御史。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三年,逢恩俱徙掾江陵。半岁,邕管奏君为判官,改殿中侍御史,不行。
拜京兆府司录。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啜,揖起趋去,无敢阑语。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京兆改凤翔尹,以节镇京西,请与君俱。改礼部员外郎,为观察史判官。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用前能拜三原令,岁余,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改虔州刺史。民俗相朋党,不诉杀牛,牛以大耗;又多捕生鸟雀鱼鳖,可食与不可食相买卖,时节脱放,期为福祥。君视事,一皆禁督立绝。使通经吏与诸生之旁大郡,学乡饮酒丧婚礼,张施讲说,民吏观听,从化大喜。度支符州,折民户租。岁征绵六千屯,比郡承命惶怖,立期日,惟恐不及事被罪。君独疏,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月余,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欢为贺。
改澧州刺史。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君曰:“刺史可为法,不可贪官害民!”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十日不得毫毛罪。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君年且老,当日日拜走仰望阶下,不得已就官。数月,大不适,即以病辞免。
(选自曾国藩纂《经史百家杂钞》,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貌魁硕魁硕:壮伟的样子。
B.用前能拜三原令用:任命。
C.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倍经:常数的两倍。
D.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案:查看。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张署“刚正”或“爱民”特点的一项是(  )
①君方质有气  ②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
③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 ④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⑤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   ⑥ 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⑤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署为人方正质朴有气度,擅长文词。邕管奏请任张署为判官,后改任殿中侍御史,而张署没有就任。
B.张署平时做事认真,为人严肃,下属禀报事务都不敢平视。后来他因为办事能力强,由京兆尹改任凤翔尹。
C.张署在虔州任上非常重视教化,派人到别的大郡学习礼仪,回来进行宣讲和教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张署为人正直,勇于担当,竭力为民谋求利益,不惜违逆上级意旨,甚至不惧因此而获罪,深受百姓爱戴。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3分)


(2)岁征绵六千屯,比郡承命惶怖,立期日,惟恐不及事被罪。(3分)


【小题5】阅读下面文段,用“/”给划线部分断句。(3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 仲 相 桓 公 霸 诸 侯 一 匡 天 下 民 到 于 今 受 其 赐 微 管 仲 吾 其 被 发 左 衽 矣 岂 若 匹 夫 匹 妇 之 为 谅 也 自 经 于 沟 渎 而 莫 之 知 也。”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丝绸之路能更名吗?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是丝绸。

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运送过丝绸,而不能说明运送的主要物品是丝绸。今天“丝绸之路”大名鼎鼎,也是西北旅游的黄金招牌,但仔细想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西方人站在西方的立场和角度提出来的。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

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

如果说“丝绸之路”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大量的事实证明,从西向东运送的重要货物是玉石。

历来的考古发掘中,都会发现大量的玉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器,其中一部分玉经鉴定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这说明至少在商代“玉石之路”就运行了。殷商以后,新疆的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形成一个又一个用玉、赏玉的高潮。汉代中央政府统治西域,为玉石进入中原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更为奇特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服药成风,玉的功用竟然在饰品、礼器、艺术品之外,又添一项:口服。当时服用的药主要是用玉屑制成的“玉石散”。著名思想家,药学家葛洪说:“玉亦仙药,但难得……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于阗’(古时于阗下辖和田县)白玉尤善。”可见,一般的玉勉强可用,如果能服用“和田玉”,那就相当今天服用“脑黄金”了。唐宋元明清,新疆和田玉一直是中原最受欢迎的紧俏商品,甚至一直到今天,如果你到北京的民间文物市场潘家园去看看,就会发现新疆和田玉仍然紧俏如初。

至此,可以认为“丝绸之路”似乎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

无独有偶,与西北“丝绸之路”相对应的是蜿蜒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这名称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李旭和他的5个朋友首先提出来的。李旭解释说:茶是古道上运输的主要物品,马是运输的主要工具,因此谓之为“茶马古道”。有意思的是,还有一篇讲茶马古道的文章,作者是一位藏族学者格勒,但他对“茶马古道”的解释是“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指从宋朝开始,朝廷在四川等省设茶马司,专门负责用茶叶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因此“茶马古道”是茶与马互换的通道。这种解释与李旭等的解释有些差别,这种差别也许双方都没有意识到。然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差别,蕴含有深层的文化内涵。“茶马古道”四个字在李旭等汉族学者脑海里唤起的画面是,大山褶皱中艰难跋涉的马帮和马背上的茶叶,而在藏族学者格勒眼前推出的却是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骏马和以马易茶的场景。

【小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丝绸之路”应该更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
B. 至今无法证明丝绸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
C. 考古资料证明玉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货物。
D. “玉石之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对中原甚为重要。
【小题2】对文中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B. “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玉石之路”命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
C. “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玉石之路”命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
D. “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小题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考古表明,至少在商代,玉石已经成为运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种重要的货物。
B. “丝绸之路”虽然举世闻名,但它运送的重要货物不仅是丝绸,因此很有更名必要。
C. “丝绸之路”与“玉石之路”在命名上的差别,实质上是命名者的文化背景的差别。
D. 由于双方存在无意识的差别,致使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小题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出土文物和“玉石之路”的考察表明,自古以来,玉器便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B. 根据对“茶马古道”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起码从宋代开始,藏族人民就有爱好饮茶的习惯。
C. 由于“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所运送的货物并不同,因此两者的知名度也就不能相提并论。
D. 李希·霍芬、李旭和格勒等的“命名”现象说明,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离不开各自的文化背景。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意大利]普•莱维

作为顾客,他那副样子有点非同寻常。我们这个化验室设备简陋,但雄心勃勃。带着各种物品来化验的人很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样子都在诡计多端、尔虞我诈的大商业网里工作。经营买卖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他们目光敏锐,面容严峻;自己怕上当,但又千方百计让别人上当;他们时刻保持戒备,就像晚间的猫一样。

我接待了他。他也许是位农民哲学家,尽管已经上了年纪,但体格仍然很健壮,脸色十分红润。他的双手强劲有力,虽然由于干活和患有关节炎而变了形。眼眶下垂着两个松懈的肉袋,但目光清澈,眼神活跃,颇有生气。他穿着西装背心,小口袋上搭拉着一根表链。他带着极重的阿斯蒂口音,用无懈可击的皮埃蒙特方言对我说:他带来一包白糖要化验,想知道白糖是不是纯净,里面是否混有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告诉他,如果他能把他的怀疑明明白白地告诉我,那会大大有助于我的化验;但他回答说他不想使我有先入之见,希望我尽可能化验得准确一些,至于他的怀疑,以后会跟我讲的。他递给我一包糖,足有半公斤,同时对我说,他第二天来看结果。他跟我告别后径自走了:没乘电梯,而是不紧不慢地走下四道楼梯。他大概是个无忧无虑、从容自若的人。

我取出一点溶化在蒸馏水里,溶液呈浑浊状——肯定有问题。我把溶液过滤一番,滴几滴酸液,倒进基普瓶,注入硫化氢。黄色的沉淀出现了:是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就是那种使米特里达梯和包法利夫人丧命的东西。

接下来我一面制取丙铜酸,一面思忖着老头和白糖。我认为老头是不会图谋向人投毒的,别人大概也不会以这种方式来暗算他。我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老头又来了。他没等知道化验结果就坚持要付化验费。我把结果告诉了他,他的眼睛一眯,脸上浮现出一个表情复杂的微笑。他对我说:“我真高兴。我早就说过,最后会是这样的。”显然,只要我稍微鼓励他讲下去,他就会把事情的始末和盘托出,而他正盼着这样。我没让他失望,他便讲了下面这件事。

“我是鞋匠,以修鞋为生。如果从年轻时干起,这不是一个坏行业。坐着,活儿不累,可以跟人打打交道,聊聊天。当然挣不了大钱,得整天把别人的鞋子拿在手里,不过很快就会习惯,旧皮革的气味也会闻惯的。我的鞋店在焦贝尔蒂路和帕斯特伦葛路相交的地方,我在那儿当鞋匠已经三十年。我熟悉每一双畸形的脚。我只要一把小榔头和一根麻绳就能干活。嗯,不久来了一个小伙子,不是本地人,脸蛋很俊,野心勃勃,在离我的鞋店一箭之远的地方开了一爿店,安上了各种机器:撑鞋帮机,扩鞋帮机,缝鞋机,绱鞋底机,等等,有的机器我连名字也叫不上来。我没上他那儿亲眼看过,是别人告诉我的。他把自己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写在小纸片上,塞进附近每家的信箱里。对,他装了电话,连接生婆家里还没装电话呐。

你大概以为,他开张大吉,生意兴隆吧?头几个月倒真是这样,有的人出于好奇,有的人要让我们竞争,还有的人上他那儿去是因为他开头要价很低。后来他发现老赔本,便不得不提价。您要知道,我把这些事情讲给您听并不是想说他的坏话。我见过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开始时一帆风顺,后来却碰得头破血流,其中有鞋匠,也有干其他手艺的人。

他恨我,到处造谣,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我用硬纸片当鞋底,每天晚上都喝得烂醉,为了得到保险金而逼死了我老婆,甚至说我的一个顾客被鞋底上的一枚钉子扎了脚,得破伤风死了。正因为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所以一天上午,当我在当天要修的鞋子中间发现了这包糖的时候,才没有大惊小怪。我马上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我想得到证实。于是我让小猫尝了一点,两小时后它走到角落里呕吐起来。我往糖罐里搁了一点,昨天我女儿和我往咖啡里加了一些,过了两个钟头,我俩都呕吐了。现在我又有了您的证实。我满足了。”

“您想控告他吗?想要一张化验单吗?”

“不,不。我刚才跟您讲过了,他只是一个可怜虫,我不想毁掉他。世界很大,同行不是冤家,人人都有权利得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我明白。”

“那您怎么办?”

“明天我给他写一封信,连同这包糖,请一位老太太给他捎回去。不,还是我自己给他送去吧,看他脸上会有什么表情,我还可以当面向他解释两句。”他环视四周,如同一个人进了博物馆,然后说道:“你们的职业也不错,但需要有眼力和耐心。谁没有这两样东西,最好另找出路。”

他跟我告别,拿起那包糖,没乘电梯,带着他特有的那种不紧不慢的高贵气派,步行下楼了。

(有删改)
【小题1】小说第一段交代“带着各种物品来化验的人很多”,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小题2】文中两处画横线句,表现了“老头”怎样的心理?
【小题3】小说结尾说老头有一种特有的“高贵气派”,这种“高贵气派”也就是一种高贵的品格。请结合全文举例说说老头有哪些高贵的品格。

5.语言表达(共2题)

12.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七句话,排序恰当的一组是( )
西亚是亚洲西部的简称, ________,在近代史上,西亚是西方和东方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①西亚处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交结地区。②它联结着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五个重要水域,被称为“五海之地”。③西亚是欧洲同广大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间的纽带。④古代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是通过西亚,把我国的锦缎运到古罗马。⑤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是通过西亚往返于北京和威尼斯之间。⑥自古以来,西亚就是亚,非,欧三洲之间交往的必经之途。⑦人们也把这一地区和埃及一起称为中东。
A.①⑦②③⑥④⑤B.①②③⑦④⑤⑥
C.①⑦③②④⑤⑥D.⑦①②③⑥④⑤
13.
“黛玉焚稿”是《红楼梦》的经典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一情节。(注意理清要点,不超过100字。)

6.命题作文(共1题)

14.
请以“潮”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要求不套作、不抄袭,字数800字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