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285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0题)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当(gòu)、剽窃、博闻强(zhì)、闻过饰非
B.脉搏、窥(sì)、金榜题名、数见不(xiǎn)
C.按(nà)、销蚀、半身不(suí)、平心而论
D.职(chèn)、寒暄、死心踏地、提纲领(qiè)
2.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作AF∥CE,BE∥DF.

求证:BE=DF.

3.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作AF∥CE,BE∥DF.

求证:BE=DF.

4.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作AF∥CE,BE∥DF.

求证:BE=DF.

5.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作AF∥CE,BE∥DF.

求证:BE=DF.

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敬鬼神而远之”的理解和翻译各家基本一致,解说或结论更是众口一词,均认为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存而不论,这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解。
B.11月16日甘肃省正宁县一幼儿园校车被撞 致19人死亡,这一重大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全面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
C.随着大众文艺娱乐日趋多元化以及数码特效技术的不断创新,动漫文化异军突起,出现了FLASH动画、三维动画、网游等崭新的形式。
D.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近日发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南部城市,对此以色列总理威胁要在“选择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展开反击。分析人士担忧加沙地带的局面会变得不绝如缕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 , , , , ,要尽快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公众热爱科学、理解科学、接受科学的现代科普理念,培养和启蒙国民科学精神的因子。
①据有关部门的一份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尚不到2%。
②从横向和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不容乐观。
③这种竞争,最终又必然体现为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
④虽然从“天狗蚀日”的迷信,到今天凡有井水处皆争看日全食,我们的国民科学素养,已经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⑤无论时下还是未来的竞争,都已经是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
A.⑤③④②①B.①④⑤③②
C.②①⑤③④D.④①②⑤③
8.

郭嵩焘客观记述了驻外期间所见所闻,有分析西方长处的言论而不被当时人们接受的著作是(   )

9.

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早期留学生以及走出国门的外交使臣,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孤独的先行者”、“壮志难酬”、“人生命运坎坷艰辛”几乎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下列不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10.

在电风扇、动圈式扬声器、动圈式话筒和发电机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有{#blank#}1{#/blank#} ;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原理工作的有{#blank#}2{#/blank#} 

2.诗歌鉴赏(共1题)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1)从内容上看,诗歌是怎样表现"独宿"的特点的?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12.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赵王伦篡位,转侍御史,辞疾去职。后除南中郎长史,不就,会逆贼李辰起兵江夏,征镇不能讨,皆望尘奔走。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冰大将抗宠有众数千,屯郡讲堂。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循迎景还郡,即谢遣兵士,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居,乃私作都门,早闭晏开,人多患之,论于州府,皆不见省。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循曰:“见张廷尉,当为言及之。”闿闻而遽毁其门,诣循致谢。其为世所敬服如此。

陆机上疏,荐“徇可尚书郎”,徇不就。

帝以循体德率物,有不言之益,敦厉备至,期于不许,命皇太子亲往拜焉。循有羸疾,而恭于接对;诏断宾客,其崇遇如此。疾渐笃,表乞骸骨,上还印绶,改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帝临轩,遣使持节,加印绶。循虽口不能言,指麾左右,推去章服。车驾亲幸,执手流涕。太子亲临者三焉,往还皆拜,儒者以为荣。太兴二年卒,时年六十。帝素服举哀,哭之甚恸。赠司空,谥曰穆。将葬,帝又出临其柩,哭之尽哀,遣兼侍御史持节监护。皇太子追送近途,望船流涕。

(选自《晋书·贺循传》,有删改)
注: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间近檐处两边有槛楯,如车之轩。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宽惠为本,不求最   课:考核
B.辰别帅石冰有扬州 略:侵占
C.循少家难     婴:缠绕,遭遇
D.及敏 破:突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命皇太子亲往拜 于是余有叹
B.及陈敏乱,诈称诏书    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论州府,皆不见省 其身也,则耻师焉
D.循为丹阳内史  既自心为形役
【小题3】下列给文中加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B.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C.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D.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小题4】皇上认为贺循“体德率物,有不言之益”,从文中看有哪些事实依据?请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钱玄同到北京之时,虽然学术上已经是大师级学者,但他在思想上仍然认为推翻清朝之后中国的出路是要“光复旧物”,而且“愈古愈好”。但袁世凯借助复古企图恢复帝制和张勋复辟两次丑陋的政治表演,促成了关心国运的钱玄同反思他的复古主张。他由一个复古主义者迅速转变为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者。这种转变体现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对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与,全面地展示了他的这种取向。
②今天我们熟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是陈独秀和胡适,但新文化运动若缺少了钱玄同,是否能造成那么大的声势,则殊可存疑。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以矫枉过正的方式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各个方面展开全面攻击。对文学传统,他斥之为“谬种”、“妖孽”,提出“应烧毁中国书籍”;对中国戏曲,他认为“今之京戏,理论既无,文章又极恶劣不通”,他提出“要中国有真戏,非把中国现在的戏馆全数封闭不可”;对中国古典小说,他认为“旧小说中十分之九,非诲淫诲盗之作,即神怪不经之谈。否则以迂谬之见,造前代之野史”。这还不算,最激进的是他甚至提出“废除汉文”,他说:“欲废孔学,不得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
  ③然而问题是,若真如钱玄同所说,彻底把古典中国的学问打翻在地,那中国该怎么办呢?钱玄同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把希望寄托于欧化。一个精通中国古典学问的大师,竟然能够对自己从事的学问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彻底颠覆掉,钱玄同可真敢标新立异!
  ④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这些主张,当然不可能全都实现,但也不是全无成绩。至于他提出新文学要新做的主张,则正是他促成鲁迅加入新文化运动,是《狂人日记》这篇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新文学杰作的催生者。鲁迅在《呐喊自序》里也说,是因为不忍抹煞钱玄同们“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终于答应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一篇《狂人日记》”。今天,鲁迅成为中国新文化无可争议的一面旗帜,钱玄同的催生之功不可谓不大。
  ⑤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功绩显而易见,最明显的事实是,今天我们熟知并广泛运用的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及汉字横排等等,都是钱玄同率先提出的,正是钱玄同“提倡白话文的努力”的结果。虽然时光流逝,白云苍狗,今天的读者大多很难再想起是钱玄同奠基了这一事业,更不会想到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标点符号、司空见惯的横排汉字正是出自这位文字音韵大家之手。
  ⑥钱玄同曾说:“我所爱的中国是欧化的中国!”这很容易使钱玄同被误认为是一个崇洋媚外的家伙,但这显然不是事实,否则就不能理解钱玄同晚年的抗日行为。实际上,钱玄同不是当时普通的“全盘西化”论者,他对“欧化”有自己独特的解释:“所谓欧化,便是全世界之现代化,非欧洲人所私有,不过欧洲人闻道较早,比我们先走了几步。我们倘不甘‘自外生成’,唯拼命去追赶这位大哥,务期在短时间之内赶上。”他认为,只要不三心二意,左顾右盼,就一定能赶上这位大哥,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和他们并辔前驱,笑语徐行”了。从这我们可以看出,钱玄同激烈的反传统行为,其实是对当时祖国的落后和混乱怒其不争,因爱之深才痛之切的正常反应。
(节选自袁贺《钱玄同:引领风气的一代宗师》)
【小题1】下列各项表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钱玄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表明他已由一个复古主义者迅速转变为反传统主义者。
B.在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主张全盘欧化,把中国的古典文化彻底打翻在地,有助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钱玄同由复古主义者转变为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者,其因素完全在于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这两次丑陋的政治事件。
D.精通中国古典学问的大师钱玄同能够对自己从事的学问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彻底颠覆掉,真是敢标新立异。
【小题2】(小题2)下面有关钱玄同的主张或行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钱玄同到北京之时,是大师级学者,他认为推翻清朝之后中国的出路是要“光复旧物”。
B.钱玄同晚年的抗日行为证明了他所说的话:“我所爱的中国是欧化的中国!”
C.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主张,不可能全都实现,但他还是取得一些成绩的。
D.钱玄同以矫枉过正的方式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最后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题3】(小题3
A.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功绩有哪些?怎样理解他的全盘欧化中国文化的主张?

5.材料作文(共1题)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性的一个弱点就是:无法排解心中的忧虑
据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的观点,那些焦虑和烦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适应现实的世界,而和周围的环境脱离了所有的关系,退缩到自己的梦想世界,以此来解脱自己的忧虑。那么如何排解心中的忧虑,做一个无忧无虑之人,威利.卡瑞尔认为大体有以下三个步骤:
一、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二、如果你必须接受的话,就准备接受它;
三、然后很镇定地想办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根据以上材料内容,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6.小作文(共2题)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带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因为蜗牛实在爬得太慢。虽然它已经在尽力爬,但还是只挪一点点……我驱赶它,吓唬它,责备它。蜗牛用歉疚的眼光望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粗气往前爬……
上帝啊!为什么?要我带一只蜗牛散步!但天上一片安静。喔!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根本不在!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忽然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抬头看,蜗牛也正在悠闲地爬着……
作家王开岭在作品《丢失的脚步》中说:“诗意的城市应该是漫步的城市。”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0字左右。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慈,故能勇。”(《道德经 第六十七章》)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 宪问》)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勇”的看法。200字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小作文:(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