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语文人教新闻阅读与实践过关检测第二章练习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267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6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立(zhù)  俪(kàng)无的放(shǐ)针时弊(biān)
B.洞(xué)缱(quǎn)运而生(yìng)权一时(qīng)
C.笑(shěn) 杜(zhuàn)大大样(mú)秋风飒(sà)
D.桎(kù)皱(xí)今为止(qì)心沥血(ǒu)
2.经实验检测出某﹣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结论之一是(  )

3.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态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最大值由K1变为K2.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4.如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5.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6.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的不同大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7.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的不同大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8.如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 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 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 或酶2 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现代文阅读(共3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馆的“中国红”
中国馆的巍峨斗拱间挂上了几抹“中国红”。建筑、光学、材料、规划、灯光、颜色等各路专家经过10个月的选择、比较、论证、看样,最终确定将4种颜色稍有深浅差别的灯芯绒状垂直肌理的金属红板,作为中国馆外部颜色“中国红”的基本样式。
去年7月起,如何为中国馆扮上最适合的“红妆”就成为建设中的头号工程。通过5次科技咨询会的讨论,专家组粗选了22组不同材料、肌理、颜色的实样,经多次论证,又将范围缩小到4组肌理实样,包括2组玻璃和2组金属板,最后的场景实样选定了带肌理的金属红板。
一提起“中国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故宫红”。与中国馆相比,天安门拥有了更多与“红”的对比色,比如金黄色的屋檐、白色的汉白玉桥、灰色的大地等,因为有了这些色彩,才烘托出“故宫红”的沉稳与传统。而中国馆的背景色就显得有些单调,因而一味“克隆”,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故宫红”虽不适合中国馆,却为“中国红”提供了灵感。所谓的“故宫红”并不是一种红色,而是聚合了红土、红门、红柱,以及横梁彩绘上最鲜艳的那道朱红,这些不同的红,形成了“故宫红”的整体概念。于是,由若干红组合成一个“中国红”的概念应运而生。
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模拟时间和自然变化的因素,因层叠出挑的斗冠造型,中国馆的“外衣”势必会绝大部分处于阴影下,同时,越往下,颜色就会显得越深。上亮下暗的视觉反差,会令中国馆显得“头轻脚重”,伴有轻飘飘的错觉,而与中国人常常希望建筑能够巍然不动的意愿相悖。为此,横梁上的“中国红”从上到下,依次由深至浅,颜色既统一又有微妙的变化。这些色阶渐变的红被专家组由深至浅命名为1号红、2号红、3号红与4号红,其中,3号红为“中国红”的基础色调。根据从上到下、由深至浅的排列,中国馆斗拱最顶端一根横梁将着1号红,其下两根为2号红,接下去三根为3号红,最底端一根为4号红。同时,4根核心筒柱子也将着3号红色。
白天,游客们能看见的“中国红”仅仅是太阳光照射到或反射到的一部分,而到了晚上,由下而上射出的灯光将显现出在白天被“隐藏”起来的那部分“中国红”。也就是说,白天看到的是白天的中国红,而夜晚看到的是夜晚的中国红。日夜更替间,“中国红”也将随之变化着。
“近看能看清纹理,中看能隐约看到纹理,而远观,看到的则是整体渐变的红。”对于最终定下的“中国红”,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说,“建筑中很少用鲜艳的红色,但这个特殊的‘中国红’建筑,必将成为红色经典!”可以期待,继故宫之后,中国馆有望成为又一个“红”伟建筑。(摘自2009年5月21日《建筑时报》,作者:徐敏)
【小题1】下列对于“中国红”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馆外部颜色“中国红”的基本样式是4种颜色稍有深浅差别的灯芯绒状垂直肌理的金属红板。
B.中国馆的巍峨斗拱间的几抹“中国红”集建筑、光学、材料、规划、灯光、颜色各方面的原理于一体。
C.中国馆每一根横梁上的“中国红”都不相同,从上到下,依次由深至浅,颜色既统一又有微妙的变化。
D.人们在白天看到的中国馆斗拱间的“中国红”与晚上看到的不同,因为“中国红”随日夜更替而变化。
【小题2】(小题2)下列关于“故宫红”和“中国红”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一提起“中国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故宫红”,因为“故宫红”为专家创设“中国红”提供了灵感。
B.中国馆的“中国红”不能简单地复制“故宫红”,这是因为“故宫红”有许多色彩与之形成对应,而中国馆的“中国红”则没有。
C.在众多色彩的衬托下,“故宫红”显得沉稳与传统,可以期待,继故宫之后,中国馆有望成为又一个“红”伟建筑。
D.红土、红门、红柱,以及横梁彩绘上最鲜艳的那道朱红,这些不同的红,形成了“故宫红”的整体概念“故宫红”,而“中国红”则是由1号红、2号红、3号红与4号红四种颜色深浅不一的红色组成。
【小题3】(小题3)请结合文本,简述“中国红的特点”(3分)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2分)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庆祝农历新年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世界各地华侨华人通过各种传统庆祝活动,迎接牛年的到来。
在巴西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城市圣保罗的自由广场,“中国年”活动在24日中午正式开始。活动颇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舞龙、舞狮、武术表演最吸引观众眼球。伴随主持人用汉语和葡萄牙语说出“新年快乐”的祝福声,数百个气球腾空而起,舞龙队从人群外欢腾而出,舞狮队也热闹入场,现场充满了新春的喜悦气氛。
24日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绵绵细雨和刺骨寒风抵挡不住喜迎新春的热情。由华侨华人和瑞典友人组成的舞龙队、舞狮队、腰鼓队和灯笼舞队从市中心一路表演到东亚博物馆外的广场。乍一登场,舞狮表演就给现场注入一股暖意,带来喜洋洋的中国年味儿;女子腰鼓队欢快的舞步和咚咚的鼓声感染着每个人;灯笼舞中,有几个碧眼金发的瑞典演员,他们的灵活动作将中国传统舞蹈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地华侨华人还在东亚博物馆内展示了中国烹饪、茶道、书法等传统技艺,在场的外国友人赞不绝口。
热闹的锣鼓、翻腾的金龙、欢快的舞蹈、精绝的功夫表演让荷兰海牙市政大楼一扫往日的宁静,化身为热闹非凡的“中国城”。为期一周的荷兰华侨华人春节庆祝活动24日拉开帷幕。在市政厅附近的唐人街,展示传统中华文化技艺的帐篷一字排开。从水墨书画到剪纸,从手工编结的草蜢到红彤彤的中国结,精致而有创意的作品吸引了大批观众。海牙唐人街将在31日举行醒狮队巡游及爆竹贺岁活动,为一周的庆祝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以“热爱大地·回归自然”为主题的中国春节花车游行24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耕牛贺岁”“熊猫迎春”“孔子”“神七升空”和“中国牌楼”等14辆造型精美的花车让人大饱眼福。在“耕牛贺岁”的花车上,一名少年骑在耕牛上吹奏出悠扬的笛声,车尾一名墨西哥友人身着唐装演奏二胡,还有两名小童在“大树”下对弈。在“熊猫迎春”花车上,四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悠然自得地在青山竹林中静待新春到来,车的左侧是一支中国巨龙,右侧则卧着一条墨西哥羽蛇。伴随花车一同贺岁的还有舞龙、舞狮、中国功夫、太极拳、墨西哥骑警等14支表演方阵,使墨西哥城市中心改革大道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张灯结彩,“庙”门敞开。24日,华盛顿地区华人社区节日气氛在一年一度喜气热闹的美食庙会中掀起高潮。重庆同乡会、海南同乡会、广西同乡会等竖起各自招牌,麻辣凉粉、自制点心、桂林米粉等各种地方佳肴色香味俱全。脸上的笑容、身上的唐装和口中的美食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过年风情图。走出美食区,依然是一副热闹非凡的景象——龙腾狮舞、锣鼓喧天,人们争相购买年货,将节日喜气带回家中。
【小题1】这则消息的导语是什么?(4分)
【小题2】这则消息报道了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华侨华人庆祝农历新年的活动?(6分)
【小题3】该消息只报道了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庆祝活动,题目却说是“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庆祝农历新年”,这符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吗?( 6分)
【小题4】这些庆祝活动中,体现中国特点的事物有哪些?(6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每小题6分)
一切归功于人民
——温家宝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
新华记者 孙承斌 翟伟 ***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分析。
【小题3】请结合作品,联系现实,谈谈政府与民众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并有效解决民生问题。

3.材料作文(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一节美术课上,老师拿出一管白色的颜料,问大家:“看到白色,你们会想到些什么?”
有的同学说:白色,如雪,如玉,干净,圣洁。
有的同学说:白色,适合做底色,任何颜色在它的衬托下都更加醒目。
有的同学说:白色,很脆弱,一旦染上其他颜色,很难洗干净。
有的同学说:白色,具有诱惑力,一看到它就让人禁不住想补写或补画点儿什么。
有的同学说:白色,是事物最初的颜色,花花绿绿都是由白色生成的。
有的同学说:白色,是事物最终的颜色,很多东西洗到最后就发白了。
有的同学说:白色,很神奇,曾经大红大紫的都可能变得苍白,唯有白色永不过时。
也有的同学说:白色,并不一定符合今天的审美标准。
老师又问:“你们说的这些,能找到生活依据吗?”
课堂再度热闹起来。
读了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白色”的感悟。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标题自拟;(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5)不少于800字。

4.语言表达(共1题)

13.
请你为下面的两条新闻之间设计一段承上启下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不超过40个字)(7分)
中新社香港10月5日电 英国《泰晤士报》刊登最新全球百所大学榜,亚洲排名最高的是北京大学,全球排名第14位,香港大学则排名第33,上升了8位。
中新网10月6日电 据《齐鲁晚报》报道,4日15时20分,济宁市区正在建设的兴唐金茂大厦建筑工地发生火灾,到当天17时大火被全部扑灭。根据济宁有关部门通报,目前,这起事故已造成1人死亡,35人受伤,其中严重烧伤的有10人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现代文阅读:(3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