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许多人绝非如此,他们根本不制定任何人生计划,以达到有意义的目标,而是朝三暮四,变化不止。 |
B.只要各国、各地区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克服困难,亚太地区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
D.坏人固然要防备,但坏人毕竟是少数,人不能因噎废食,不能为了防备极少数坏人连朋友也拒之门外。 |
2.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凋伤(diāo) 塞上(sài) 渚清(zhǔ) 孤舟一系(xì) |
B.青冢(zhǒng) 万壑(hè) 暮砧(zhēn) 拈轻怕重(zhān) |
C.潦倒(liáo) 省识(xǐng) 朔漠(shuò) 溯流而上(shuò) |
D.环珮(pèi) 处置(chǔ) 江间(jiān) 挑拨离间(jiān)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能,做好粮、油、肉、蛋、奶等主要食品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 |
B.学术腐败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学术资源分配体制不够合理、社会风气不佳和个人品行不良造成的。 |
C.在当前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关注、维护普通百姓的根本利益,尤其是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处于困境的百姓的利益。 |
D.老李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到他家。 |
5.
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的自然环境,感叹人逝村存,点出题意。 |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句的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去了和大漠相连的紫台,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黄昏中。“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颈联一方面揭示汉元帝的昏庸,一方面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 |
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2.诗歌鉴赏- (共5题)
6.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小题。
【小题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静”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2】全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崔氏东山草堂①
杜 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②,柴门空闭锁松筠。
(注)①崔氏:崔兴宗,崔氏庄因在王维别业之东,故称东庄,亦称草堂。东山:蓝田山,又名玉山。这首诗是杜甫来辋川访王维故居时,在崔兴宗东山草堂所作。②王给事:王维。王维曾隐居蓝田辋川,后离开再仕。【小题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静”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2】全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①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①倩:请求,使。
【小题1】“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这两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
【小题2】有人认为在这首诗中,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真是“字字亮,笔笔高”。你同意这种评价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①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①倩:请求,使。
【小题1】“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这两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
【小题2】有人认为在这首诗中,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真是“字字亮,笔笔高”。你同意这种评价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
【小题2】本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秋兴八首(其一)
杜 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小题1】颈联中的“丛菊”能否改为“残菊”?为什么?【小题2】本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小题1】“群山”“万壑”这样的意象与“明妃”有什么联系?
【小题2】诗中写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其用意是什么?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小题1】“群山”“万壑”这样的意象与“明妃”有什么联系?
【小题2】诗中写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其用意是什么?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1) 诗歌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具体描写了哪些意象?组成了怎样的意境?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1) 诗歌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具体描写了哪些意象?组成了怎样的意境?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5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