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12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0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抚(yīng)   青冢(zhǒng)    然(sǒng) 生(jiān)
B.陈(tuán)   烙(pào) 踌(chú) 新(zhēng)
C.漠(sù) 陷(yǎo) 骨(luǒ) 或(jiàn)
D.草(kē) 种(miù) 搭(shàn)    执(niù)
2.
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前有警车当道,后有群众追赶,歹徒走投无路,扔下凶器,向警察投降。
B.老师为我们订复习资料,可我身边没有钱,连借几位同学,也都没有,百无聊赖,只得请假回家。
C.这几天天气闷热,上床以后总是惴惴不安,难以入睡。
D.军训结束那天,我们举行队列表演,下午三时,操场上歌声嘹亮,沸反盈天,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摒弃   春寒料峭   内帏   不精之谈
B.放诞   曲罢悯然   理睬   连篇累牍
C.苍皇   蘖根祸胎   厮混   蜂拥而至
D.蹙眉   人烟富盛   金钏   轩昂壮丽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半年多来,稀土又成了中美之间一个新的交锋点,无论美国媒体和贸易官员都死盯着中国有关稀土储备和管理的政策不放。
B.愚人节期间,各大公司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恶作剧,如可以让用户加已故的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为好友等。
C.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美国作家海明威经常使用小学词汇,但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可见语言的好坏不在辞藻的华丽,而在于使用得是否得当。
5.
下列一组语句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一部描写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
②《老人与海》,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说,“是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了”。
③正如老人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④作品的寓意是象征性的,老人虽败犹荣。
⑤老人在海上拼斗了两天两夜,最后仅仅赢得了一具空空的鱼架。
A.①④②⑤③
B.①⑤④③②
C.②①⑤④③
D.②⑤①④③
6.
下列诗句全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的一项是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7.
对《西江月》二词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月》二词和对贾宝玉出场前的侧面勾勒、出场后的肖像描写,是课文中对贾宝玉性格描写的三个重点。
B.《西江月》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C.所谓“似傻如狂”,“草莽”,“不通世务”,“偏僻乖张”,实际上是贾宝玉卓然独立,与世俗传统相背离的表现。
D.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子弟的一个代表,这两首词采用幽默含蓄的手法,揭露封建大家庭后继无人的事实,暗示封建社会必然灭亡。

2.句子默写(共1题)

8.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
(2)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3)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
(5)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6)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

3.诗歌鉴赏(共1题)

9.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小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小题1】【小题2】对节选部分第一段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D.第五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悲惨的心情,第六句用月光进一步反衬诗人此时的心情。
【小题3】【小题4】“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诗交代了什么内容?作用是什么?
【小题5】【小题6】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晤晤。”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 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小题1】这篇小说在环境描写上用墨不多却作用很大,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2】柳妈是个“善女人”,她建议祥林嫂捐门槛以赎罪,你认为这是善举吗?
【小题3】“‘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在这里祥林嫂又要重复她讲了多次的阿毛的往事。对她这种反复的、近乎机械的讲述,你是怎样理解的?

5.命题作文(共1题)

11.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作文。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就是文明之美。
请以“文明之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6.其他(共1题)

1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命题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