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11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6

1.选择题(共11题)

1.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恫吓 烟蒂  谛造 恻隐之心B.演绎 咳嗽  伺侯 白头谐老
C.濒临 推搡 惊惶 不足为奇D.贤惠 烟囱 搭讪 慢条斯理
2.

下列民居建筑与其地点搭配不当的是(    )

3.
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肤(fū)浅   抹(mā)杀   诅(zú)咒   深切悼(dào)念
B.诬蔑(miè)  磐(pán)石  赎(shú)    坚毅不挠(ráo)
C.犄(qí)角 寓(yù)所 沉吟(yín)    忐忑(tǎn tè)不安
D.弥(mí)补 黝(yǒu)黑    怜悯(mǐn)    垂头耷(dā)脑
4.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B.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C.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D.法庭经过激烈辩论达成共识,张德兴因正当防卫致使袁鸣海丧命,实属罪不容诛。
5.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粟于河东。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6.
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____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A.也许 毕竟 甚至 然而B.即使 毕竟 还有 然而
C.也许 但是 还有 而且D.甚至 但是 甚至 而且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感恩节的荆棘花束

    迎着十一月的寒风,推开街边一家花店大门的时候,珊德拉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一直以来,她都过着一帆风顺的惬意生活。但是今年,就在她怀孕4个月的时候,一场交通事故无情地夺走了她肚子里的小生命。紧接着,她的丈夫又失去了工作。这一连串的打击令她几乎要崩溃了。

    “感恩节?为什么感恩呢?为了那个不小心撞了我的粗心司机?还是为那个救了我一命却没能帮我保住孩子的气囊?”珊德拉困惑地想着,不知不觉中来到一团团鲜花而前。

    “我想订花……”珊德拉犹豫着说。

    “是感恩节用的吗?”店员问,“您一定想要那种能传递感激之情的花吧?”

    “不!”珊德拉脱口而出,“在过去的五个月里,我没有一件事是顺心的。”

    “我知道什么对您最合适了。”店员接过话来说。

    珊德拉大感惊讶。这时,花店的门铃响了起来。“嗨,芭芭拉,我这就去把您订的东西给您拿过来。”店员一边对进来的女士打着招呼,一边让珊德拉在此稍候,然后就走进了里面的一个小工作间里。没过多久,当她再次出来的时候,怀里抱满了一大堆的绿叶、蝴蝶结和一把又长又多刺的玫瑰花枝——那些玫瑰花枝被修得整整齐齐,只是上面一朵花也没有。

    珊德拉狐疑地看着这一切,这不是在开玩笑吧?谁会要没有花的枝子呢?她以为那顾客一定会很生气,然而,她错了。她清楚地听到那个叫芭芭拉的女人向店员道谢。

    “嗯,”珊德拉忍不住开口了,声音变得有点结结巴巴的,“那女士带着她的……嗯……她走了,却没拿花!”

    “是的,”店员说道,“我把花都给剪掉了。那就是我们店里的特别奉献,我把它叫作感恩节的荆棘花束。”

    “哦,得了吧,你不是要告诉我居然有人愿意花钱买这玩意吧?”珊德拉不理解地大声说道。

    “3年前,当芭芭拉走进我们花店的时候,感觉就跟你现在一样,认为生活中没有什么值得感恩的。”店员解释道,“当时,她父亲刚刚死于癌症,家族事业也正摇摇欲坠;儿子在吸毒;她自己又正面临一个大手术。我的丈夫也正好是在那一年去世的,”店员继续说道,“我一生当中头一回一个人过感恩节。我没有孩子,没有丈夫,没有家人,也没有钱去旅游。”

    “那你怎么办呢?”珊德拉问道。

    “我学会了为生命中的荆棘感恩。”店员沉静地答道,“我过去一直为生活当中美好的事物而感恩,却从没有问过为什么自己会得到那么多的好东西。但是,这次厄运降临的时候,我问了。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明白,原来黑暗的日子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在这时,又有人走了进来,是一个头顶光秃的矮个子胖男人。

    “我太太让我来取我们的感思节的荆棘花束-12根带刺的长枝!”那个叫菲利的男人一边接过店员从冰箱里取出来的用纸巾包扎好的花枝,一边笑着说。

    “这是给您太太的?”珊德拉难以置信地问道,“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知道您太太为什么会想要这个东西。”

    “哦,不介意……我很高兴你这么问,”菲利回答道,“四年前,我和我太太差一点儿就离婚了。在结婚四十多年之后,我们的婚姻陷入了僵局。但是现在,我们总算把问题给解决了,我们又和好如初。这儿的店员告诉我,为了让自己牢记在荆棘花束里学到的功课,她总是摆着一瓶子的玫瑰花枝。这正合我意,因此就捎了些回家。”

    “我诚挚地向你推荐这一‘特别奉献’!”菲利一边付账,一边对珊德拉说。

    “我实在不知道我能不能够为我生命中的荆棘感恩。”珊德拉对店员说道,“这有点儿……不可思议。”

    “嗯,”店员小心翼翼地说,“我的经验告诉我,荆棘能够把玫瑰衬托得更加宝贵。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会更加珍视上帝的慈爱和帮助,我、芭芭拉,还有菲利夫妇,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因此,不要恼恨荆棘。”

    眼泪从珊德拉的面颊上滑落,她抛开她的怨恨,哽咽道:“我要买下这样一束带刺的花枝,该付多少钱?”

    “不要钱,你只要答应我把你内心的伤口治好就行了。这里所有顾客第一年的特别奉献都是由我免费赠送的。”店员微笑着递给珊德拉一张卡片。

    珊德拉打开卡片,上面写着:我的上帝啊,我曾无数次地为我生命中的玫瑰而感谢你,但却从来没有为我生命中的荆棘而感谢过你。请你教导我关于荆棘的价值,通过我的眼泪,帮助我看到那更加明亮的彩虹……

    眼泪再一次从珊德拉的脸颊上滑落。

(有删改)

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坡有幕士,尝谓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B.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有可能体现其性格修养、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请以“瞧,这个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C.财富容易被易手,历史经常被改写,财富是不是能取代人生的价值?历史是不是能抹杀存在的记忆?是良心发现?还是信仰发生?
D.我是想补一个名字,像她这样训练有素的犹太女佣(插入画面——海伦在地下室里忙这忙那)现在可不好找啊。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们看见他出现在邢台上都觉得非常高兴,他刚才所受的酷刑的悲惨景象,不但没有使他们心肠变软,而且给他们提供了一桩乐趣,使他们的厌恶情绪表现得更为恶毒。
B.通过太空通讯卫星和直播线路,人们将可以看到北京奥运会上精彩纷呈的体育比赛和观众的热烈喝彩声。
C.华为集团公司实施人才战略,加强市场调研,加大新品开发和技术升级,带动了公司全面进步,公司已成为同行业的领军人物。
D.纵观新世纪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而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重要的最具潜力的因素。
10.
下面是对本专题文章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记述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
B.《寡人之于国也》在说理中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孟子使用“五十步 笑百步”的比喻来使梁惠王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引他上套,从而向他说明了他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打消了梁惠王的矜傲情绪,为下面孟子提出的治国之策能够为梁惠王所接受作了铺垫。
C.《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由于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一生的友谊为基础,所以文中对马克思的称谓使用了“思想家”“巨人”“科学巨匠”“革命家”等,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超越客观评价的敬仰与悼念。
D.《我有一个梦想》中作者将《宪法》、《独立宣言》和《解放黑奴宣言》作为自己的依据,抨击了美国社会对待黑人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投入到争取平等权利和自由的斗争中去,为黑人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11.植物体内的水分以{#blank#}1{#/blank#}状态从{#blank#}2{#/blank#}中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句子默写(共1题)

12.
根据课文默写填空。(任选三句)
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氏将伐颛臾》
②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氏将伐颛臾》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3.诗歌鉴赏(共1题)

13.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

秋 思 秋夜曲

张籍 张仲素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漏:计时用的漏壸。

【小题1】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诗写了生活中的哪个“寻常”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小题2】两首七言绝句均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试比较两诗不同之处。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自《季氏将伐颛臾》)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子欲之     而在萧墙之内也
B.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C.则修文德以来之   何以伐为
D.不患贫而患不安   固而近于费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既来之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C.则安之D.吾恐季孙之忧
【小题3】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小题4】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________  __ __,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15.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悼念乔治•桑
(法)雨 果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我祝贺她,因为她所做的是伟大的;我感激她,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 
不。
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远非如此,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自我完成。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可见。这真是崇高的变容。
人类的躯体乃是一种遮掩。它能将神化的真正面貌——思想——遮掩起来。乔治桑就是一种思想,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自由自在,虽死犹生,永垂不朽。啊,自由的女神!
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在本世纪,法国革命的结束与人类革命的开始都是顺乎天理的,男女平等作为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一部分,一个伟大的女性是必不可少的。妇女应该显示出,她们不仅保持天使般的禀性,而且还具有我们男子的才华。她们不仅应有强韧的力量,也要不失其温柔的禀性。乔治•桑就是这类女性的典范。
当法兰西遭到人们的凌辱时,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为她争光载誉。乔治•桑永远是本世纪的光荣,永远是我们法兰西的骄傲。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美无缺的。他像巴贝斯一样有着一颗伟大的心;她像巴尔扎克一样有着伟大的精神;她像拉马丁一样有着伟大的灵魂。在她身上不乏诗才。在加里波第曾创造过奇迹的时代里,乔治•桑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
列举她的杰作显然是毫无必要的,重复大众的记忆又有何益?她的那些杰作的伟力概括起来就是“善良”二字。乔治•桑确实是善良的,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崇敬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这就是仇恨。有人狂热崇拜,也有人恶意辱骂。仇恨与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对,或者不妨说它表明了人们的赞同——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辞。谁戴桂冠谁就招打,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高尚。
像乔治•桑这样的人物,可谓公开的行善者,他们离别了我们,而几乎是在离逝的同时,人们在他们留下的似乎空荡荡的位子上发现新的进步已经出现。
每当人间的伟人逝世之时,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
大地与苍穹都有阴晴圆缺。但是,这人间与那天上一样,消失之后就是再现。一个像火炬那样的男人或女子,在这种形式下熄灭了,在思想的形式下又复燃了。于是人们发现,曾经被认为是熄灭了的,其实是永远不会熄灭。这火炬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光彩夺目,从此它组成文明的一部分,从而屹立在人类无限的光明之列,并将增添文明的光芒。健康的革命之风吹动着这支火炬,并使它成为燎原之势,越烧越旺,那神秘的吹拂熄灭了虚假的光亮,却增添了真正的光明。
劳动者离去了,但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埃德加•基内逝世了,但是他的高深的哲学却越出了他的坟墓,居高临下劝告着人们。米谢莱去世了,可在他的身后,记载着未来的史册却在高高耸起。乔治•桑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她留给我们以女权,充分显示出妇女有着不可抹煞的天才。正由于这样,革命才得以完成。让我们为死者哭泣吧,但是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业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业,得益于颇可引以为豪的先驱者的荚灵精神,必定会随之而来。一切真理、一切正义正在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振翅搏击的响声。
让我们接受这些卓绝的死者在离别我们时所遗赠的一切!让我们去迎接未来!让我们在静静的沉思中,向那些伟大的离别者为我们预言将要到来的伟大女性致敬!
【小题1】理解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乔治•桑就是一种思想。
【小题2】文章第十自然段,作者将乔治·桑和其他伟大作家放在—起比较,有什么作用?
【小题3】如何理解“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一句话的内涵。
【小题4】下列对这篇悼文的赏析,不够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篇悼文,更是对“伟大”和“善良”的颂歌;这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辞,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说理的辩证性和语言的哲理性是这篇演说稿的两大特色。
B.面对乔治•桑的逝世,作者用低沉的语调,哀伤的言辞,去述说死者的生平和病逝;用高亢的语调,诗化的语言,讲述了乔治•桑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
C.作者在文中指出,伟人虽然离我们而去,但在离逝的同时“新的进步已经出现”。启示人们,对伟人的逝世不应持悲观态度,在看到伟人逝去的同时,还须看到他的贡献和力量。
D.“劳动者离去了,但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这是包含辩证思想的一句话。意思是乔治•桑的形体己逝去,但她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
E. 这篇演说辞不同于一般悼念文章,它不仅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整篇演说稿,给读者留下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这正是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的一种体现。
F. 这篇文章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哲理化,充分显示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

6.材料作文(共1题)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树上有一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脱枝而落,摔在地上,“啪”,成了一团苹果泥。这便是生活中所谓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但不算白费力,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如果这时从木梯上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苹果也不算晚。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的。
要求: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