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天津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9692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 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2)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 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3)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 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
A.萌动、调剂、地久天长
B.涌动、调节、地久天长
C.萌动、调节、山长水远
D.涌动、调剂、山长水远
2.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xin)羡 (měng)懂 (qīn)润 含英(jǎ)华
B.(qǐ)丽 (zháo)装 崔(wéi) 敷衍(sè)责
C.(cén)寂 手(pà) (biāo)升 越俎代(bāo)
D.杜(zhuàn) (hái)骨 (sǒng)立 光阴荏(rǎn)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俱积极意义。
B.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C.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推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热捧。
D.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4.

2014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65周年纪念日。针对马航事件,中国海军井冈山舰舰长刘忠鹄说“坚持搜索不放弃,就是我们纪念这个日子的方式o”65年前,人民海军建立的第一支舰队是(    )

5.

从不同角度整理知识,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新的认识,从政策的角度整理知识,其中不符合史实,需要修改的一组是(    )

①改革开放时期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促进了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②1986年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法》,普及了义务教育

③863计划制定以后,我国在航天领域的一项重要成就是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④科技强军,促进我国国防事业发展。

6.

从不同角度整理知识,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新的认识,从政策的角度整理知识,其中不符合史实,需要修改的一组是(    )

①改革开放时期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促进了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②1986年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法》,普及了义务教育

③863计划制定以后,我国在航天领域的一项重要成就是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④科技强军,促进我国国防事业发展。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小题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小题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小题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小题1】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小题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创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
B.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
C.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
D.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
【小题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
B.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
C.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D.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4.材料作文(共1题)

9.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5.语言表达(共2题)

10.
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4分)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11.
SOS儿童村是一个以家庭方式抚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天津儿童村是我国首批建立且规模最大的一个。儿童村中每个“家”都有一个“妈妈”,她既要照料七八个孩子的生活,还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妈妈们用青春和无私的爱,使一个个孤儿享受到家的温暖。6月23日是“国际SOS儿童村日”请你写一段话,向儿童村妈妈表示敬意和祝福。要求:感情真挚,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48字。(4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