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902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乙说明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影响。
2.
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4361亿元人民币。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从三大自然区看①地和③地位于 ,②地位于 ,④地位于
(2)从三个经济地带看,数字代表的省区位于东部地带的是 ,位于中部地带的是 ,位于西部地带的是
(3)①和②所在的自治区年降水量分布各有什么特点?
(4)③所在自治区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形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因素是什么?
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行山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其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北京、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正式通水。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太行山脉西侧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高发区,简述该区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2)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至少两例)。
(3)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较大的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4.
读下图我国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A区域绿洲上的瓜果特别甜,是因为
A.降水少,地下水含糖分较多
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C.土壤含糖分多,利于瓜果的生长
D.云量多,光照弱,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小题2】B区域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水源充足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河谷地区热量较好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5.

   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明清时期,洞庭湖面积最大可达6000km2,现在的洞庭湖面积为2820km2。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洞庭湖面积缩小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其原因是(  )
A.水资源减少B.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C.水土流失加剧D.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小题2】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  )
①入湖河流中上游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扩大湖盆面积
④入湖河流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堤坝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
6.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

【小题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小题2】(小题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7.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B.工业化速度快于城市化
C.属发达国家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小题2】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A.劳动密集型产业B.资源密集型产业
C.能源密集型产业D.现代服务业
8.
下图为某农业活动经营模式图,箭头表示“流向”,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农业模式主要分布在(  )
A.西南地区B.东南丘陵C.珠三角D.我国西北地区
【小题2】从事该农业活动最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B.环境污染C.土地荒漠化D.气候变暖
【小题3】要实现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
A.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B.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集约化养殖
C.增加牲畜数量,增大饲养面积D.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9.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产业的变动要求劳动力供应能迅速适应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相吻合,从而导致劳动力的失业。

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存在结构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资源不足B.劳动力资源过剩
C.产业结构调整D.经济发展水平低
【小题2】为缓解结构性失业,应采取的措施是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就业机会B.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技术水平
C.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D.高校扩招,增加人才战略储备
10.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小题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处我国地势的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11.
2014年12月,长1432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后,可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黄土高原D.塔里木盆地
【小题2】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
①夏季暴雨集中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地势低平 ④春台风频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补充气源
C.为贫困的山区人民提供天然气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小题2】上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资源消费西多东少D.油气资源消费东西平衡
【小题3】上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A.欧洲B.俄罗斯C.新加坡D.日本
13.

   剪纸艺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
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
【小题2】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二人转B.秦腔
C.越剧D.黄梅戏
14.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②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③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④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小题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
15.

   海坛(平潭)岛,福建第一大岛屿,地势低平,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降水均匀B.日照强C.风力大D.昼夜温差大
【小题2】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高大、屋顶尖、窗大
B.低矮、屋顶缓、窗大
C.低矮、屋顶缓、窗小
D.高大、屋顶尖、窗小
16.
读图“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物理风化D.化学溶蚀
【小题2】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角度分析,图可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
A.南方低山丘陵区B.黄土高原地区
C.云贵高原D.西北内陆地区
17.
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下图是宁夏某牧场的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相关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信息表明
A.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
B.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大
C.草地植被指数越低,能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
D.草地植被指数过高,不利于养羊业的发展
【小题2】针对上述问题,下列措施最为切实可行的是
A.尽力削减牧场上的养羊数量
B.改变畜牧方式,大力发展先进的游牧业
C.将牧场整体改建为自然保护区
D.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