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左图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右图为“某城市中心人口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该类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是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目前城市化速度________。
(2)右图中E-F阶段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________现象,通常出现于左图中________(A或B)类国家。
(3)城市化进程中容易产生的城市病有哪些?(任答两点)。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任答两点)。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该类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是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目前城市化速度________。
(2)右图中E-F阶段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________现象,通常出现于左图中________(A或B)类国家。
(3)城市化进程中容易产生的城市病有哪些?(任答两点)。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任答两点)。
2.
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下图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

在A、B、C、D、E五处中:
(1)印染厂宜选址于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厂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B、C、D、E五处中:
(1)印染厂宜选址于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厂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9题)
3.

【小题1】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小题2】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的主要目的是( )
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水汽蒸发减少 | B.大气降水量减少 |
C.地表径流增加 | D.地表水下渗增加 |
A.隔离人行道和车道 | B.美化环境 |
C.缓解城市内涝 | D.灌溉绿化带 |
5.
2015年10月29号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我国启动此项政策,主要是因为( )
A.人口死亡率降低 | B.人口老龄化加剧 |
C.人口合理容量降低 | D.人口出现负增长 |
7.
分析下列行为,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①小王五一期间到世博园参观
②农民自发组织志愿活动援助青海玉树重建
③山东小张考取北京大学到北京读书
④郊区人民假期到城里大商场购物
⑤王先生从青岛分公司调到上海总公司工作
⑥从城区到郊区上班
①小王五一期间到世博园参观
②农民自发组织志愿活动援助青海玉树重建
③山东小张考取北京大学到北京读书
④郊区人民假期到城里大商场购物
⑤王先生从青岛分公司调到上海总公司工作
⑥从城区到郊区上班
A.①⑥ | B.①③ |
C.③⑤ | D.②④ |
8.
读“我国某市2011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和“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右图中的( )
【小题2】关于图左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左图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右图中的( )
A.Ⅰ阶段 | B.Ⅱ阶段 |
C.Ⅲ阶段 | D.Ⅳ阶段 |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 B.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
10.
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 B.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
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 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
11.
读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国家最可能为( )
【小题2】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后期出现的问题及现象有 ( )
①城市中心“空洞化”
②逆城市化现象
③功能分区不明显
④郊区城市化

【小题1】图中甲国家最可能为( )
A.印度 | B.中国 |
C.英国 | D.越南 |
①城市中心“空洞化”
②逆城市化现象
③功能分区不明显
④郊区城市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2.
读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小题2】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甲区 | B.乙区 |
C.丙区 | D.丁区 |
A.甲区地价较低,以住宅用地为主 |
B.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
C.丙区为商业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
D.丁区土地价格低,以仓储和工业用地为主 |
13.
【小题1】从以上资料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小题2】甲鱼只养三年就能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甲鱼营养价值认识的加深,原来无人问津的甲鱼价格开始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但自然生长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鱼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转向观赏龟的饲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从以上资料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气候 | B.政策 | C.地形 | D.市场 |
A.光热条件 | B.土壤条件 | C.交通条件 | D.地形条件 |
14.
读 “澳大利亚农业区分布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关于图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水稻种植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
B.种植与休耕交替利于保持土地肥力 |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
D.农民春季忙于播种,夏季忙于放牧 |
15.
读下图农业生产投入三角坐标图(其中,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所占比重),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能代表美国中央大平原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小题2】不能促进丙地区农业合理发展的措施是( )

【小题1】图中能代表美国中央大平原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 | B.扩大生产规模,开辟专业农场 |
C.改善灌溉条件,预防旱涝灾害 | D.调整农业结构,农林牧综合发展 |
17.
青藏高原是我国特殊的高寒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 ( )
【小题2】拉萨引种西瓜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长势欠佳,只有将西瓜“挂”着才能结果。西瓜“挂”着的原因是: ( )
【小题1】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 ( )
A.热量条件 | B.光照条件 |
C.水分条件 | D.土壤条件 |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减少农业投入 |
C.土壤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 |
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
18.
读“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阴影区域发展水稻种植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小题2】亚洲水稻种植的耕作制度有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小题1】图中阴影区域发展水稻种植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B.土壤肥沃 |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
D.光照充足 |
A.光照 | B.热量 |
C.水分 | D.政策 |
20.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哈密瓜、香梨等特色瓜果驰名中外。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小题2】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小题3】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小题1】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交通便利 | B.科技发达 |
C.土壤肥沃 | D.光照充足 |
A.市场 | B.水源 |
C.政策 | D.气候 |
A.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
B.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 |
C.利用光热资源,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 |
D.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发展林业及林产品加工 |
3.选择题- (共4题)
22.如图,点P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任一点,过点P作PE⊥BC,PF⊥CD,垂足分别为点E、F,连接EF,下列结论①△F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AP=EF;③AD=PD;④∠PFE=∠BAP,其中正确的结论是{#blank#}1{#/blank#}(请填序号)
23.如图,点P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任一点,过点P作PE⊥BC,PF⊥CD,垂足分别为点E、F,连接EF,下列结论①△F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AP=EF;③AD=PD;④∠PFE=∠BAP,其中正确的结论是{#blank#}1{#/blank#}(请填序号)
24.
稀硫酸除了跟酸碱指示剂反应外,还有一些化学性质,请通过铁和铁的氧化物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稀硫酸的化学性质:(1) {#blank#}1{#/blank#}; (2) {#blank#}2{#/blank#}。
4.填空题- (共2题)
26.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则////部分表示________。
(2)图中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3)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速度都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________向________的转变。
(5)分析上图得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则////部分表示________。
(2)图中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3)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速度都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________向________的转变。
(5)分析上图得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