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完成下题。
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8-10 03:23: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类型农业主要分布在( )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
【小题2】该地传统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蔗基鱼塘”甚至“杂基鱼塘”转变,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技术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改变
【小题3】该类型农业的好处是( )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同类题2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A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优势条件。
(2)结合表中B地的气候资料及所学知识,判断B地所在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有利的区位条件。
(3)分析C地所在地区乳畜业的形成条件。
同类题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业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1)试比较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甲是
,乙是
。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4)分析甲区域A平原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4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甲、乙、丙三区域的农业景观图
材料二:江西省千烟洲农业分布示意图
(1)试简述材料一中甲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有哪些?
(2)材料一中的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限制性条件是
。
(3)材料一中的乙地粮食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某自然灾害侵袭,其对应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4)读材料二,千烟州采取农业模式是_________,并从生态及经济效益方面简述其产生的重要意义。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