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汉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87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2

1.选择题(共8题)

1.
在“①故障 ②失误 ③病症 ④缺点 ⑤错误”这五个义项中给下列几句话中的“毛病”一词各选一个恰当的义项,正确的一组是
a.阴天下雨他就腿疼,这已是他的老毛病了。
b.洗衣机甩干筒不转了,你知道是哪儿出毛病了吗?
c.你这成天心不在焉的毛病,一定要下决心改掉。
d.如果误用了他们的经验,也是要出毛病的。
A.③ ① ④ ⑤
B.③ ② ④ ⑤
C.④ ② ⑤ ①
D.③ ① ⑤ ④
2.
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逆境(  )很宝贵,顺境同样难得。一个人(  )在哪种境遇中,最主要的是不忘谦虚,坦然从事。如不能做到这些,(  )逆境时容易卑躬屈膝,(  )顺境时就会得意忘形。
A.如果 尽管 那么 而B.虽然 尽管 终究 但
C.固然 无论 那么 而D.当然 不管 那么 却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打盹(dǔn)   恣肆(sì) 发酵(xiào)   艰苦卓绝(zhuō)
B.分泌(mì) 拯救(zhěn)   兑现(duì) 义愤填膺(yīng)
C.契约(qì) 卑劣(liè) 巡逡(qūn) 死而后已(jǐ)
D.空白(kòng)   估量(liáng)   歆羡(xīn) 拈轻怕重(niān)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D.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周梅森用“人民的名义”为篇名,代表了两种含义:一是人民必须是为政者的坚实信仰,二是少数人以“人民”为伪饰,谋取私利,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
B.金承志先生创作了诸如《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感觉身体被掏空》《春节自救指南》等合唱作品,内容贴近当下生活,形式新颖别致,引起了广泛共鸣。
C.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D.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
6.
下列括号内的缩句,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一个雪花飘舞的冬夜,四轮马车穿行在一片银白色的森林中。(四轮马车穿行在森林中。)
B.两只猎人的眼睛,依然可以辨认几里以外的野兽。(猎人可以辨认野兽。)
C.耳朵里充塞着风婆放肆的叫喊声。(风婆叫喊着。)
D.花湖就镶嵌在这朵令阿坝人民引以为豪的花之中。(花湖令人民引以为豪。)
7.
下列句子属于说明性的一项是
A.母爱像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
B.戏曲讲求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
C.我向他看一眼。他眉宇如常,脸色平静,只有从那眼角的细纹里露出一种自豪的神情。
D.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8.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⑤②①③⑥④B.②①⑥③⑤④
C.⑥②①③⑤④D.①③⑤⑥④②

2.诗歌鉴赏(共1题)

9.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太阳的话
艾青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村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1942年1月14日)
【小题1】诗歌要用意象来表达情感,本诗所描绘的是___________的形象,寄托着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诗的第二小节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所给予人们的美好事物,这些都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其中露水可以滋润万物,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能使人神清气爽,_________能让人感受到光明,温暖可以为人驱除寒冷。
【小题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太阳人的语言和思想。
B.让我进去,让我进去”是祈使句,要读出命令的语气。
C.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文学家,诗人。
D.本诗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情感。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为生活设定目标
①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那一年,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②十七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③这是一个简洁的寓言故事,但我们从中却能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质。研究表明,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这些人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
④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⑤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虽然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但95%的人还在。调查结果令他吃惊:属于原来的97%的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通与平庸;而原来与众不同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10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地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
⑥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______不在于机遇,________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就像那匹老马与驴子,当老马始终如一地向西天前进的时候,驴子只是围着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与老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始终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
⑦也许我们曾不满于自己的平庸;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的无聊;然而当我们在心中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小题1】文章开头引用寓言故事有什么作用?
【小题2】卡耐基的调查表明,3%的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相当的成功,是因为 ;97%的人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是因为   。(用文章中的原句填空)
【小题3】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中“此”指代什么?
【小题4】从结构上分析,第④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题5】请给下列的空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 不在于机遇, 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
【小题6】本文充分论述了确立远大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的重要性。请结合学习实际,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不超过50字)
1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2)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3)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4)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5)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6)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7)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8)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9)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10)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11)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12)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13)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14)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 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15)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16)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17)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18)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19)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小题1】划线句子中“我”为什么认为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猫“畏罪潜逃”了
②“我”不喜欢这只猫
③猫常对着鸟笼凝望
④“我”看见了猫嘴里好像在吃着鸟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小题2】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对猫的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B.确保以后不再出现这种过失。
C.永远愧对这类弱小的生命。D.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
【小题3】对选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我”莽撞急躁的性格特征。
B.表现了弱者悲惨的生活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C.表达了希望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愿望。
D.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
【小题4】(14)段中,对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B.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D.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
【小题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蜷伏(_______)衔着(_______) 屋脊(______)

4.材料作文(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教育报》曾刊发过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新闻,标题是“有责任感的毕业生求职最受欢迎”,内容是山东人才网对200家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挑选大学毕业生时,看重的因素依次是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待人接物能力等,其中责任感被排在第一位。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5.其他(共1题)

13.
从选用句式角度看,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一支支丰富多彩的藏族民歌,伴随他长大,______,也赋予他为声乐艺术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A.使他练就一副清脆豪放的好嗓音。
B.他的嗓音被练得清脆豪放。
C.他被练就一副清脆豪放的好声音。
D.练就他的清脆豪放的好嗓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