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烈们那种“为天下人谋永福”而殒身不恤的高风亮节,将永垂青史,激励后人千千万。 |
B.8月9日下午,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共同召开的吴冠中纪念座谈会在文化部举行,众多文化界和美术界的人士长歌当哭,缅怀吴冠中先生。 |
C.梁启超演讲颇有一种古代文人的气质,潇洒自如,旁征博引,再加上深厚的功底,夸夸其谈,纵横捭阖。 |
D.周简段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闻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 |
2.如图,菱形 的边长是4厘米, ,动点 以1厘米/秒的速度自 点出发沿 方向运动至 点停止,动点 以2厘米/秒的速度自 点出发沿折线 运动至 点停止若点 同时出发运动了 秒,记 的面积为 ,下面图象中能表示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3.如图,菱形 的边长是4厘米, ,动点 以1厘米/秒的速度自 点出发沿 方向运动至 点停止,动点 以2厘米/秒的速度自 点出发沿折线 运动至 点停止若点 同时出发运动了 秒,记 的面积为 ,下面图象中能表示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中国航空工业在走过一个甲子的光辉历程后,逐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科研、试验、生产相配套,研制生产当代航空装备能力的高科技工业体系。 |
B.建校百年来,清华大学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奋进,形成了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特色。 |
C.为纪念青海玉树地震一周年,电影《情暖玉树》经过一年的筹备和拍摄,将于近期在全国各大院线同步上映。 |
D.在这些古城镇里,让人们可以感受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品尝浓浓的民俗风情,捕捉精致的民族文化符号。 |
2.诗歌鉴赏- (共2题)
5.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E. 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小题2】(小题2)全诗前两句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结合后两句诗,试分析当时诗人的心情。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中的黄梅时节是指暮春这个时令。 |
B.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
C.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
D.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
【小题2】(小题2)全诗前两句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结合后两句诗,试分析当时诗人的心情。
6.
读徐志摩的诗《沙扬娜拉》,联系课文《再别康桥》,完成下面小题。
莎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莎扬娜拉!
注:“沙扬娜拉”是日文“再见”的音译。
【小题1】关于此诗与《再别康桥》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小题2】对《沙扬娜拉》一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小题3】下面是关于“新诗”的说法,你认为哪一项不正确?
莎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莎扬娜拉!
注:“沙扬娜拉”是日文“再见”的音译。
【小题1】关于此诗与《再别康桥》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都是离别诗。《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与母校的不舍之情,《莎扬娜拉》则抒发了一对异国恋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之情。 |
B.两首诗都善于运用意象来抒发情感。《再别康桥》描绘了康河畔的一组意象,《沙扬娜拉》则选取了一个别有意味的意象。 |
C.两首诗都运用了多种手法。《再别康桥》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沙扬娜拉》则以比喻和反复的手法为主。 |
D.两首诗都属于现代新诗。《再别康桥》更讲究节奏和押韵,属新诗中的新格律体,《沙扬娜拉》则是新诗中的短篇小诗。 |
A.首句中的“一低头”的细节写出了女子道别时欲言又止的神态,揭示了她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
B.“水莲花”的比喻新奇、贴切,既突出了日本女郎娇羞柔媚的风姿,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娴静、纯真的美好形象。 |
C.“蜜甜的忧愁”是一对矛盾的组合,它形象地写出了相聚的甜蜜和离别的忧伤,深刻地表现了“伤离别”的主题。 |
D.诗歌用“沙扬娜拉”作结,不仅点题,而且把女郎的声声嘱咐、殷殷叮咛的眷恋心情传达出来,表现离别的深情。 |
A.“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主流。 |
B.与古体诗的严格讲究格律相比,“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所以又叫自由体诗。 |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
D.“新诗”出现不久就形成了众多流派,其中就有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上,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矐其目:弄瞎他的眼睛。矐,熏瞎。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上,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矐其目:弄瞎他的眼睛。矐,熏瞎。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
B.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
C.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
D.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
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
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 |
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
D.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
A.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 |
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
C.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后,不再担惊受怕地躲藏了,于是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行装。 |
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
(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a)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b)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小题1】第一段(b)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小题2】从第二段可以看出梁任公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段话有何作用?
【小题3】仿照画线部分(a)的句式,另写一段话。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a)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b)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小题1】第一段(b)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小题2】从第二段可以看出梁任公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段话有何作用?
【小题3】仿照画线部分(a)的句式,另写一段话。
5.情景默写- (共1题)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阔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
(2)《再别康桥》一诗中,诗人借助想要融入康河的意愿来表达永久爱恋康桥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
(3)《鸿门宴》中指出大丈夫应不拘小节的一句话是:_____,大礼不辞小让。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阔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
(2)《再别康桥》一诗中,诗人借助想要融入康河的意愿来表达永久爱恋康桥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
(3)《鸿门宴》中指出大丈夫应不拘小节的一句话是:_____,大礼不辞小让。
6.语言表达- (共3题)
11.
诗人艾青以诗歌的形式深情地歌咏了保姆大堰河给予“我”的无私的母爱,季羡林用散文的形式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之情,而当今很多人喜欢在母亲节或其他节庆时用短信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请根据下列短信的内容和句式特点,将其补充完整。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 。母亲您是伞,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您是豆荚,我们是豆荚里的豆子; , 。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 。母亲您是伞,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您是豆荚,我们是豆荚里的豆子;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