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6题)
2.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3.
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湮(yān)没敕(shì)造惫(bèi)懒讪讪(shàn) |
B.戕(qiāng)害户牖(yǒu) 攻讦(jié) 歆(xīn)享 |
C.两靥(yàn)蹙(cù)缩谥(shì)号阴翳(yì) |
D.罡(gāng)风愧怍(zuò) 瞋(chēng)目间(jiàn)或一轮 |
4.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庆”期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车流量增大,平均每天超过4万多辆。 |
B.垃圾邮件、木马病毒和低俗内容等三大网络危害已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 |
C.发展核电产业具备投资大的问题,核电开发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
D.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的关键,最主要的办法是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
7.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在信中,我这样叙述道:“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C.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D.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
9.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前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
D.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是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这句话是反语讽刺。“丰富”是欺世惑众的自夸,媚外求荣的借口,事实上的贫乏。“大度”只是“送去主义”者对民族利益的无耻而彻底的背叛和出卖) |
10.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
B.这儿原先有牛栏、马厩,有牛,有马,有犁,有耙,有谷仓,还有干草垛。 |
C.两种不同文化(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由于婚姻、交通、贸易、侵略、扩张等原因相接触而互播时,起先往往互相惊奇、互相观望。 |
D.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 |
13.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乱石穿空”三句,运用比拟手法,展现出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
B.“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衬出周瑜年轻有为,志得意满。 |
C.上片抒发对英雄伟业不灭的赞叹,下片借景引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
D.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放,以大手笔描写开阔的背景、大战的场面。 |
14.亲自练一练,动笔算一算。
48÷4={#blank#}1{#/blank#} 98÷7={#blank#}2{#/blank#} 95÷5={#blank#}3{#/blank#} 72÷6={#blank#}4{#/blank#}
15.亲自练一练,动笔算一算。
48÷4={#blank#}1{#/blank#} 98÷7={#blank#}2{#/blank#} 95÷5={#blank#}3{#/blank#} 72÷6={#blank#}4{#/blank#}
16.亲自练一练,动笔算一算。
48÷4={#blank#}1{#/blank#} 98÷7={#blank#}2{#/blank#} 95÷5={#blank#}3{#/blank#} 72÷6={#blank#}4{#/blank#}
2.句子默写- (共1题)
1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
(1)__________________,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2_____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
(3)故余与同社诸君子,______________,而为之记。
(4)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 ?
(1)__________________,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2_____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
(3)故余与同社诸君子,______________,而为之记。
(4)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1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也不忍设想的。因之,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应该是不为过分的。
但是如果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箝制人们思想、范围人们行动的本性,利于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将出现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之,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为过分的。
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是一大学问,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日日新,又日新。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驳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和虫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绝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
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抽刀断水水更流,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不止于徒劳无功而已,更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
(节选自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小题1】下列最能体现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
【小题2】对文中加线的“两重属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也不忍设想的。因之,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应该是不为过分的。
但是如果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箝制人们思想、范围人们行动的本性,利于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将出现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之,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为过分的。
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是一大学问,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日日新,又日新。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驳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和虫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绝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
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抽刀断水水更流,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不止于徒劳无功而已,更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
(节选自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小题1】下列最能体现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
A.我们既要能运用传统而不被其吞没,又要防止传统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
B.传统既不是服装,也不是文物,所以追求时髦和唯古是尚都不正确。 |
C.传统式内在物,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谁也不可能把它丢掉。 |
D.传统总是随着人们共同的生活变化而更新,没有人能阻挡它前进的脚步。 |
A.每个民族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又有文化传统。 |
B.传统既是宝贵的财富,又是社会前进的包袱。 |
C.传统是民族的沉重负荷,也是社会前进的包袱。 |
D.传统文化是丰富的遗产,文化传统是宝贵的财富。 |
20.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10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小题1】本段中的肖像描写所运用的描写手法是________,其中,最传神的是对________的描写。(2分)
【小题2】“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是________句式,运用这种句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3】“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一句的意思是( )(2分)
【小题4】这段肖像描写揭示的内容是什么?(3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小题1】本段中的肖像描写所运用的描写手法是________,其中,最传神的是对________的描写。(2分)
【小题2】“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是________句式,运用这种句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3】“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一句的意思是( )(2分)
A.此时的林祥嫂已不再悲哀 |
B.此时的林祥嫂已无法表露悲哀 |
C.此时的林祥嫂已陷入极度悲哀中 |
D.此时的林祥嫂所关心的是“魂灵的有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