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 (共1题)
早梅①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②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①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②坐:徒然。【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句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
B.颔联刻画早梅外在之形,一写“香”,一写“色”,集中写了早梅傲视风霜的风格。 |
C.颈联由咏物而转入抒怀,诗人看到早梅绽放,不禁想起远方的友人,想折梅赠之。 |
D.这首诗语言平实质直,不事藻饰,意脉若隐若现,艺术美和人格美融和为一。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
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士彦等狱,赐物三百段、奴婢十口、马二十匹。每有奏谳,正色侃然,上嘉之,渐见亲重。
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陛下行尧、舜之道,多存宽宥。况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忻然纳之,因谓绰曰:“若更有闻见,宜数陈之也。”迁大理少卿。故陈将萧摩诃,其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所逼耳。”因赦摩诃。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上曰:“大理其为朕特赦摩诃也。”因命左右释之。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裤,俗云利于官,上以为厌蛊,将斩之。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绰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熲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而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
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侯执以闻,上令悉斩之。绰进谏曰:“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撼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耶?”绰拜而益前,诃之不肯退,上遂入。治书侍御史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
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前后赏赐万计。(节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七·赵绰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 |
B.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 |
C.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 |
D.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 |
A.“受禅”旧帝主动把帝位让给新皇帝,此指北周静帝宇文衍禅让给隋朝文帝杨坚。 |
B.“大理正”原为廷尉正,北齐以大理寺为署名,廷尉正亦改称大理正,管理天下刑狱。 |
C.“厌蛊”厌胜和巫蛊的总称。古人以言语诅咒或法术等方式使仇敌受到祸害的巫术。 |
D.“恶钱”是对流通功能极差、铸造工艺粗糙、质量低劣、变轻变薄的钱币的笼统称呼。 |
A.赵绰性格正直刚毅。在北周为官时赵绰就恭敬勤恳,做了隋朝的大理丞后,按法律办事,公正适当,考察成绩接连排名第一,被提升为大理正。 |
B.赵绰受帝器重赏识。赵绰给皇上送案件时,严肃的态度和刚直的性格得到高祖的赏识,因而受到亲近和器重,因此被提升为大理少卿。 |
C.赵绰断案执法严明。隋文帝执意要杀辛亶时,赵绰认为依据法律不应当判死刑,强行劝谏,几招杀身之祸,仍坚持己见,最终皇帝不得不退让。 |
D.赵绰对朝忠诚正直。面对皇帝的责问,赵绰说“臣希望感动天心,更不必说摇撼大树了”,皇上因赵绰有忠诚正直的胸怀,经常引入阁中。 |
(1)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所逼耳。
(2)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
3.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材料一:
当下,年轻人中流行起了“爽文化”。在生活和职场中感到压抑、被欺负时,与以往“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观念不同,一些年轻人更欣赏直接“怼”回去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是直爽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样莽撞不礼貌。一项针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47.0%的受访者听说并且了解“爽文化”。遇到不公平的事情,55.1%的受访者会隐忍退让,以和为贵,42.7%的受访者选择当场“怼”回去。39.9%的受访者会先按下不发,之后再找机会澄清,16.4%的受访者找亲朋好友诉说。(节选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这种遇事不忍的做法,的确令人很“爽”,也因此有着一定的存在空间。
不过,对于日渐流行起来的“爽文化”也应该引起注意。诚如有的大学生直言:“爽文化”以短暂的发泄为主要特征,凭借影视剧、微博、朋友圈等媒体渠道即时发泄,但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有待考证。事实上,如若过多地沉溺于影视剧构织的“爽文化”过程中,甚至在现实中痴迷不悟乃至跃跃欲试,终归不利于自身为人处世。
对于“爽文化”,笔者以为,个人当有正确的认知。一则,影视剧或小说中的快意恩仇之类的“爽”,终究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不可在现实中舍身实践;二则,不能被“爽文化”左右,面对一些被人不理解乃至受委屈的情况,当理智为先,借助合法合规的渠道进行纾解;三则,合理安排工作与作息,心情放开,就会发现身边本就没有那么多“不爽”的事情。
人与人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爽”的基础。倘若,遇到不顺心就千方百计进行“宫斗”,甚至一言不合就动口、动粗,看似能够解一时之气,但终归会导致两败俱伤。其实,放平心态,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职场中就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与陌生人产生的冲突也就会“佛系处理”。人人做到此类,个人安全感与社会文明度就能大大提升。
(节选自《四川文明网》)
材料三:
那么,“爽文化”为何受欢迎呢?很大原因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乏正常的沟通渠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缺少很好的情绪抒发载体,导致人们情绪的急躁爆发。同时,生活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生存空间的日益拥挤,等等,都导致了人们在直接“怼”上去释放自己,放松自己,展示自己。当然,这是一种畸形路,因为这是一种自我放纵,自我放纵必然导致丑态百出,必然让“爽文化”最终走向“丑文化”。
“文”的本义是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文化”,就是用纹理和形象去化解,去疏通。这样看来,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抒发与沟通,而绝对不是赤裸裸的“怼”。这种“怼”,尤其是怒“怼”与文化是背道而驰的。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能够用智慧、用情感去处理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动物本能”爆发。“爽文化”恰是“动物本能”爆发的产物。
其实,我们从“爽”这个字的字形就可以看出,是用四个“错”打造的。一味的追求“爽”只能“物极必反”,走向“不爽”。当然,笔者反对“爽文化”,不是反对胸怀坦荡,不是反对嫉恶如仇。笔者反对的“爽”是没有理性,没有人性,没有文明性的“动物口水战”。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更应该打造一种“喜文化”,这种“喜文化”就是能够“一笑泯恩仇”,让幽默,让包容,让疏通成为我们的时代文化。其实,也只有在这样的“喜文化”中,我们的思想才能开朗,情绪才能阳光,社会才能和谐,生活才能幸福。“喜文化”能够让我们走向美丽。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微笑是人生最美丽的花朵,是人海最美丽的浪花。
“爽文化”要防成“丑文化”,我们的时代需要“喜文化”。
(节选自《河北新闻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爽文化”就是在生活和职场中感到压抑、被欺负时不忍,而直接“怼”回去的做法。 |
B.“爽文化”借影视剧、微博等媒体渠道即时发泄,但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有待考证。 |
C.面对生活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现实,人们只能借助“爽文化”释放自己,放松自己。 |
D.“爽文化”是“动物本能”爆发的产物,这是一种自我放纵,必然会导致丑态百出。 |
A.人与人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爽”的基础,人人都放平心态,就一定不会与他人产生冲突。 |
B.遇事不忍的做法,的确令人很“爽”,如若过多沉溺其中,终归不利于自身为人处世。 |
C.文化是一种艺术的抒发与沟通,所以人与人和谐相处、理性沟通是“爽文化”的基础。 |
D.根据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爽文化”虽受欢迎,但不可能成为社会流行文化。 |
罗素在其《中国问题》一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耐人寻味: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奇怪的是,中国文化已达到了极高的程度,而这个旧习惯依然保存。古代罗马人、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意孝道,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家族关系便逐渐淡漠。而中国却不是这样。
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文化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与对孝道和家庭的重视密切相关,而对孝道和家庭的重视正好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生命观。那么,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是什么呢?
从总体上来讲,人类社会有三种生命观比较具有代表性。
一种是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两希”文明生命观,他们认为生命是上帝创造的,人类也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了人类并赋予灵魂,而灵魂是不死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听从上帝的旨意,生命的个体性很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另一种是以婆罗门教为代表的生命观——印度文化生命观,是轮回的生命观。婆罗门教认为,生命是神创造的,而且生命是轮回的,一个生命阶段结束后会再有一段生命,这也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观。他们的生命意义更看重于我下一世如何,这一辈子的自己为下一辈子做准备。
第三种有代表性的生命观是中国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是一种整体的生命观。它认为生命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任何神创造的,所谓“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这是一个阴阳和合的自然现象。这种生命观认为,生命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而是相互关联、前后相续的,个体生命只是整个生命链中的一段,个体生命有生就必有死,而人类的整体生命则会通过下一代接续下去。《礼记·祭义》中引曾子的话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意思是,子女的身体是父母身体的继续,也就是其父母生命的延续。《周易》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俗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如何为下一代、为后人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是这种生命观的重要责任。这是从纵向来看。从横向来看,在儒家的生命观里,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乃至五服之内的亲属之间,都有血脉亲情,彼此之间都是有责任、义务的,这是天伦。
血浓于水,这是中华民族独特生命观观照下的平常道理。这种观念对40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是有直接影响的。有学者已经注意到,在中国腾飞的众多因素中,有一种力量异常强大,这就是华人华侨,他们归国投资,引进技术和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早期的起步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印度的侨民不比中国的少,但是他们的故土意识和中国完全不一样。背后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就是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就是各自的生命观。这是文化软实力影响硬实力的一个典型例证。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楼宇烈《家是中华文化的立足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罗素认为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而是全世界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
B.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别国家族关系逐渐淡漠,而中国的孝道文化却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
C.对孝道和家庭的重视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文化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 |
D.中国依然保存着孝道这个旧习惯,对孝道和家庭的重视正好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 |
A.文章以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关于“孝道”的观点,引出下文对人类生命观的探讨。 |
B.通过对人类社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生命观的比较分析,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
C.文章引《礼记》、《周易》的话来论证生命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任何神创造的观点。 |
D.文章论述逐层推进,分析了中华民族独特生命观的内涵,指出了这种生命观的作用。 |
A.“两希”文明生命观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听从上帝的旨意。 |
B.印度文化生命观认为生命是神创造的,生命是轮回的,生命的意义是为下一代人积德。 |
C.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认为生命是自然形成的,人类的整体生命会通过下一代接续下去。 |
D.中华民族独特生命观观照下的血浓于水的观念对40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有直接影响的。 |
栀子花开
刘美兰
又是栀子花开时,她喜欢这个季节,走到哪个角落,都能从空气中嗅到栀子花的芬芳,清冽而怡人。
王小柔今年28岁了,她外表秀气文弱,内心却十分逞强,已完成从学霸到建筑设计师的华丽转身。表姐说:“小柔,别瞧你是个建筑设计师,要抓紧时间啊。”
表姐在市公安局工会工作,她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每年5月与市妇联共同策划警地青年联谊活动,男女青年各带亲友团3人,在某公园一角用彩带圈出一块地来,开展异性搭档才能完成的野战项目。活动简单却带来很高的牵手成功率,但王小柔从来不曾应表姐邀请参加过一次。
这天一大早,王小柔的手机就响了。“小柔,你来救个急吧,在琴台公园东南角,上午九点钟必须赶到,今天24个女嘉宾有一个来不了。快点呵,救场如救命呵。”说完电话就挂断了。
王小柔一看闹钟已经七点钟了,表姐的工作是必须要抬桩的。王小柔找了件黑色运动服,就那么朴素无华地跳上了地铁,心想,今天就我不是为相亲而来,嘿嘿。
到了表姐指定位置,湛蓝的天空下,彩旗招展。活动开始了,表姐在远处向王小柔招手。
分组了,王小柔觉得自己运气不错,遇上了特警戴钢,至少在进行“结对跑终点”的游戏中会有不错的表现。
“我叫戴钢,咱俩搭档。”特警T恤使他高而结实的身材看起来像钢铁侠。
“王小柔,合作愉快!”王小柔又补充:“我的体力不行,有可能需要你拖着我跑。”
戴钢笑了笑:“没上场就打退堂鼓。没关系,拖着你跑应该是很轻松的。”
“爸爸,爸爸。”一个小女孩跌跌撞撞地从草地那边向戴钢王小柔跑过来。王小柔惊讶地看着戴钢抱起小女孩说:“我女儿,也是我的亲友团成员。”她冲着小女孩笑笑,心想这人竟然带着孩子来参加相亲活动,真是够坦诚的!还好自己就是来充数,又不是真正来相亲。
小女孩骑在戴钢的肩头不肯下来。带孩子的两位老人在草地那头急得不行,这可是个相亲活动呢。只见戴钢轻轻地对小女孩说着什么,小女孩接到指令,小鳗鱼一样紧紧地箍住了戴钢的头,两只胖小腿交叉紧紧贴在戴钢的胸前。
“记住,要听我的口令。一二一,一二一。”只露着眼睛鼻子嘴的戴钢示意着王小柔。这时,工作人员正用背包带将戴钢左腿和王小柔右腿捆绑在一起。
发令枪准时打响。
奔跑中的王小柔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梅花鹿,轻灵、欢快、充盈。跑着,跑着,突然脚下踩空,一个前冲差点跌倒。“抱紧我的腰。”戴钢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她立刻响应他的指令。瞬间,王小柔觉得自己被带着飞了起来,丝毫没有感觉到三个人的奔跑带来的牵绊。他俩步调惊人的一致,获得全场叫好声和掌声。
“冠军组合。好样的。”表姐站在终点处,张开手臂一把将小女孩从戴钢肩上接了下来,王小柔看到两个老人也向着他们开心地走来。
王小柔假装抬手擦汗,刚一抬头,发现戴钢正仔细端详自己,眼神里有一点不一样的光彩,王小柔的脸腾地就红了。表姐压低着嗓子咬着她的耳朵说,“小柔,你觉得戴钢怎么样?”原来一切都是表姐的策划。
一个午后,戴钢打来了电话。放下电话,王小柔坐立不安,犹豫着是不是要如约前往。她想见见戴钢,但又觉得在与戴钢是否交往这个问题上,自己还有很多疑问,比如你是什么时候离婚的,孩子为什么没有跟着妈妈,两位老人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
赴约,两人漫步在江滩。戴钢穿着很休闲,一条黑色西装裤搭配着浅蓝色的衬衣,而王小柔一袭亚白皱面长丝裙随着江风飘曳着,似乎在表达着她复杂又多变的心情。
给你讲个特警故事吧。在江边的一片栀子花林间,戴钢把小女孩的身世一五一十告诉了王小柔。“我们大队长叫程功,是特警队的第一任队长,他爱人是我们女子特警中队的神枪手,两人是我们队里立功最多的人……不幸的是,夫妻俩在执行一次特别任务途中,遭遇车祸牺牲了。那天见到的小女孩就是他们的孩子,她叫程程。大队长夫妻牺牲时,程程还太小,还没记住他们的模样,只记得爸爸妈妈身上的特警制服,所以见到穿特警衣服的就叫爸爸叫妈妈……大队长生前待我如亲弟弟,他的父母早逝,眼看带着程程的外公外婆年纪也大了,我就经常上门带程程出去玩儿,在程程眼里,我就是她爸爸。我希望这种美好能在她心里延续。我也希望我将来的另一半能接受我的这个选择。”
王小柔没想到可爱的小女孩身上竟有着这么残酷又感人的故事。没有当过警察,但她却被戴钢的铁血柔情打动了。她曾经在西藏的山南地区当过2年支教老师,直到现在她仍在资助两名藏族女孩的学费。热爱公益的她,理解戴钢的这份超出血缘的父爱。听着耳边戴钢温和的声音,她突然觉得四处涌动而来的花香浓烈而醉人。
月光下,和煦江风吹动起一片片的栀子花,如银白色的波光,王小柔似乎看到,小女孩正拉着外公外婆的手,欢快地从远处慢慢地向他们走来……
《人民公安报》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尾呼应,都写到了栀子花开,照应了标题,营造出了温馨、和谐、美好的氛围。 |
B.表姐给王小柔急匆匆的来电,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暗示了后文相亲是表姐的策划。 |
C.相亲会上小女孩的出现,给王小柔心理上留下了很深地阴影,使情节出现了波澜。 |
D.文章以第三人称来叙事,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自由灵活地交代人物的活动和心理。 |
【小题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王小柔的形象特征。
4.情景默写- (共1题)
(1)《庄子·逍遥游》中用舟和水的关系比喻鲲鹏飞到九万里高空有所凭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写山势的高险、枯树倒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以比喻的手法描写秦人弃置珍宝如弃石头瓦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作文- (共1题)
地铁上,人不少,座位上坐着一位年轻妈妈,怀里抱着孩子,孩子睡着了。这位妈妈一只手护住孩子,一只手托着孩子的鞋底。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踢到旁边的人。这个动作一直保持到他们下车。这一画面传上网之后,网友纷纷点赞,都很认可这个为他人着想的举动。有网友说,这种修养来自内心的善良。而善良的内涵之一就是能为他人着想。
与之相对,某地一游泳馆,一位妈妈把5岁的儿子带进了女性更衣室。也许这位妈妈有难言之隐,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没有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在公共空间里,能否处理好自己和群体之间的界限和关系,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人修养水平的尺子。怎么处理好?原则就是约束自己,善待他人。这个原则不是外在的规范,而是内化于心的素质。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6.语言表达- (共3题)
“传统是一条河流。”我们的文化之所以能够 、从未断流,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始终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张力。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国家宝藏》节目里,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用古老的曾侯乙编钟和其它民族乐器共同演绎了《茉莉花》,气势恢宏,悠扬悦耳,令人 。而央视另一档节目《经典咏流传》更是为经典诗词注入新鲜的流行元素,从凤凰传奇演唱的李白的《将进酒》、龚琳娜演唱的屈原的《离骚》、王力宏演唱的《三字经》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也能演绎出的“时代性”与“时尚性”。这些作品用流行的元素激活经典、传播经典,让朴素的诗词有了新的面目,让静止的汉字幻化成音符在耳边萦绕,带给观众以全方位的听觉享受。这样 的“唤醒”行为,自然好评如潮。
在音乐中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每一位音乐创作者都 。而只有更多的音乐创作者能够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民族文化传统,对传统音乐资源进行不同视角、不同层次的重新编排和处理,才能让音乐向民族传统、向古代雅乐回归,( )。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使更多富有中国气派、民族特色的时代华章不断涌现 |
B.创作出更多富有中国气派、民族特色的时代华章 |
C.使更多富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时代华章不断涌现 |
D.创作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时代华章 |
A.生生不息 焕然一新 革故鼎新 义不容辞 |
B.生生不息 耳目一新 别具匠心 责无旁贷 |
C.源远流长 焕然一新 别具匠心 义不容辞 |
D.源远流长 耳目一新 革故鼎新 责无旁贷 |
A.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始终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张力。 |
B.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它始终焕发着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张力。 |
C.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使它始终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张力。 |
D.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使它始终焕发着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张力。 |
张小明同学在自习课的半中腰里说话、在走廊里遛弯儿,影响到了其他同学。像张小明这样的学习态度明儿咋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如果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么即使有再远大的理想也是白搭功夫。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