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D.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饮酒乐甚,借歌表达内心悠远怅惘的情怀的句子是 , 。
(2)曹操《短歌行》中,表达内心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的愿望的一句是 , 。
(3)《归园田居》中,表达对官场的憎恶和返回田园的畅快的句子是 , 。
(1)《赤壁赋》中,苏轼饮酒乐甚,借歌表达内心悠远怅惘的情怀的句子是 , 。
(2)曹操《短歌行》中,表达内心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的愿望的一句是 , 。
(3)《归园田居》中,表达对官场的憎恶和返回田园的畅快的句子是 ,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文言文阅读
赠医者汤伯高序
[元]揭傒斯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
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证,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夭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
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若虚名棪。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选自《揭傒斯全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赠医者汤伯高序
[元]揭傒斯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
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证,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夭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
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若虚名棪。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选自《揭傒斯全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屏:摒弃 |
B.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容:容纳 |
C.其治以脉,不以证证:症状 |
D.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恚:怨恨 |
A.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
B.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
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
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
A.旴江的汤伯高先生和徐若虚先生非常相像,他的医术全面而精湛,但他为人谦逊,从不自我夸耀,其医风受到作者的赞赏。 |
B.徐若虚先生举进士后,不愿做官,回乡行医。他虚心好学,努力钻研,写成了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他医术高明,治病效果显著,其影响逐渐改变了当地信巫的风俗。 |
C.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
D.作者写这篇序是因为担忧巫祸不除,医道不明,无人挽救百姓的生命。希望世上的医生都像若虚、伯高,民众都像“吾里之人”信医不信巫。 |
(1)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为什么唐宋八大家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呢?这就必然要谈到他们对古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了。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散文同诗歌一样,有着相当漫长的历史。先秦时代的史书,本身就是生动的历史散文;而诸子百家的著作,其中不少篇章堪称优秀的论说文。到了汉代,政论和史论成为散文中的热门体裁,贾谊、晁错等人在这方面贡献良多。而司马迁《史记》中的史传,更是开创了中国古代人物传记的创作传统,构建出了最出色的传记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代替散文,逐渐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骈文讲究声律的和谐、对偶的工切、用典的巧妙,在艺术形式上堪称精美,也涌现出不少佳作,但一些作家过分追求辞藻的富丽,使骈文日益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出于对文风浮靡绮丽的反感,从唐代前期开始,陈子昂、萧颖士等一批有识之士相继起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取得明显成效。“安史之乱”后,与思想领域兴起的儒学复兴思想相伴随,韩愈和柳宗元顺应时代要求,倡导了文学领域的革新,也就是著名的中唐古文运动。他们主张用一种先秦和西汉时代曾经盛行的、以单行散句为主的文体取代思想贫弱、内容空疏的骈文。由于这种文体时代较古,就被称为“古文”。韩、柳不仅提出一系列鲜明的古文创作主张,更以其为数众多、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古文作品享誉士林。在他们周围,团结了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等一批古文作家。但是古文兴盛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韩、柳的后继者创作才能有限,只知尽力模仿韩愈奇崛的文风,而不能自铸伟词,写出器局宏大、构思新颖的力作。到了晚唐,骈文复炽,古文运动的任务没有彻底完成。
中唐古文运动的历史任务,到了北宋欧阳修出现方才得以完成。宋代朝廷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为古文的重新繁荣提供了契机。宋初即出现了柳开、王禹偁等提倡古文的作家,但当时流行于文坛的,是雕章琢句的“西昆体”时文。石介等文人极力抨击这种文风,可矫枉过正,使文坛兴起了一种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太学体”古文。欧阳修扭转了古文创作中的这种不良倾向,使宋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欧阳修明智地抛弃了韩文“怪怪奇奇”的一面,继承了其平易的风格。在不断提高古文写作技巧的同时,他还尽力从多方面保证古文在文坛的主导地位。他发现了曾巩、王安石、“三苏”等古文创作人才,并运用主考官的权力,竭尽所能地扭转考场文风,提倡古文。由于后继有人,宋代便没有出现唐代那样骈文复炽的情况。在欧阳修的后辈里,苏轼是最杰出的一位。他早年的应试文章已让人刮目相看,后期历经磨难,更是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古文佳作,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四人,成就虽不及苏轼,但同样曾受过欧阳修的帮助,是北宋古文创作的中坚力量。正因为欧阳修等人实际上完成了中唐那一场古文运动没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欧阳修所领导的古文运动被有的学者称为“新古文运动”。
由此可见,唐宋八大家是中唐和北宋两次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和核心人物,而从散文史的角度看,这两场运动本身就具有连续性,因此将唐宋八大家视为一个整体,应该说是与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的,故而得到公众认可。(节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小题2】(小题2)下列对“古文运动”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为什么唐宋八大家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呢?这就必然要谈到他们对古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了。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散文同诗歌一样,有着相当漫长的历史。先秦时代的史书,本身就是生动的历史散文;而诸子百家的著作,其中不少篇章堪称优秀的论说文。到了汉代,政论和史论成为散文中的热门体裁,贾谊、晁错等人在这方面贡献良多。而司马迁《史记》中的史传,更是开创了中国古代人物传记的创作传统,构建出了最出色的传记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代替散文,逐渐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骈文讲究声律的和谐、对偶的工切、用典的巧妙,在艺术形式上堪称精美,也涌现出不少佳作,但一些作家过分追求辞藻的富丽,使骈文日益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出于对文风浮靡绮丽的反感,从唐代前期开始,陈子昂、萧颖士等一批有识之士相继起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取得明显成效。“安史之乱”后,与思想领域兴起的儒学复兴思想相伴随,韩愈和柳宗元顺应时代要求,倡导了文学领域的革新,也就是著名的中唐古文运动。他们主张用一种先秦和西汉时代曾经盛行的、以单行散句为主的文体取代思想贫弱、内容空疏的骈文。由于这种文体时代较古,就被称为“古文”。韩、柳不仅提出一系列鲜明的古文创作主张,更以其为数众多、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古文作品享誉士林。在他们周围,团结了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等一批古文作家。但是古文兴盛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韩、柳的后继者创作才能有限,只知尽力模仿韩愈奇崛的文风,而不能自铸伟词,写出器局宏大、构思新颖的力作。到了晚唐,骈文复炽,古文运动的任务没有彻底完成。
中唐古文运动的历史任务,到了北宋欧阳修出现方才得以完成。宋代朝廷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为古文的重新繁荣提供了契机。宋初即出现了柳开、王禹偁等提倡古文的作家,但当时流行于文坛的,是雕章琢句的“西昆体”时文。石介等文人极力抨击这种文风,可矫枉过正,使文坛兴起了一种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太学体”古文。欧阳修扭转了古文创作中的这种不良倾向,使宋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欧阳修明智地抛弃了韩文“怪怪奇奇”的一面,继承了其平易的风格。在不断提高古文写作技巧的同时,他还尽力从多方面保证古文在文坛的主导地位。他发现了曾巩、王安石、“三苏”等古文创作人才,并运用主考官的权力,竭尽所能地扭转考场文风,提倡古文。由于后继有人,宋代便没有出现唐代那样骈文复炽的情况。在欧阳修的后辈里,苏轼是最杰出的一位。他早年的应试文章已让人刮目相看,后期历经磨难,更是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古文佳作,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四人,成就虽不及苏轼,但同样曾受过欧阳修的帮助,是北宋古文创作的中坚力量。正因为欧阳修等人实际上完成了中唐那一场古文运动没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欧阳修所领导的古文运动被有的学者称为“新古文运动”。
由此可见,唐宋八大家是中唐和北宋两次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和核心人物,而从散文史的角度看,这两场运动本身就具有连续性,因此将唐宋八大家视为一个整体,应该说是与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的,故而得到公众认可。(节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两次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和中坚力量,唐宋八大家对扭转不良文风、健康发展“古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
B.同中国古代诗歌一样,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史漫长。从先秦、两汉,至唐宋经历两次古文运动后,中国古代散文达到高峰。 |
C.从散文史的角度看,中唐和北宋两次古文运动具有连续性,唐宋八大家是其领导者和核心人物,可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 |
D.尽管韩愈、柳宗元在中唐倡导了古文运动,但真正完成了古文运动任务的却是北宋的欧阳修、苏轼等人。 |
A.中唐古文运动伴随着思想领域兴起的儒学复兴思想而兴起,它反对形式主义严重、思想贫弱、内容空疏的骈文。 |
B.所谓“古文”,是一种先秦和西汉时代曾经盛行的、以单行散句为主的文体,因其时代较古被称为“古文”。 |
C.北宋古文运动中,欧阳修扭转了“太学体”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不良创作倾向,使宋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
D.北宋古文运动中,苏轼的成就极高,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古文佳作,成为最杰出的文坛领袖、北宋古文运动的中坚力量。 |
A.先秦的史书和诸子著作、两汉的政论史论、司马迁的《史记》、魏晋南北朝的骈文,这些著作中均有不少佳作。 |
B.由于韩愈、柳宗元的后继者创作才能有限,不能自铸伟词,写出器局宏大、构思新颖的力作,导致第一次古文运动没有维持多长时间。 |
C.宋代石介等文人极力抨击柳开、王禹偁等提倡的“西昆体”时文,但因矫枉过正,反而使文坛兴起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太学体”古文。 |
D.欧阳修继承了韩愈文章平易的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古文写作技巧;同时,他还运用主考官的权力,竭尽所能地扭转考场文风,提倡古文。 |
5.材料作文- (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美丽的花朵因为有绿叶的陪伴,更显得娇艳了;阳光有云彩的陪伴,天空因此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年迈的父母有孩子的陪伴,温馨的场景让人落泪。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事物彼此陪伴着、依恋着,好像前世纠结而来的牵绊非要留到现在,触碰着,幸福着。原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请以寒假中最能触动你的一件事为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不得抄袭。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美丽的花朵因为有绿叶的陪伴,更显得娇艳了;阳光有云彩的陪伴,天空因此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年迈的父母有孩子的陪伴,温馨的场景让人落泪。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事物彼此陪伴着、依恋着,好像前世纠结而来的牵绊非要留到现在,触碰着,幸福着。原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请以寒假中最能触动你的一件事为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不得抄袭。
6.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