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四川)(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5169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具有介稳性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属于分散系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止后会出现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   )
3.在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
①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②民主主体存在广泛性 
③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广泛保障 
④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①用电子式表示H2、Cl2形成HCl的过程:
②MgCl2的电子式:
③质量数为133、中子数为78的铯原子:Cs,
④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⑤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Zn2++2e
5.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①用电子式表示H2、Cl2形成HCl的过程:
②MgCl2的电子式:
③质量数为133、中子数为78的铯原子:Cs,
④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⑤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Zn2++2e
6.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7.在人的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最近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谜。请你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能是
①突触小体内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   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书画的装裱
书画的装裱是伴随着书画创作产生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工艺。
至迟在两晋时代,书画装裱进入初创时期,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还并不完善。南北朝时,书画装裱有了初步的发展,产生了卷轴这种装裱样式。唐代,以人物、山水、楼宇为题材的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发展,产生了挂轴和册页这两种新的装裱样式。五代的历史非常短暂,但绘画艺术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由于画绢幅面的扩大,大型绘画的创作就成为可能。一些作品成为屏风的装饰,而后人可能在屏风修理过程中,将其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和收藏。
宋代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书画装裱飞跃发展。宋代帝王十分喜好书画,在宫廷内设立翰林图书院,以奉绘事;同时又设立专门装裱书画的作坊,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此时,书画装裱工艺进入成熟阶段,装裱样式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著名的“宣和装”手卷。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不过,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的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因而,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装裱的机构。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中”的景象。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装裱样式更加完备,挂轴已经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在装裱理论方面,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
书画装裱因为所在的地区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加上装裱格调、工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清朝出现的“京裱”与“苏裱”一起成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两个主要流派。“京裱”古朴庄重,讲求防燥、防裂;“苏裱”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讲求防霉、防蛀。直至今日,这两个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能够更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对繁荣传统文化发挥着独特作用。《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装裱与修复的缘故。
【小题1】下列关于“书画装裱”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画装裱选材、样式及技法的不完善使书画装裱发展迟缓。
B.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使书画装裱材料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C.书画创作的繁荣能促进书画装裱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D.统治者的重视促进了宋明两代书画装裱工艺的不断发展。
【小题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使得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
B.《装裱志》是我国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C.地理气候的差异使我国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装裱流派和风格。
D.“京裱”和“苏裱”两大流派代表我国书画装裱工艺的最高水平。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五代时期大型绘画因为画绢幅面扩大而只能装裱单幅作品。
B.讲求防燥与讲求防霉对书画装裱材料有着不尽相同的要求。
C.社会对“苏裱”的推崇使江南地区文人画在国内独领风骚。
D.清代古朴庄重的“京裱”的出现能够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

3.语言表达(共3题)

9.
仿照给定的句子的续写两句话。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
树是水土的卫士,让它绿化大地山川。
    
 
10.
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个单句介绍某市的概况(40字内)(5分)
材料一:某市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材料二:某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机场开通国内十多条航线。
材料三:某市景色优美,有景区被评为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
材料四:某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我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答:     
 
1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内)(6分)
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