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445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4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尽管各套班子誓词各异,但他们都一致  要“忠于宪法”“廉洁奉公”“忠于职守”。
②阿盟首脑会议的推迟或许能使人  ,认识到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分歧和弥合这些分歧的迫切性。
③这句话一出口,乱糟糟的会场立刻沉寂下来,人们  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报以热烈的掌声。
A.许诺  惊醒  首先/继而B.承诺  警醒  先是/继而
C.许诺  警醒  首先/继而D.承诺  惊醒  先是/继而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残羹冷炙走头无路天有不测风云
B.烟霭针砭时弊唉声叹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崔嵬礼上往来额首称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D.歆享迫不急待破釜沉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文起八代之衰”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并序)是他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D.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孔乙己》《故乡》《祝福》是《呐喊》中的三篇。
4.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句子默写(共1题)

5.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2)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
(3)  ,  ,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4)《锦瑟》尾联两句:     ,   
(5)    ,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林黛玉进贾府》)
(6)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7)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8)《过秦论》中秦国灭亡的原因是 :“
(9)《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名言是: , 。

3.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
发潭州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解:①唐代宗大历三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拟归洛阳,终因时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惟以舟为家,漂泊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本诗作于大历四年离潭州赴衡州时。
②贾傅:即西汉贾谊,有才名,曾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③褚公:指初唐时书法家褚遂良,因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
【小题1】第二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小题2】本诗的颈联突出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3】请概括诗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4.文言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回答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凶亦然凶:荒年
B.鸡豚狗彘之畜畜:畜养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约束
D.王无罪岁罪:罪恶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移其粟河内冰,水为之而寒
B.弃甲曳兵走锲舍之,朽木不折
C.民多于邻国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D.斧斤时入山林致天下之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孟子的“王道”理想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
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8.
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不爱珍器重宝,以致天下之士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4)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5.语言表达(共1题)

9.
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再举两例,使语段完整。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