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440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篇文章要是字迹过于潦草,那么内容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B.止咳祛痰片是我厂里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氨等配制而成。
C.古诗词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对诗歌的正确认识。是把古诗词视为一种教学内容,还是一个审美世界,这关系着教学的方向和境界。
D.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尖端科技的辉煌成果,不仅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苏丹的选手赵之行脱颖而出,夺得本届“汉语桥”比赛的总冠军,并荣获“汉语之星”的称号。
②口口相传的语言早已在千年的翻云覆雨中变了味道,而汉字却肩负起贯通古今的使命。可以说,汉字就是我们看历史的眼睛。
③在一些城市,行人和非机动车扎堆闯红灯仍蔚然成风,但由于取证困难,交警部门的管理和处罚往往无从下手。
④高考语文试题的选文标准,从主题立意的角度来看,所选文章应该具有比较丰富的阐释空间,而不能一览无余,过于清晰明确。
⑤分析《战狼2》的成功之处,最吸引观众的当属影片展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中影片中出现的国酒茅台和北京吉普车桥段,最为观众津津乐道。
⑥昨天,我在大街上与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萍水相逢,回想当年,感慨良多。
A.②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⑤D.①④⑥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放纵未成年人的任性,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一位面对“熊孩子”唯唯诺诺的老师,绝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把老师当作服务业者,以某种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来构建师生关系,会严重消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秩序与权威,从而在根本上瓦解教学中的指导与服从。

A.老师对于学生的严格管教不仅是责任所在,而且是行使权力。
B.老师对于学生的严格管教不是行使权力,而是责任所在。
C.老师对于学生的严格管教不仅是行使权力,而且是责任所在。
D.老师对于学生的严格管教不是责任所在,而是行使权力。
4.
下面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的诗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能饮一杯无  ②绿蚁新醅酒  ③晚来天欲雪  ④红泥小火炉
A.③①②④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①③④②
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春节,小李给老师拜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
B.期中考试成绩揭晓后,同桌安慰小芳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振作精神,下一次考试你的成绩一定会有进步的。”
C.家里的事情你不要担心,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D.我收到昔日好友的来信,他在信中问候说:“家严身体安康吗?”

2.句子默写(共1题)

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2)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____________;敬人者,____________。
(3)孟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该诗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好友元稹去世,作者体弱多病,官务清闲。
【小题1】对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颈联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了“睡美”。
C.尾联中“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为了说明老翁怕冷。
D.“霜叶满阶红”与“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有异曲同工之妙。
E. 本诗语言自然、质朴,刻画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气息。
【小题2】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庄暴见孟子曰:“暴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见:谒见。
B.暴未有以也    对:正确。
C.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 :鼻梁。
D.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之美 旄:牦牛尾。
【小题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B.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C.吾王庶几无疾病
D.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以欣赏音乐和田猎为例,先说不与民同乐会遭百姓厌弃,再谈与民同乐就会得百姓爱戴,形象表达了他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B.孟子善于使用对比手法,把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地阐发出来,达到了很好的说理效果。
C.孟子以对话的形式切入论题,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与感染力。
D.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完全符合当今构造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我们要彻底继承下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2)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菜玫瑰
陈麒凌
“阿嬷,我买菜回来啰!”莹下班回来,轻快地唤。
“乖孙回来啰,乖孙!”阿嬷含糊不清地应,在藤椅上前倾着身子,脸上透着喜悦。
“阿嬷,你猜我买了什么菜?”
“白菜,嗯,猪肉、白菜。”
“好聪明,猜对了白菜,还有鱼和豆腐。”她用手摸摸阿嬷皱皱的脸。
“择白菜,择白菜。”阿嬷心急地要帮忙。
“阿嬷好乖,帮忙择白菜。”莹突然记起什么,回身从提包里拿出一枝红玫瑰。
“阿嬷,靓不靓?”
“好靓啊。你摘公园的花呀。”
“别人送我的,阿嬷。”莹微微润红了脸,找了一个空瓶子把花插上,左右看了几遍。
阿嬷用剪子去掉菜根,把白底青头的菜摆齐整。现在她干得最好的就是这个。去年有一次她便秘出血,医生要她多吃白菜,用滚水煮得软软熟熟,阿嬷从此就认准白菜,日日都要莹买白菜。
莹盛好饭,想想又把那枝花拿过来在餐桌上摆好。
“阿嬷,你知道送人玫瑰花什么意思吗?”没等阿嬷回答,自己先笑着答了:“就是说人家中意你啰。”
送她玫瑰花的那个人,叫阿峰,在隔壁上班,常常会来店里复印。莹会给他倒一杯茶,让他坐。有时他也会帮莹,装订啊,换墨啊。莹喜欢跟他说话,他资料印好了也不急着走,常常聊好久。然后,他就带来一枝玫瑰花,轻轻地插进她的笔筒。
第二天他又带来一枝,第三天还有,天天都有。
下次莹回家问:“阿嬷,你猜我买什么菜?”阿嬷就会应:“猪肉、白菜,嗯,还有玫瑰花。”
莹总是一笑,摸摸阿嬷的脸说:“好聪明哇,猜中。”
她每天带回新鲜的白菜、鱼、猪肉,还有玫瑰花,笑盈盈地如常煮菜、和阿嬷聊天,却难免分心,想起阿峰。
阿峰要去珠海了,想让她一起去:“跟我去珠海吧,咱们结婚。”
“可是阿嬷……”
“阿嬷是你一个人的吗?你有权利过自己的生活,不是吗?”
那些夜里,阿嬷睡熟后,她就坐着发呆,好久好久。
她曾打电话给大伯,大伯是个急性子,一听是她,马上就嚷:“阿嬷出了什么事?”
“阿嬷很好啊。”
“吓得我,你就辛苦些好好照顾阿嬷,也不枉她把你带大,需要钱就说,你伯母身体不是很好,我又忙,最近都没时间去看她,辛苦你啦。”
“哦。”
三姑脾气好,莹愿意去跟她聊。还没坐下,三姑已经收拾好许多包包,要她带回去给阿嬷。
“你成哥要结婚了,现在房子这么贵,只好先回家住着,大家挤一挤算了。”三姑唠叨着,“对哦,你有没有男朋友啊?”
“我啊……”她不知该怎么说好。
康乐院是她最后考虑的地方。她去看过两次,看护小姐很温柔,老人们坐在一起看电视,很开心的样子。
她不是不要阿嬷,莹打算着,半年,最多一年,等在珠海安定下来,就接阿嬷过去。
她对阿嬷说:“阿嬷,我要出差了,要去好长时间。”叹口气,接着说下去,“我送你去一个好玩的地方,等我回来再去接你,好不好?”
“好呀。”阿嬷应得很清楚。
有时阿嬷好像什么都明白。
“你放心去做事,我好乖的,你不用心急挂记我,我也不心急。”那天早晨阿嬷穿好衣服,梳好头发,忽地抬头笑笑。莹摸摸她皱皱的脸,轻轻地。
看得出来,阿嬷紧张,一路上手紧紧抓住布包。到了康乐院,要她在大堂长椅上等,莹去办手续,她忙举起手说:“拜拜,拜拜。”
莹笑道:“阿嬷,我还没走呢。”
关于白菜的问题,莹和司务主任有了争吵。
“我阿嬷只吃白菜,其他的瓜菜不吃的。”
“她可以尝试一下其他品种嘛。”
“不吃白菜,她很容易便血。”
“那你想怎样?”
“能不能给她开个小灶,每天煮一点白菜。”
“这么金贵,干吗要送她来这里呢?”
莹生气,还没来态度就这样恶劣,怎么放心把人托付给他。走出前廊,远远看见阿嬷,孤零零地在椅子上。
别骗自己了,她还能活几年呢。把她放在这里,这半年里她没了怎么办?什么能够弥补?想起幼时,父母早亡,阿嬷就如同亲生爹娘,台风夜步行十几公里为她找牛奶;她感冒,鼻塞喘不过气,是阿嬷用口吸出她的鼻涕;走到哪里她都牵着阿嬷的手,一直牵着,从很小长到很大。世界上只有一个这样的阿嬷。
她擦眼睛,躲在转角擦了一遍又一遍。
“阿嬷。”莹扶住老人的肩。
阿嬷醒觉,以为她要走,连忙举起手说:“拜拜。”
莹牵着她的手说:“这里不好玩,我们一同回家。”
阿峰还是走了。
莹也知道,总有一场伤心的,但阿嬷只有一个。
可在回家的车上,却不禁一路地掉泪。
还好能在阿嬷面前装出笑来。“阿嬷,我回来啰!猜猜我买了什么菜?”
“猪肉、白菜,嗯,玫瑰花。”
“嘻嘻,对了一半。”她一副调皮轻松的样子,“没有玫瑰花啰!”
装得很辛苦啊,炒菜的时候,她忍很久才抽一下鼻子,装作擦汗去擦眼泪,一直不敢回头。
吃饭的时候,阿嬷从身边捧出一只碟子:“乖孙,不用流眼泪哦,阿嬷给你好多个‘中意你’,好多好多。”
莹低头看去,白色的瓷碟里,盛满一朵朵头脸上仰的小白菜根,那些齐齐切剪的白菜根,像一层层晶莹洁白的苞,瓣瓣曲折婉转,好生生地拥簇着一点翠绿的芯,看上去,竟像是一朵朵小小的玫瑰花。
(原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借赡养老人的故事,引起人们对老年人生活和精神的关注,对于逐渐步入老龄化时代的中国,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
B.大伯和三姑没有真正尽到赡养义务,文章借此委婉地批评了社会上子女逃避赡养责任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警醒意义。
C.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手法,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既忠于爱情又孝敬老人的新时代女孩形象,具有弘扬中华美德的作用。
D.莹放弃自己的爱情而选择亲情,阿嬷选择面对孤寂而让莹追求爱情,小说塑造了祖孙二人坚守传统美德的鲜明形象,具有传播正能量的积极意义。
【小题2】请简要概括莹的形象特点。
【小题3】小说为什么要以“白菜玫瑰”为题?

6.语言表达(共1题)

10.
下面是一则简讯,其中有语法错误,请找出四处并进行修改。
王某因在商都网阐明观点而遭人恶语诽谤,在无法找到“肇事者”的情况下,他以监督不力将商都网告上法庭。日前不久,王某收到法院的判决书,判决如下:商都网不仅要向王某公开道歉,还要支付2000元精神赔偿。
(1)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