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364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5

1.选择题(共14题)

1.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瓦尔登湖》《苏菲的世界》《爱丽丝漫游仙境》。
B.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C.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对那些情况作出那样的反应。
D.我听到在前头响起了一个奇怪的声音:翻炒的声音。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B.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C.我们并不否认这部电视剧没有不足之处,但它整体上是成功的。
D.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丰富情感。
3.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欧洲回来,他络绎不绝地讲述旅行见闻。
B.鸳鸯蝴蝶派小说多描写才子佳人、郎才女貌的故事,内容大体雷同
C.第一次看到小鸟嗷嗷待哺的样子,大家都感到非常新奇。
D.这家咖啡厅的老板,对每个熟客喜好的口味了如指掌,难怪大家一再光顾。
4.
将“但是水运的路线有限”插入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代的交通,水运的费用比陆运便宜得多,①也经常快捷得多。②不能随心所欲到任何的地方去。有些河流有时也不深或太过湍急,不易航行。③在河川不到的地方修建运河更是耗费财力,所以陆运终归是比较普及的交通方式。④陆运需要依靠畜生的力量,牛温顺有力,行步缓慢,宜于载重,是平日或战时载重的主力。
A.①
B.②
C.③
D.④
5.
下列多音字读音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载 zǎi    载歌载舞   下载    千载难逢   三年五载
B.着 zhuó   穿着 着想    着落 着陆
C.禁 jìn    禁止 禁闭    弱不禁风   忍俊不禁
D.咽 yàn    呜咽 咽喉    难以下咽   哽咽
6.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在茂密的橄榄林中,寻觅着枝头上的小小青果。
B.青海湖的水波像梦一般飘忽,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
C.夕阳的余晖在山坡上徘徊,陪伴着流连忘返的游客。
D.杏花村的酒醇美甘甜,十里地外就能闻到酒香了。
7.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无(bì)益  长虹饮(jiàn) (hǔn)凝土 丘(hè)
B.(lòu)空 (kǎn)侃而谈  干(hé) (chěng)罚
C.七(xián)琴  (dài)惰 (tiǎo)担星    (xiá)制
D.(xuè)浆 (gōng)应 游目(chěng)怀 (lǐn)然
8.
将下列关联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父亲是个裁缝。他______是从一个小村庄来到这里的,在很多方面不及大城市的居民,______对针线活有十分精细的感受。______,他也把那些带有他独特风格的感受和理解,带进了他的作品里面。他是行针走线的艺术家,却______不在意钱挣得多还是少。
A.尽管   而且  但是    并
B.虽然   却    而且    并
C.虽然   而且  但是    也
D.尽管   却    然而    也
9.
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快乐王子的像在一根高圆柱上面,高高地耸立在城市的上空。(王子耸立在城市上空。)
B.过了不久,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皇帝派官员看情况。)
C.那工程简直能绕地球一圈,对于拙于针线的我,真是可怕的命题。(工程是可怕的命题。)
D.鹰王和它的鹰后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远离人类的森林。(鹰王和鹰后来到森林。)
10.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嗷嗷待哺    蓊郁   鹊跃 俯首帖耳
B.怯懦 风尘扑扑 减震器 安然无恙
C.诀别 沧海一栗 游弋 勃然大怒
D.全军覆没    不计其数 镌刻 改邪归正
11.
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A.强劲——刚劲   峻峭——险峻
B.粗犷——豪放   小题大做——千头万绪
C.宁谧——幽静   别具匠心——别出心裁
D.邂逅——相遇   怯懦——胆怯
12.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全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A.大致来说,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于是上帝决定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
C.当我离开高原回到城市,突然发现城市的夜晚是那样寂静。汽车喇叭和锅碗瓢勺的交响,实在是隔靴搔痒的皮毛。
D.在突然出现的秃鹫袭来之时,你们是如何严阵以待殊死相搏……
13.
下列短语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死海不死 声名显赫 僧人云集    昂起头颅
B.勃然大怒 远古时代 统筹方法    空中楼阁
C.苏州园林 翩然归来 织女星 山盟海誓
D.储存水分 面临危险 显踪迹 暴风骤雨
14.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高山上的积雪融化得很快,______的溪水一路欢歌,带着粼粼波光______,在暗坑中打着漩涡,或在深潭里稍事休息,然后翻身跃起,伴着______的呼喊,带着激情和力量越过巨石组成的堤坝,每一种形态都欢欣跃动、美丽万分。
A.充足 跳动 狂野
B.充足 颤动 狂妄
C.充沛 跳动 狂妄
D.充沛 颤动 狂野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1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已证实,在浩瀚的宇宙当中,有无数的黑洞神秘地藏身于各星系中。但人类却从未直接“看”到过黑洞,并不知道它的真实模样。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科学家们成功拍摄到了黑洞的第一幅“照片”。

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张黑洞照片是如何拍摄的?

认识黑洞

理论上,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的一种天体。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该势力范围称作黑洞的半径或称作事件视界。

那么,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像宇宙万物一样,恒星也会衰老死亡。一些大质量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燃料耗尽时,内核会急剧塌缩,所有物质快速的向着一个点坍缩,最终坍缩成一颗黄豆大小的奇点,并形成一个强大的力场漩涡,扭曲周围时空,成为黑洞。

根据理论推算,银河系中应该存在着上千万个恒星量级的黑洞。然而,因为黑洞自身不发射和反射电磁波,仪器和肉眼都无法直接观测到它。

既然无法“看见”,那怎么就知道它存在呢?天文学家们主要是通过各种间接的证据。

准备“相机”

广义相对论预言,虽然黑洞本身不发光,但因为黑洞的存在,周围时空弯曲,气体被吸引下落。气体下落至黑洞的过程中,引力能转化为光和热,因此气体被加热至数十亿度。黑洞就像沉浸在一片类似发光气体的明亮区域内,事件视界看起来就像阴影,阴影周围环绕着一个由吸积或喷流辐射造成的如新月状的光环。

科学家们期望这次能直接捕获到这个黑洞“阴影”的图像。路如森说:“这就必须要保证望远镜足够灵敏,能分辨的细节足够小,从而能保证看得到和看得清。”

但满足上述所有条件,望远镜的口径需要像地球大小。然而,目前地球上已有的单个望远镜最大口径也只有500米。那该怎么办?聪明的天文学家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搞强强联合。最终,科学家们选定了来自全球多地的包括南极望远镜等8个亚毫米射电望远镜。

选定目标

在组建大型虚拟望远镜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在寻找着合适的拍摄目标。

科学家们甄选了一圈之后,决定将近邻的两个黑洞作为主要目标:一个是位于人马座方向的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另一个则是位于射电星系M87的中心黑洞M87。尽管如此被选择的两个黑洞已是最优成像候选体,但要清晰为它拍照,难度还是极其大。

②SgrA*黑洞的质量大约相当于400万个太阳,所对应的视界面尺寸约为2400万公里,相当于17个太阳的大小。然而,地球与Sgr A*相距2万5千光年(约24亿亿公里)之遥。沈志强说:“这就意味着,它巨大的视界面在我们看来,大概只有针尖那么小,就像我们站在地球上去观看一枚放在月球表面的橙子。”

M87中心黑洞的质量更为巨大,达到了60亿个太阳质量。

尽管M87中心黑洞与地球的距离要比Sgr A*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更远,但因质量庞大,所以它的事件视界对科学家们而言,可能跟Sgr A*大小差不多,甚至还要稍微大那么一点儿。

调试相机

要想看清楚两个黑洞事件视界的细节,事件视界望远镜的空间分辨率要达到足够高才行。要多高呢?路如森说:“比哈勃望远镜的分辨率高出1000倍以上。”

但也别以为,只要虚拟望远镜阵列的分辨率足够高,就一定能成功给黑洞拍照。实际情况并没那么简单!如同观看电视节目必须选对频道一样,对黑洞成像而言,能够在合适的波段进行观测至关重要。为了增加空间分辨率,以看清更为细小的区域,科学家们在此次进行观测的望远镜阵列里增加了位于智利和南极的望远镜。

正式拍摄

8个望远镜北至西班牙,南至南极,它们将向选定的目标撒出一条大网,捞回海量数据,为我们勾勒出黑洞的模样。

留给科学家们的观测窗口期非常短暂,每年只有大约10天时间。除了观测时间上的限制,拍摄对天气条件要求也极为苛刻。按照要求,计划选择的8个望远镜所在之处均是位于海拔较高,降雨量极少,全部晴天的概率非常高。此外,要成像成功还必须要求所有望远镜在时间上完全同步。

北京时间2017年4月4日,事件视界望远镜启动拍摄,将视线投向了宇宙。最后的观测结束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11日。

冲洗照片

给黑洞拍张照片不容易,“洗照片”更是耗时漫长。

在观测结束之后,各个站点收集的数据将被汇集到两个数据中心(分别位于美国麻省Haystack天文台和德国波恩的马普射电所)。在那里,超级计算机通过回放硬盘记录的数据,在补偿无线电波抵达不同望远镜的时间差后将所有数据集成并进行校准分析,从而产生一个关于黑洞高分辨率影像。

此后,经过长达两年的“冲洗”,2019年4月10日,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终于问世。

【小题1】第一张黑洞照片的拍摄过程,可以概括为: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小题2】画线句子①中的“应该”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3】画线段落②分别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根据文意,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是
A.天文学家们主要是通过各种直接的证据预测黑洞的存在。
B.位于人马座方向的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和位于射电星系M87的中心黑洞M87,是目前最优的成像候选体,要清晰为它拍照,难度不大。
C.只要虚拟望远镜阵列的分辨率足够高,就一定能成功给黑洞拍照。
D.北至西班牙,南至南极的8个望远镜,收集了海量数据,为“拍摄”黑洞照片提供了可能。
【小题5】请根据文意,为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16.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窗前的树

张抗抗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权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小题2】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
【小题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3.命题作文(共1题)

17.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痛苦,孤独的寂寞……请以“生活需要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
(1)横线上可以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理智、挫折……),使题目完整。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