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湖北沙市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半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277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坎儿井是我国古代人们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的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地区。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在地形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流水量的作用。
材料二:“坎儿井示意图”

(1)坎儿井所在地区最大水量出现在    季节,理由是什么?
(2)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3)结合实际,列举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
2.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和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丁地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3)请简述丙地地貌的形成过程。

2.单选题(共11题)

3.
下图为某流域年降水量及水库泥沙沉积厚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流域所属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导致水库泥沙沉积厚度出现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B.植被覆盖率
C.人口数量D.地貌形态
4.
南美某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当地的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水资源(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原因是()
A.临近太平洋,增温增湿
B.临近亚马孙平原,水汽多
C.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D.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
【小题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
5.

   甲图为某区域图,乙图是甲图中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小题1】关于甲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图中河流结冰期较长
D.图中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
【小题2】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B.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C.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潜水补给河水
D.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潜水补给河水
【小题3】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  )
A.a>b>c>d
B.a<b<c<d
C.a=b=c=d
D.无法确定
6.

   白鹤梁位于三峡景区,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长江枯水期水位的古代水文站,被誉为“世界第一水文站”。当石鱼刚好完全露出水面时,第二年便为丰收年,故有“石鱼出水兆丰年”之说。随着三峡电站的修建,白鹤梁已被完全淹没。根据材料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历史上欣赏石鱼,最佳时间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小题2】三峡电站的修建,对库区及下游地区的影响是(  )
A.库区夏季气温升高
B.库区空气湿度增大
C.下游含沙量增大
D.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7.
2012年3月22日第20届世界水日主题为“水与粮食安全”,与此呼应的中国第25届“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色列发明了滴灌技术,这体现了水资源利用过程的()
A.开源B.节流C.净化D.淡化
【小题2】我国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①水质性缺水 ②总量足,人均量少  ③时间分配不均  ④空间分布不平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

   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
【小题2】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B.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
C.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9.
地质剖面图能示意局部地区岩层形成的时间顺序及地质构造。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地下洞穴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火山喷发B.流水溶蚀
C.风力侵蚀D.地层沉陷
【小题2】图示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A.岩浆岩1—石灰岩—砂岩—岩浆岩2
B.石灰岩—岩浆岩1—砂岩—岩浆岩2
C.岩浆岩1—石灰岩—岩浆岩2—砂岩
D.石灰岩—岩浆岩1—岩浆岩2—砂岩
10.

   2016年3月22日,沙市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参观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图示“黑龙江满州龙化石”是地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下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表现形式,字母表示物质类型,其中D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黑龙江满州龙化石”常见于哪类岩石(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小题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反映“黑龙江满州龙化石”形成过程的作用形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

   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我国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动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D.岩石崩塌
【小题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12.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岩层从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
A.T1T2T3B.T2T3T1
C.T3T1T2D.T3T2T1
【小题2】甲河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下陷B.背斜顶部受外力的侵蚀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D.冰川的侵蚀作用
13.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奇特,主峰天柱峰(左图)如巨柱擎天。飞来峰(中间图)上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右图),峰雄石奇,是我国5A级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飞来石来自于
A.冰川漂砾B.火山弹C.陨石D.花岗岩风化
【小题2】天柱峰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断裂——抬升B.沉积——侵入——隆起——侵蚀
C.板块碰撞——火山喷发D.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3.多选题(共1题)

14.
下图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_______(填生长或消亡)边界。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①④两处分别可能是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
①处可能为    岩,判断理由是:
④处可能为    岩,判断理由是:
(3)②⑥两处可能存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代号)。
A.玄武岩B.古生物化石C.花岗岩D.大理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