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岩层从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
A.T
1
T
2
T
3
B.T
2
T
3
T
1
C.T
3
T
1
T
2
D.T
3
T
2
T
1
【小题2】甲河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下陷
B.背斜顶部受外力的侵蚀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2-27 09:01: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是向斜,②处是背斜
B.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
C.①②处是火山活动造成的地形
D.③④处是稳定岩层构造
同类题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读甲图,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
(2)读乙图,判断喜马拉雅山脉a段所属的山地类型。(2分)
(3)读丙图,指出造成此山峰独特形态的外力作用。(2分)
(4)读丁图,比较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同类题3
下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小题2】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图中引起日本地震震源深度变化的原因
A.日本东部板块面积显著大于西部
B.日本东部板块漂浮于西部板块之上
C.日本东部板块向西斜插于西部板块之下
D.日本西部板块漂浮于东部板块之上
【小题3】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 9 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同类题4
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砂砾岩则是陆相碎屑沉积岩。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后退。下图为某海域地质剖面图,①②③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④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A.海退→海进→海进
B.海进→海进→海退
C.海进→海退→海退
D.海退→海退→海进
【小题2】与③→④岩层更替时期海岸线的变化一致的现象有( )
A.沿海陆地被淹没
B.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C.河口地区土地盐渍化减轻
D.咸潮危害减轻
同类题5
关于内外力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B.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
D.外力作用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