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
【小题2】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B.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
C.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4-19 08:43: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甲、乙两河间地形及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注:隔水层即不透水岩层)
【小题1】与M地层岩石性质和形成时代最接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N与④都是岩浆活动的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岩浆活动比④早
B.N与④两者形成时间相同
C.N顶部与④顶部形成的岩石特点相同
D.N下部与④下部形成的岩石特点不同
【小题3】在甲、乙两河间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后,假设该地年降水总量未变,则()
A.甲、乙两河丰水期水位变高
B.地下水补给河水的水量增加
C.甲、乙两河年径流量不变
D.两河含沙量都有所增加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村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点呈集中团块状分布
B.大部分居民点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带
C.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D.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
【小题2】①②③三条公路规划线路中,设计最合理的线路及原因是( )
A.①线路最合理,位于居民点的中间位置
B.②线路最合理,沿等高线分布,线路最短
C.③线路最合理,线路最短,地势最低
D.②线路最合理,地势较平坦,占用的农田最少
【小题3】根据材料,指出该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
D.岩浆活动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理由。
(2)图中①河峡谷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深的峡谷,简述该峡谷的形成过程。
(3)乙地形区东南部边缘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发育,东南部边缘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简述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4)图中山脉②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线,山脉北侧的盆地多半固定沙丘,而南侧的盆地多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戊的构造地貌是
A.向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谷
D.背斜山
【小题2】如果要在选址建一个采石场,宜选择
A.甲
B.乙
C.丙
D.戊
【小题3】甲、乙、丙、戊四处,最可能储藏石油的是
A.甲
B.乙
C.丙
D.戊
【小题4】图中丙的地貌及形成原因是
A.河漫滩、风力沉积
B.冲积扇、冰川堆积
C.冲积扇、流水沉积
D.河口三角洲、流水沉积
同类题5
下面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向斜山景观的是( )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