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273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7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家位于洛带古镇的“中华老字号”的凉粉,凉面等小吃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色味俱佳而吸引了众多蓉城食客。
B.近三年来,我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使绿色食品的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步向前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为了减轻城郊失地农民的负担,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国家对新型经济试验区的优惠政策引发了众多省区的竞争,而成渝两地入选全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这让众多的竞争者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人说,悔恨是紧跟着罪过的,这句话似乎并不适用于 在我们心灵里的仿佛已经在那里安家落户的罪过。我们能够痛悔和改正因一时的措手不及或者是感情冲动而犯下的罪过,但是,那种年深日久、    ,而且扎根在意志坚定者身上的邪恶则是不容易扭转的。后悔就是否定我们的初衷,反对我们原来的想法,叫我们四处乱走,    
A.盘踞   根深蒂固 无所适从
B.盘踞   盘根错节 不知所措
C.盘桓   盘根错节 不知所措
D.盘桓   根深蒂固 无所适从
3.
根据对偶的要求,下列四个诗句的下句,组成四个选项,最合适的应是
时挑野菜和根煮,____________。(杜荀鹤《山中寡妇》)
但愿暂成人缱绻,____________。(朱淑真《元夜》)
细水浮花归别涧,___________。 (元好问《淮右》)
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①蓝田日暖玉生烟    ②断云含雨入孤村
③旋斫生柴带叶烧    ④不妨常任月朦胧。
A.②①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安流亭俟客不至独坐成咏

陆游

忆昔西征鬓未霜,拾遗陈迹吊微茫。

蜀江春水千帆落,禹庙空山百草香。

马影斜阳经剑阁,橹声清晓下瞿唐。

酒徒云散无消息,水榭凭栏泪数行。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题中的“安流亭”表明地点,“俟客不至”表明了诗人在等朋友,“独坐”则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寂寞之情。
B.首联前一句从回忆过往征战的生活写起,“鬓未霜”三字暗点诗人已老,叙述中寄予了无限的感叹与沧桑。
C.首联后一句写过去之事十分迷茫,在诗人的心中并不留什么痕迹,即使要凭吊过往,也实在是难以回想起来。
D.颈联实写了两个场景:骑着马在斜阳夕照中路过剑阁,而马的影子被拉长;清晨则摇船伴随橹声去瞿唐。
E.末联写以前与自己在一起喝酒的朋友没有消息,诗人只好在水榭上依栏潸然泪下,抒发情感的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小题2】请赏析“禹庙空山百草香”一句中“空”字的抒情艺术。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文本,完成各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B.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C.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D.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的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B.“博士”是古代学官名。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
C.“诔”和“奠”都属于祭文,“诔”多用作“上对下”“尊对卑”,“奠”则没有这样的要求;诔文是韵文,奠文则不一定是韵文。
D.“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贬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李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李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 ,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6.
阅读下面小说,回答各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 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 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 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 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 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叫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叫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 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B.第一段中说“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的年轻人不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而是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
C.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爹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
【小题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小题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
7.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古井、古树、黄氏宗祠……清晨,鸟儿清脆的鸣叫唤醒了这个古老的客家村庄。走进海南儋州那大镇洛南村委会力乍村,绿树环抱,依山傍水,一栋栋客家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翠林修竹环绕村边,村道整洁干净、自然有序。村庄的环境不仅让村民自己住得舒服惬意,还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感受田园风光。
去年,在海南省第一批美丽乡村名单上,洛南村获评为“海南省美丽乡村”。上榜的原因除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还在于洛南村在规划建设中,保留着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的客家风情特色。
一批批游客来此体验包粽子、品黄皮、吃农家饭等,力乍村的客家文化与自然风光,也正式跃入大家的视野。不仅如此,力乍村还打造了“商业一条街”“石雕一条街”“民宿旅店”“休闲农场”等项目,让游客感受到远古客家文化的新传承。
“美丽乡村”的创建,发展培育经济产业是关键。力乍村以农家餐饮业为龙头,带动富有地方特色的儋州粽子、客家擂茶、客家米线等产业发展,搭建旅游公共线路,使力乍变成集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游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摘编自《客家小村变身 文化旅游走红》,有删改)

材料二:

现代中国乡村旅游萌芽于 20 世纪 50 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期间经历了从普通“农家乐”到相对高端的“民宿”的变化。据统计,过去五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32.0和 26.2。2016 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已达 24 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 54.4;营业总收入达 4800 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 12.2。预计到 2020 年,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将超 40 亿人次, 实现总收入 2.3 万亿元。

乡村旅游也是我国旅游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近年来,民宿、特色小镇、乡村休闲地产投资增长迅速,相关数据显示,2016 年,全国乡村旅游类产品实际完成投资 3856 亿元,同比增长 47.6;截至目前,全国共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328 个,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370 个。

而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发布的《2016 中国旅游投资报告》显示,乡村旅游投资还将持续升温。乡村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大程度上或许与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过快相关——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生活久了,人们往往就更加渴望追寻那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受。

(摘编自《乡村旅游渐升温》有删改)

材料三:

如今,很多乡村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让更多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乡村旅游俨然成为旅游扶贫的主阵地。“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 25 个省(区、市)2.26 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 万贫困户、747 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乡村旅游既是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已成为有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主要途经,进而逐渐成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力量。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观测报告》显示,2015 年,乡村旅游带来的农民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 39.4,贫困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人数达 264 万人,占全国脱贫总人数的 18.3。
但是,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仍然面临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乡村旅游也有待于在创新中开拓新思路、发掘新价值。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旅游众创”也在近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创业项目,民宿客栈、艺术村落、精致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新形式层出不穷。

(创业网《发展乡村旅游 让贫困户吃上“旅游饭”》)

材料四: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 年)》指出,2017 年集中采取一批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具体来看,在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方面,行动方案强调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在优化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和长效机制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促进 1000 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与旅游电商、现代物流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织本地从业人员参加乡村旅游食宿服务、管理运营等技能培训, 重点培养 1000 名以上乡村旅游带头人;在推动乡村旅游区域差异化发展方面,将鼓励和引导中小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等。

(光明网·旅游频道)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中国乡村旅游自 20 世纪 50 年代萌芽后发展迅速,几十年来,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 32.0%和 26.2%。
B.材料一开头的描写细腻、生动,把读者带到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乡村世界,使读者对力乍村有了一个好的印象,对乡村旅游建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乡村旅游已成为有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主要途经,进而逐渐成为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力量,据有关扶贫观测报告显示,2015 年,贫困村脱贫人数达 264 万人,占全国脱贫总人数的 18.3%。
D.在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方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 2017 年)》强调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大型游客娱乐设施等建设和运营。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以及规划建设中的保留着客家风情特色的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等是洛南村上榜海南省第一批美丽乡村名单,获评为“海南省美丽乡村”的原因。
B.2016 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已达 24 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 54.4%,预计到 2020 年,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将超 40 亿人次,乡村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可能与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过快相关。
C.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旅游众创”在近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各种乡村旅游新形式层出不穷,如民宿客栈、艺术村落、精致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为乡村旅游开拓了新思路,发掘了新价值。
D.材料一以客家小村为例展现了乡村旅游的特色和魅力;材料二梳理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历史,指出其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因;材料三、四着重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小题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乡村旅游产业如何才能更好发展。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手工是一种遗产

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的需求主要是靠双手来满足的。从生活的智慧、技术的发明直到审美理想都是由双手来体现的。由于审美进入十指,许多艺术便油然而生,无论是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还是乡野村夫手中带着泥土与青草芳香的民间艺术。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和封闭的状态中生活,这就使得手工保持着各自的独特性。在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这样我们才会看到各个民族和地域彼此迥然殊别的房舍、小吃、独具匠心的手工制品及其风情特异的乡土艺术。在这中间,中华的手工可谓冠盖全球。其原因,一是历史久远,传承未断;二是民族众多,地域多样;三是文明灿烂,人文深厚。在九州大地上,不管你怎样见多识广,但在田野里跑一跑,准会发现从未见过的美妙之极的东西,其中手工的智巧一准令你称奇。
精湛的民间手工全都是千锤百炼的。但是,在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以师徒方式单传的。如果艺人没有后嗣,技艺便可能中断。这就是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面对三星堆那些“纵目神灵”青铜面具上的方孔,我们已无法知道四千年前古蜀人用什幺利器可以切割开这厚厚的青铜;也无法知道他们施用何种技术才能把坚硬的玉石切割成纸板一样的薄片,并打磨得如此细腻与光滑。其缘故,便是这些标志着远古文明高度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
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上。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从人类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所以说,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手工是不同地域的聪明才智的各自的见证,也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性的载体。因此,抢救濒危和珍稀的民间手工,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也是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的全新课题。我们以前没有做过,但现在非做不可。因为,老房子在轰隆隆地与我们告别,缤纷的手工正在不知不觉地成批死亡。人类放弃手工,使用机器,是伟大的进步。但我们同时还要记忆手工。因为——放弃手工是为了文明的发展;记忆手工是为了文明本身。

【小题1】下列对手工的特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精雕细刻的民间艺术都体现着手工创造者的审美理想。
B.手工传承的中断使三星堆青铜面具上的方孔无法复制。
C.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以师徒方式单传的。
D.由于交通不便与生活封闭,手工保持着各自的独特性。
【小题2】“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下列表述,作为划线部分内容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 (  )
A.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口诀上。
B.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
C.从人类文明的传承来看,手工的文明都是记忆性的。
D.与工业技术不同的是,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工业文明之前,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靠双手来完成的。
B.手工见证了不同地域的智慧,承载着民族与地域的精神。
C.在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缤纷的手工正在悄然成批死亡。
D.无论是放弃手工还是记忆手工,都是人类文明的需要。

5.情景默写(共1题)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2)_______, ___________。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李煜《虞美人》结尾两句“_______, _______”,语言朴素, 感情真挚直率,设喻巧妙,从古至今为人所赞誉。

6.材料作文(共1题)

10.
根据要求写作。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曾说:“这是一个自拍还有自拍杆的时代”。当下的人们热衷于自拍, 工作时玩自拍,吃饭走路逛街无时无刻不自拍。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各种新式自拍:上铁路玩自拍、登高楼玩自拍;在车祸现场玩自拍……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从下面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任务一:如果你是某报社的新闻评论员,请你围绕“自拍”现象,写一篇评论,阐述你的看法。任务二:请你以“自拍”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拟在本班班会上演讲。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7.语言表达(共2题)

11.
请仿照例句续写句子,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要引用诗句。
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我们明白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爱国深情; 读李白的《将进酒》,_____;读白居易的《长恨歌》,______。
12.
下面是一本书的《序言》中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很幸运地应邀为本书做序,打开书稿,看到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的精心斧正,真为其认真的精神所感动。惭愧之余又感鼓舞,真要我发表高见,说实话,起初确实不知如何下手,甚至想撂挑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