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24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6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别关注》和《特别文摘》里面的文章,短小精悍,却蕴含着很深的晢理,很多文章都给人以启发,百读不厌。
B.在公共网络空间形成公序良俗,需要每个人对自己的网上言行负责,涵养激浊扬清的正能量,共同珍惜、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
C.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走在骊山下,杜甫知道,唐玄宗正把从民间搜刮来的财物尽情挥霍,长歌当哭,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肯(zhòng) 然(qiǎo)   道(hàng) 橘子洲头   喋血府门
B.亍(chù)    重(zǎi) 薄(fěi) 夜夜笙箫   枝叶婆娑
C.遒(jìng)    忸(niē) 伤(chuāng)  九宵云外   荆棘丛生
D.子(dìng)   作(yī) 藓(tāi) 叱骂诅咒   谄媚讨好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B.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节日大打价格战,在商场里,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C.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制茶的国家,很久以前,中国人就把茶树种子和种茶经验传授给世界各国人民。
D.面对频频发生的踩踏事件,许多专家认为,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逃生技能的训练是避免不发生此类事件的关键。
4.
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敢以烦执事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⑤燕王拜送书于庭  
⑥若属皆且为所虏
⑦不然,籍何以至此
⑧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⑨大王来何操   
⑩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A.①/②⑦⑨/③⑥/④⑩/⑤/⑧B.①/②④⑦/⑨⑩/③⑤⑥/⑧
C.①⑥/②⑦⑨/③⑧/④⑩/⑤D.①⑧/②④⑦/⑨/③⑥/⑩/⑤
5.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它们分子里的碳原子数相等.将1.0体积这种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0体积的CO2和2.4体积的水蒸气(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则混合气体中烷烃和烯烃的体积比为(   )
6.
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据史料介绍,唐武宗跟前的名相李德裕,著有《柳次旧闻》、《会昌一品集》等, ,但对他的一句颇富哲理的名言“正人如松柏,持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依附他物不能起”却早有所闻。
A.他不仅有文才,而且政声很好,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
B.他不仅政声很好,而且有文才,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
C.他不仅政声好,而且有文才,对于他的这些书我迄今未曾涉猎。
D.他不仅有文才,而且政声很好,对于他的这些书我迄今未曾涉猎。

2.句子默写(共1题)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谁主沉浮?
(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
(3)惨象,_____;流言,_____。
(4)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__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有关“梅”的两首词,完成下面各题。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最能显示两位诗人思想境界的词句分别是哪两句?
毛词:______;
陆词:______
(2)这两首词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3)***说他的咏梅词是“读陆游咏梅诗,反其意而用之。”请简析“反其意”指哪些方面?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后八年卒,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
B.户,代表家庭。封户,就是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农户分封给有功之士或宗亲。
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
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胸有韬略。他计败峣下秦军,又说汉王授印于韩信,解除危难,立下汗马功劳。
C.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D.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③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独腿人生
罗伟章
(1)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离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2)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3)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个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5岁的年纪。
(4)车行了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人只有一条腿!
(5)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的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段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的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6)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的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的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7)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8)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
(9)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10)我问他怎么走那么远。
(11)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12)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也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13)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14)我下了车,给他5元。
(15)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16)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17)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的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你被朋友看见……”
(18)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19)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到,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20)议事完,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21)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的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第(7)段中,看到车夫艰难地爬上了坡后,“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这是为什么?
(2)“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为什么“坚决拒绝了”?
(3)面对车夫,“我”的思想感情不断发生变化,写出变化的四个阶段。
(4)车夫是一个具有很多优秀品质的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车夫形象。

6.语言表达(共3题)

11.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文化重要的部分。请仿照示例,立足构型,幽默戏解给出的汉字。
示例:“干”对“于”说:看你那没出息的样,脚下总是不利索。
“困”对“闲”说:关了门,咱们原来是一家啊!
“内”对“芮”说:_____。
“王”对“玉”说:_____。
12.
阅读下面的一则新闻,请拟写一个新闻标题,要求16字以内。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8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应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13.
请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7字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水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_____下联:_____

7.命题作文(共1题)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文章。
请以《别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 (3)记叙文; (4)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