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肖邦故园(同步演练)-2018-2019版语文创新设计课堂讲义同步系列(苏教版必修1)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228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5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
C.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汕头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存有“伺候宠物丢人”的观念造成的。
D.督查组发现,廊坊市有些部门未按要求把应急部署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环保局,环保局得到的信息仅为日常工作内容,与重污染天气应急关联不大。
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刘勰的《文心雕龙》论述了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继承与革新等关系,构建了宏大而________的文论体系,初步________了我国文学史观,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前所未有的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我们现在进行文学创作、文艺批评研究的________的理论依据。
A.紧密 确立 首当其冲B.紧密 创设 不可或缺
C.缜密 确立 不可或缺D.缜密 创设 首当其冲
3.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大致意思是要求学者能较好地掌握研读经典和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语言文字。这一点具有普适性,而对于研究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的学者来说尤其重要。没有扎实的古文字功底,不熟练掌握英语、梵文等外语,仅从白话本、汉译本这些第二手资料入手来做学问,固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但不大可能成为学术大家。
A.掌握古文字和外语是搞好学术研究的前提。
B.占有第一手资料才能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
C.正确解读语言文字是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
D.语言文字功底影响学术研究的深度与水平。
4.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
下列诗句所涉及的年龄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弱冠异柔翰,卓荦观群书
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③女年甫及笄,嫋嫋有容色
④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
⑤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
A.③①②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②③①⑤④D.②①③⑤④
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既继承了古代文学淡淡的忧愁的美学意蕴,又具有当代人生创新思维的哲理性思考,语言平实通俗,主旨深刻,耐人寻味。
B.“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一句中,这里的“家”并不是指“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类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
C.文中大量引用古代诗歌中的思乡名句,表现了“人在路上”的愁苦和伤感。
D.结尾用问句,表达出对人类精神渴望归依却又无所归依的理解与感喟。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浪与回归

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要告诉人们的,恐怕是说爱情像“城堡”,外面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寓言”。其实,推而广之,我们对于许多事物的态度,大抵如此。

有一首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对于困守一隅的人来说,这句歌词的魅力太大了,人们往往不大清楚外面世界的真情。凭着想象绘出许多精彩的色块,常常羡慕那些流浪者的生活,心里总有一个“出去”的念头。面对早已熟悉的一切,失去了原有的新奇,自然要生出厌倦的情绪。

他们在心底自语:既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何不出去走走看,也不枉一世的时光。于是,有从婚姻的城堡纷纷走出去的,有从熟悉的故土纷纷走出去的,有从乏味的工作中纷纷走出去的,甚至有从生命这头走向了死亡……人们态度坚定,义无反顾,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我想,这是人类的一个大悲剧,一种深刻的厌倦情绪无从排遣的必然结果——人类的大迁徙,大流浪。

一个人,当他对身边的一切深感厌倦无聊时,生命也就失去了光彩,意义和价值荡然无存。改变生活困顿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冒险”。而“流浪”正是“冒险”的具体行动。我们知道的许多大冒险家,往往是流浪者。分析他们的行为,固然可以找出不少对社会有意义的因素,但根本点都是为了摆脱生命的厌倦情绪。

我们看到了很多行色匆匆的流浪者,也看到了很多面色憔悴的心灵的流浪者。

那么,流浪者的情形如何呢?

又有一首歌唱道:“我想有个家。”

这个“家”不是日常概念的家,它的涵盖面很大,是所有流浪者想回来的一个托词,一个沉甸甸的恋旧“回归”,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充满新奇,有新的朋友,新的山水,新的生活,魅力无穷。但是,在经历了许多陌生和新奇之后,兴奋消失了,深感脚跑累了,骨架松弛了,心灵劳累了,厌倦情绪再度油然而生。于是,久存于心底总不敢窥顾的一个铭心刻骨的词冒出来了——“家”。心头一惊。原来,无论走到哪里也找不到可依恋的归宿,只是随便走了走,看了看;原来,我们只是世间的一个匆匆过客!“我想有个家”,这句低沉而嘹亮的呼唤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震撼着流浪者的心魂。回去吧,我从哪里来,便回哪里去。对从前嫌弃厌倦的一切又生出一种巨大的亲切感,土也可亲,城也可恋,人也可爱,梦里总是从前的人和物。“回去”又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想头,并构思着一步步具体化的行动。最后,终于“回来”了。

出去又回来,回来又出去。

人生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我想有个家”。这两首歌为什么使我们百听不厌?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心底和骨头里与生俱来地存在着一个信念——流浪与回归。

【小题1】第一自然段说“我们对于许多事物的态度,大抵如此”。
(1)这里的“此”指代什么?
(2)为什么说“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寓言’”?
【小题2】分别写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我想有个家》这两首歌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小题3】“行色匆匆的流浪者”和“面色憔悴的心灵的流浪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小题4】(考点链接)每年春运期间,经广州火车站北上回家过年和南下打工的人有上千万,广东一些较发达的乡镇,外来流动人口已远远超过了本地人口,甚至是本地人口的十几倍。对于这种“迁徙”现象,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谈谈你的看法。

3.语言表达(共3题)

8.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它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通过一幅或者若干幅的摄影画面表现的、运用文字说明或描述,形象地创造世界、塑造人物、抒发感情地综合艺术形式。下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中国运动员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请从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选两者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50字。
9.
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请简要介绍图片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10.
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请简要介绍图片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