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人生,哲学都欲追根究底,这就是所谓终极关怀。在这一点上,_______。然而,哲学却不肯满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而要求对问题作出理由充足的回答。在这一点上,______。灵魂的提问,而让头脑来解答,这是哲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难。______。正是这一点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为比宗教和科学更伟大的东西。
①哲学与宗教相似 ②哲学与科学相似
③哲学又和科学一样 ④哲学又和宗教一样
⑤哲学面对科学,敢思宗教之不思,又立足宗教,敢疑科学之不疑
⑥哲学面对宗教,敢思科学之不思,又立足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
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人生,哲学都欲追根究底,这就是所谓终极关怀。在这一点上,_______。然而,哲学却不肯满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而要求对问题作出理由充足的回答。在这一点上,______。灵魂的提问,而让头脑来解答,这是哲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难。______。正是这一点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为比宗教和科学更伟大的东西。
①哲学与宗教相似 ②哲学与科学相似
③哲学又和科学一样 ④哲学又和宗教一样
⑤哲学面对科学,敢思宗教之不思,又立足宗教,敢疑科学之不疑
⑥哲学面对宗教,敢思科学之不思,又立足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
A.①③⑥ | B.②④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⑤ |
2.诗歌鉴赏- (共1题)
8.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小题1】请结合“杨柳”“飞絮”两个意象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3分)
【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3分)古代写愁的名句很多,请写出用相同修辞手法写“愁”的诗句。(1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小题1】请结合“杨柳”“飞絮”两个意象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3分)
【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3分)古代写愁的名句很多,请写出用相同修辞手法写“愁”的诗句。(1分)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甲)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逍遥游》)
(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①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②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秋水》)
[注]①练实:竹子开花后结的果实。②鸱chī,猫头鹰一类的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2】(小题2)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小题4】(小题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小题5】(小题5)下列对选文有关的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6】(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共9分)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分)
(2)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2分)
(3)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4分)
(甲)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逍遥游》)
(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①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②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秋水》)
[注]①练实:竹子开花后结的果实。②鸱chī,猫头鹰一类的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
B.宋荣子犹然笑之辩乎荣辱之境 |
C.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圣人不凝滞于物 |
D.旬有五日而后反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
A.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比:合乎 | 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恐吓 |
C.彼且恶乎待哉恶:何 | D.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致:给予 |
例句: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A.流俗之所轻也 | B.衣赭衣,关三木 |
C.臣具以表闻 |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A.御六气之辩 | B.虽趣舍万殊 |
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 D.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A.甲文提到宋荣子是为了说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十分可笑。 |
B.列子御风而行,轻妙飘然,他超然脱俗,但还没达到逍遥的境界。 |
C.“无己”、“无功”、“无名”也即“无所待”,就要培育一个属于灵性的、充满无限自由和谐的广大的精神世界,反映了庄子追求绝对心灵自由的要求。 |
D.乙文中,庄子用比喻的方法表明自己鄙视功名利禄,追求高洁和自由的态度。形象生动,尖锐痛快,余味无穷。体现了庄子散文的独特风格,使他的人格魅力和文章魅力融为一体。 |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分)
(2)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2分)
(3)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4分)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其中选择题2分,共9分)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小题1】下面对“以最坏的恶意”和“出于我的意外”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题2】(小题2)“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一句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其中“大量的木材”与“一小块”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小题3】“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请说出你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3分)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小题1】下面对“以最坏的恶意”和“出于我的意外”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的程度令人发指,出人意外。 |
B.中国女性如此之临危不惧真是出人意外。 |
C.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和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外。 |
D.作者是向来从坏处看“中国人”的,但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还没有料到,中国女性的临危不惧的精神也出人意料。 |
【小题3】“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请说出你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3分)
5.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