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A.经过学者的长期争论,转基因食品问题终于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向会员国提出了审慎的建议。 |
B.学生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方法相当重要。 |
C.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对接期间,航天员密切监视着仪表盘上的各类数据,执行各种指令发送操作,并向地面报告交会对接实施。 |
D.G20杭州峰会LOGO用20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等元素组成。 |
①政府救助的第一批活动板房安装完毕,一部分都江堰灾民已迁入新居,他们安土重迁,开始新的生活。
②文化学者余秋雨在国内外讲授“中华宏观文化史”“中外文化对比史”等课题,坐而论道,对世界文化的全新思考广受好评。
③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性口号,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民族安危的层面来认识,这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
④老李又度过了流金铄石的一天,他已经连续和高温斗争了7天。在喝完最后一滴水后,他背上行囊,继续征服沙漠。
⑤这款吸顶灯,水晶的垂饰超显浪漫,而亮灯时的光也是神秘浪漫的紫色,给人冰清玉洁的美好印象,让家也更显得温馨浪漫了。
⑥兰州市政府想要通过洒水降尘净化空气,出发点是好的,但也带来其他问题,引发市民非议,政府呼吁大家对此举不要求全责备。
A.③④⑥ |
B.①③④ |
C.②⑤⑥ |
D.①②⑤ |
A.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
D.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提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都江堰热爱和崇敬的感情。 |
B.文章开始不写都江堰而写长城,是为下面更好地写都江堰做铺垫,因为二者有许多一致的地方。 |
C.本文在评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时,融进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感受,抒写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
D.作者赞美都江堰,是因为它历史悠久,资格很老。 |
【小题3】都江堰只是属于四川的一项水利工程,作者为什么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阳关雪(节选)
余秋雨
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树愈来愈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步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来越凄迷。
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层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与逐臣。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小题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综观全文,文章在对阳关的真实的描写中融进了对历史的评论与慨叹,显现了对文化现象理性的思考。 |
B.作者在写作中充分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
C.文章由阳关的自然环境入笔,很自然联系到王维的诗歌,进而引出中外文化现象,文笔流畅,从容自如。 |
D.“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是因为它已失去战争中的重要的地位而被人们遗忘。 |
【小题3】第六段中“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语言表达- (共4题)
李冰是一座桥,连通了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贫困与富饶、原始与文明、平凡与伟大……
都江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秋雨曾说:阅读既是对外部世界的开发,①_______________。开发生命并不是重塑生命,我们的生命并不太坏,没有必要打碎了重塑。任何开发都应该顺应着地理地脉。②_______________也是同样。如果某个领域的几部代表性名著都读不下去,那就证明你与那个领域无缘,想开一点,整体放弃,也许几年后突然读得下去了,说明当初的无缘只是短暂现象。茫茫书海,③_______________;名著如林,真正属于你的也只是不多的几十本;还有不少名著介于有缘无缘之间,那也不妨读一读。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