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测试题(鲁人版必修五)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131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5

1.选择题(共11题)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皱(zhě)   怏(yàng)  (zuàn)住   (cuàn)权
B.杂(cān) (zhì)于化境   (diǎn)脚   掂量(diānliáng)
C.拉(qiān) (yà)钢   颤栗(zhàn  lì)   桎(kù)
D.娇(chēn)   (chēn)目结舌   磨蹭(mó  ceng)   (zèng)恨
2.
下列各项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碾轧   遐思   温驯   相蠕以沫
B.瞥见   推搡   朦胧   嗔怪
C.惆怅   斟酌   高竣   悸动
D.咋呼   黯然   和盘托出   顾忌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从头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4.
18. He urged us to _____ this splendid opportunity to develop our movie industry.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前,天津市两学生玩“蹦极”摔裂颅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设备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之中。
B.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对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D.金钱会腐蚀一些作家、艺术家,诱使其放弃审美理想,消磨其艺术个性,成为精神上的雇佣劳动者,这必然损害其作品的社会价值。
6.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刹那间,炫目的焰火腾空而起,把体育场上空     得一片辉煌。
②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相继采取了救市措施。但金融市场能否     稳定,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③生活原本平淡如水,你需要的酸甜苦辣,都靠自己来     。放一点糖,它就是甜的,放一点盐,它就是咸的。
A.装点   日趋   调剂
B.装饰   日趋   调节
C.装饰   日益   调剂
D.装点   日益   调节
7.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要求我们学会“危”中求“机”,转“危”为“机”,这体现了
8.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忍诟(罪过;容忍,忍受)
B.悔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观察;通“返”,返回)
C.余独好以为(美好;准则)
D.驰椒丘且焉止息(并且;哪里)
9.
   下列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是( )
A.不吾知其亦已兮B.高余冠之岌岌兮
C.长余佩之陆离D.宁溘死以流亡兮
10.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忽反顾以游目兮B.宁溘死以流亡兮
C.回朕车以复路兮D.既替余以蕙纕兮
1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伏清白以死直兮B.固前圣之所厚
C.步余马于兰皋兮D.苟余情其信芳

2.句子默写(共1题)

12.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
(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__。
(4)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时俗之工巧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自前世而固然。_____________________,夫孰异道而相安。

3.诗歌鉴赏(共1题)

1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小题1】词题为“早行”,词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
【小题2】上阕末句“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小题3】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14.

   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诸府,破城杀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皆曰:“诺。”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建郭掘壕,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固,贼来犯,辄击破之。天顺七年,秩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知县事。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后,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版度一人。语毕,令退。如是凡数人。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羽书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审敌可乘,潜师出城。中夜合围,晓辄奏凯。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历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大小数十战。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语:“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每平贼,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

(《明史·陶鲁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授新会丞荫:私下,暗地。
B.甲兵   缮:修补,整治。
C.羽书至   狎:交替,轮番。
D.敌可乘   审:审查,弄明。
【小题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鲁 “多智计,谋定后战”的举措的一组是( )
① 不早备且陷   ② 乃筑堡砦   ③ 建郭掘壕   ④ 为亭其中   ⑤ 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 ⑥ 潜师出城   ⑦ 化之为先
A.①②⑤B.④⑤⑥C.③④⑦D.⑤⑥⑦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鲁初登仕途,正遇上两广境内贼寇横行,陶鲁号召地方百姓练兵筑垒,抵御流寇。
B.由于抗击贼寇功绩卓著,陶鲁深受上司的赏识,或因任职期满而升职,或提拔兼职。
C.陶鲁善于安抚人心,又处事缜密,多谋善断,出奇制胜,因此深受两广人民的倚重。
D.陶鲁虽然连胜贼寇,未离军旅,但并不擅长武艺,他主张教化为先,剿杀只是辅助。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15.
阅读下面文字

春天里种植自己

王清铭

三岁的时候,他的在一个小煤窑打工的父亲因塌方被埋在土中,撒手而去。父亲被埋葬的那天,母亲哭得声嘶力竭,他黑着脸,就是不哭。大人就对他说,你爸过世了,再也回不来了。

他不说话,只是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

他不相信那个老是用宽大的手掌抚摩他,用粗硬的胡须扎他小脸蛋的父亲,会永远消逝,像一颗不发芽的种子。他跟母亲在房前的空地种过南瓜,一粒种子点下去,浇一些水,隔一段时间,就长出嫩叶,然后藤蔓爬满架子,最后结出很多很大的瓜。

他问母亲:把爸爸种植①进土里,什么时候再长出来呢?

母亲看着他明亮的眼睛,不忍心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就连声说:快了,快了,明年春天的时候。

于是,他经常坐在屋门前,眼望着后山,希望看到婆娑的树影里他的父亲正大步地走回家中。第二年清明节时,他跟母亲去上坟,坟上的树跟他一样高了,但他的父亲还是没有从地里长出来。

他问母亲:爸爸怎么还不长出来,是不是我们没有浇水呢?

母亲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他有点明白过来了,也哭了,眼泪把整个衣襟都弄湿了。

十三岁的时候,祸不单行,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被一场车祸吞噬了生命,他成了孤儿。埋葬母亲的那天,天下起瓢泼大雨,但他不哭。也不再相信娘种植进土里后,会再长出来。

十三岁的孩子没有谋生能力,邻居东凑一把米,西给一捆柴,衣服破了,有人争着拿回家缝补。他和村里的孩子打架了,那些孩子回去肯定挨父母的打。谁家里煮了好东西,一定要派孩子来叫他,以至于有些孩子怀疑他是父母送给别人的兄弟。父亲就对孩子黑着脸,说:就是,就是,你以后要把他当兄弟。

十三岁的时候他在村里有了许多的兄弟姐妹,虽然村里的生活很贫困,但他的生活很幸福。

二十三岁时大学毕业,他要求分配回村里的小学任教,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要报答村人的恩情,他的学费是村里人用米和鸡蛋换来的。他的工资除了留一点生活费,全部补贴给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里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的女子,只因为这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一只母鸡卖了,为他凑足了学费。

恩情似山顶的天空压在他的心头,但他瘦弱的身体不是嶙峋的山峦。有时侯,他偷偷跑到父母的坟前,让泪水漫过他孤独无助的心灵。他想到三岁时的梦想:假如父母种进土里,能够再长出来该多好啊。至少他现在不会觉得欠了村里人很多的情,这份情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

三十三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家乡,想法很简单,离开这些给予他养育之恩的村人,他不想再背负这沉重的负担了。决定离开的时候,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给了这个他从来就没有爱过的女子一巴掌,然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一抹嘴角的血,他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四十三岁的时候他在城里当了老板,每年都拿出很多的收入交给农村教育基金会,并指定要捐给他工作过的那个乡村小学,他不留名,也拒绝记者采访。

我成为他的朋友是后来的事情了。有一次酒酣时,他说起了这段经历。我沉默了许久。然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现在是把自己的心种植②进了生活过的那个乡村了。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阴凉。”

(选自《读者》2010年第8期)

【小题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文中“他” 的人生轨迹。
时期 ② 时期 ③回乡报恩时期 ④ 时期 ⑤进城发展时期
【小题2】结合文意,理解文中加点“种植”一词的不同含义。
【小题3】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小题4】人应当怎样报恩?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6.语言表达(共3题)

16.
不改变句意,把下边的长句改成几个意思连贯的短句。

历史剧《屈原》叙写了战国时代楚怀王不图自强,不辨敌友,梦想依附秦国,屈原虽然“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依然深怀爱国热忱,同朝廷绝齐亲秦的反动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

17.
仿照横线前的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上另写两个句子。
现代社会,古典心情不可或缺。常常希望煮茶饮酒,箫与鹿品,琴送鹤行,在古典文化的海洋中徜徉。读《离骚》,我懂得了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自己借助于那些线装书、黄纸页、毛笔字去感受古代文学的大浪漫大婉约,去体会古代人物的大悲伤大喜悦……
18.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对于端午节的来历,____________。
①因为纪念屈原的缘故
②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③端午节被赋予了诗意
④唐代褚朝阳有“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而远”的句子
⑤道出了端午时节人们对屈原的怀念
⑥最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7.其他(共1题)

19.
翻译下列句子。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3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