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正阳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032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1

1.选择题(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_________________,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_________________,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_________________,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B.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C.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D.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
李群玉
摇落江天欲尽秋,远鸿高送一行愁。
音书寂绝秦云外,身世蹉跎楚水头。
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
风凄日冷江湖晚,驻目寒空独倚楼。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秋天景色写起,寥廓江天,一行北雁,令人生愁,“欲尽秋”三字将伤感基调融于其中。
B.首联后句将本与自己无关的雁寓于主观情感色彩,“一行”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生动可触。
C.颔联叙述了诗人目前的境遇,诗人在“秦云外”,而亲人在“楚水头”,两者相隔遥远,难以相见。
D.尾联以景结情,写作者孤身一人倚江楼,遥望江水的画面:“空”字蕴含着诗人深切的情感。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意外的变故
C.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
D.若属皆为所虏 且:暂且
【小题2】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沛公军霸上    ②沛公欲王关中 ③于是项伯复夜去 
④臣活之 ⑤吾得兄事之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②④B.①②⑥C.③⑤⑥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在曹无伤告密这一情节之后,介绍了刘邦和项羽的军事部署情况。接着范增向项羽进言,激化了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大战一触即发。
B.刘邦在得知项羽的进攻计划后,大吃一惊,连问“为之奈何”,表现出对谋士张良的信任。
C.项王、项伯坐在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的安排中可以看出项羽的骄傲白大。
D.项庄拔剑起舞后,项伯出于私心,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使项庄无法刺杀刘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日:“毋从俱死也。”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小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⑤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小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小题2】(小题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小题3】(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流浪汉
侯发山
父亲去世后,小康就正式接管了店铺。店面不大,经营的不是金银珠宝,是相机专卖,尼康啦,佳能啦。这家伙,也贼值钱,好的,也是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不亚于一台小汽车。
小康每天早上来到店门口,总能看到一个流浪汉蜷曲在店外边。他的年龄大约在六十岁左右,胳膊腿健全,不残疾,长长的头发,像是被膙子给糊住了,一绺一绺的,脸上黑一块紫一块的,好似被紫外线灼伤了的藏族同胞,身上的衣服长一片短一截的,类似时下流行的混搭,自打套在身上怕是没脱下洗过,已经看不清本来的色彩……眼下是秋天,他却穿着羽绒服,还是女式的。走的近了,还能闻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刺鼻的味道。这个流浪汉也不傻,只要看见小康来,就知趣地走开了,走得远远的,一整天都不见他的踪影。
难道这个流浪汉打算伺机偷盗?想到这里,小康着急了。然而,媳妇正在坐月子,母亲又有病,他白天不在家,晚上总不能守在店里不回去啊?父亲活着的时候,也不是常常住在店里。有几个晚上,小康不放心,悄悄踅摸到店铺门口,每次都是看到流浪汉睡在门口,没有什么反常的行为。但老话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不能排除怀疑,还是把他撵走的好,免得夜长梦多。
这天早上,小康来到时,流浪汉还在门口酣睡。小康也不理会,越过流浪汉,悄悄打开门,扫地时故意把尘土往他身上扫,即便这样,流浪汉还没有醒,小康就用扫帚去撩拨流浪汉的脸,他这才醒过来,讪讪着走开了。小康挥舞着扫帚,捂着嘴朝他叫道:“滚!滚得远远的。”
小康以为,他这一下,流浪汉肯定会流浪到别处了。第二天清晨,远远地,小康就看见那个流浪汉还在店铺门口,靠着防盗门,半躺半坐,悠闲悠哉的,好像自己是店老板似的,便气不打一处来,走到跟前,抬脚去踢流浪汉,同时把手里半瓶矿泉水泼到流浪汉身上,一边怒吼着:“滚!滚!滚”那架势,仿佛他跟流浪汉之间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流浪汉诧异地看着小康,他也并没有杀小康的父亲、夺小康的妻子,不明白他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气。
“看什么看?你聋吗?再不滚我揍死你!”小康把矿泉水瓶子朝流浪汉的脸上摔去。
流浪汉下意识地躲了一下,走了。
此后,小康再没见到过那个流浪汉。
大约过了半个月,小康的店铺被盗了,丢了五台索尼高档相机,每台都在一万元以上。
小康的脑海里立马出现了那个流浪汉的影子,他断定是流浪汉在报复。当警察赶到后,小康就说出了自己的直觉。
怀疑归怀疑,警察要的是证据。幸亏店铺对面有家面包房,人家在外面装了两个摄像头,有一个刚好照到小康的店门口。
警察打开监控,根据监控拍到的画面,短短时间内便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交代,他早就盯上了小康家的相机专卖店,因为流浪汉的缘故,才一直没有下手。
面包房的监控录像证明了犯罪嫌疑人所言不虚。小康一边看监控一边泪流不止:小偷光顾那几次,每次来都是因为流浪汉睡在门口,他才没有得逞。有一个晚上,月黑风急,昏黄的路灯像是睁着惺忪睡眼的醉汉,街上少有行人。那个小偷又鬼鬼祟祟地出现了,拿着刀子威逼流浪汉离开。流浪汉头一低,不管不顾朝小偷身上撞去。不怕人横,就怕人不要命,这话不错。见此情形,小偷也屙稀屎了,转身逃了……
流浪汉为什么要这么做?
面包房老板的话让小康如梦初醒:小康的父亲在世时,时常买面包给流浪汉!
小康转遍了大街小巷的旮旯角落,没有找到那个流浪汉。
大叔,您在哪儿呢?店里清闲的时候,小康常常盯着门口自言自语。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12期)
【小题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流浪汉外貌的描写,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为下文刻画流浪汉与小偷对抗、 保护小康店铺的高大形象作了铺垫。
B.小说写小康的父亲时运用正面描写,他虽然没有出场,却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为小说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C.小说写小康多次朝流浪汉发火,既凸显了小康对流浪汉的猜疑和冷漠,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包袱,使真相大白,实在是匠心独运,与相声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2】小说中的流浪汉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以小康的自言自语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拥有3 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 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不断雕琢,精益求精,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材料二: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有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某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他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的一个检验台做记录,那么厚的本子大半本都被记掉了,没有五年十年是不可能做到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非常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情况下,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选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有删改)
材料三: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小题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A.在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B.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头的加工精度和原材料的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C.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D.“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骛;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小题3】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

5.情景默写(共1题)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旧地重游,忆起往昔不平凡岁月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退秦师》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语意表明一个人反过来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而表明晋国国君曾背信弃义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作文(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语言表达(共2题)

9.
下列是某校突发事故应急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10.
8月8日是我国“全民健身日”。仔细阅读“全民健身日”标志图案,写出构图要素(文字除外),并说明图形寓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