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013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4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①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②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车手,都在这段等待的时间内感到百无聊赖,不能离开车检大厅的他们,想出了各种方法排遣无聊。
③今天,你吃光盘子里的食物了吗?以“光盘”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已经风起云涌,晒出自己的“光盘”的倡议得到了很多人响应。
④在严打整治斗争中,公安干警周密部署,全警动员,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⑤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今年我国东北地区也是五风十雨,气候出现了异常,恶劣的天气给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⑥从查处的典型案件来看,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涉案金额动辄成百上千万,个别甚至近亿元,已经到了毫无顾忌、为所欲为的地步。
A.②④⑤B.②③④C.①④⑥D.①②⑥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西成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由250公里/小时提高到350公里/小时,提速却不提价,让先前担心票价会上涨的人放了心。
B.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的一年,要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等,解决好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
C.圣诞节等一些外来节日之所以流行开来,原因是因为那些洋节日对中国年轻人来说很轻松,都多少被附加了一些“购物狂欢”的特征。
D.刚刚结束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侯云德院士,以表彰他在突发传染病防控方面取得的开拓性贡献。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
B.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C.本报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大家都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D.别人送给我的东西即使不值钱,我也敝帚自珍,因为礼轻情意重嘛!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夜咏怀①

(唐)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屡遭贬谪的刘禹锡老母病逝,在护送灵柩途中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此后两年在洛阳守丧,《岁夜咏怀》约写于居丧期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应该是写于除夕之夜。首联中“新岁又如何”句表明作者虽然遭遇多年来的坎坷不得意,但对新年来临仍会寄寓新的希望。
B.颔联中“昔”与“今”的对比,“有几多”表明朋友所剩无几,这两句蕴含着作者伤悼众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
C.颈联写作者闲居,自由自在,只想长寿,表现出作者因亲友的去世而颓丧。
D.尾联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真正的含义却是: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
E.此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在字里行间寄寓作者无限感慨,读后令人不得不动情。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徒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
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宋附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
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B.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C.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D.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田,指古代朝廷或地方政府拨给学校的公田,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支柱。
B.从子,这一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唐宋时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意同于“侄”。
C.教授,指古时设置在中央学府主管学务的官员,是讲解经义、掌管学校课试的文职官。
D.榷茶,指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等措施,是我国唐以后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屠致远备受重用,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时,军中的机要事务,大多由他谋划;担任寿昌府判官时,他布置得法,民众得以安定。
B.申屠致远明察秋毫,断案公正。任杭州总管府推官时,为屈打成招的杨玠节平反昭雪,使诬陷彭宏有谋反之心的金渊受到应有的惩罚。
C.申屠致远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忙兀台要置弹劾他不守法纪的郄显等人于死地,致远不惧怕威胁,解开他们的刑具,让他们到军中立功赎罪。
D.申屠致远为人勇敢,敢于斗争。陈天祥被捕后,大家都不敢前往湖广巡视,致远慨然请行,和桑哥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2)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人类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延续生存而开创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儒家“天人合一”学说是其中的代表,它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也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
儒家关于天的解说,是一种生命哲学,天的根本意义是“生”,是万物和人类生命之源。正是在充分肯定天(自然界)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和谐共处,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彰显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儒家认为,在自然界,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系统,而是不同差异的统一,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个统一体中,各安其位,各遂其性,各得其所。儒家“天人合一”学说,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要以自然界为“本”,不能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天地之间“人为贵”,但不能以此强调人类中心论,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主宰自然界。人之所以为贵,贵就贵在人有社会性和主体性,有思虑忧患意识,而不是贵在对自然界实行为所欲为的任意宰割和索取。否则,将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
要对自然界科学地开发利用,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可持续发展。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并不是否定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而是在遵循自然界为生命之源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如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决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乱伐、乱采,无节制地、掠夺性地开发利用。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环境保护国策,可持续发展,仍具有借鉴启迪的意义。
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闪烁着生态文明智慧的光芒。除儒家“天人合一”学说外,道家强调人们的行动、作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表现出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因此,一些西方生态学家认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
蕴含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自《湖北省文化研究会•论文精选》,有删改)
【小题1】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文化伦理形态。
B.生态文明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
C.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延续生存的文明形态,包含着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哲学问题。
D.生态文明是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古文化形态。
【小题2】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与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仁爱之心是万物和人类生命的根源。
B.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和法则的惩罚。
C.人类只有遵循自然界的生命规律,适时、有节地开发利用自然界,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D.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弘扬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肯定“天”的生命价值意义的前提下彰显人文精神。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儒家“天人合一”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成就。
B.儒家认为,在自然界中,天、地、人、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有着密切的联系。
C.西方生态学家奈斯认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从孔子那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重建生态智慧。
D.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科学开发利用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南。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虎啸震千山

聂鑫森

年逾古稀的老画家高昌,阔别故乡虎山县三年后,欣然归来了。不是应县委、县政府的邀请,而是主动打电话要来,声明路费、住宿费、餐饮费都由自个儿掏,决不增加公家的任何负担。

虎山县在本省的西南角,从省城坐火车去也就十几个小时,高昌居然三年没来。以前,每年他必来两三次,都是县委、县政府邀请的。虎山县一直戴着顶“贫困县”的帽子,属“老、少、边、穷”地区。

为了稳稳地戴牢“贫困县”的帽子,省城、京城若有掌实权的大人物下来视察,县里没有什么稀罕东西款待,就提早把高昌接来,现场画张指画相赠,既不算是行贿,但画的名贵明摆着的,于是便会不断得到各级部门的扶贫救助款。除此之外,高昌只要听说县里有建希望小学、救灾、助残的消息,便会慷慨地寄钱过去。尽管他出来读书、工作几十年了,老家也没什么直系亲属。

“著名指画家”的头衔没变,对桑梓之地岂能不关心?”三年前,虎山县新换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一个叫荒薪,一个叫魏艾。都是三十岁不到,是名副其实的“80后”。他们到省城开完会后,特地来看望高昌。

荒薪说:“高老,这么多年来,家乡真的麻烦你了,又是画画,又是捐款。我们上任后,下决心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 “好。你们需要我做什么?尽管提。”高昌一捋花白的胡须,说。魏艾说:“在没有摘掉‘贫困县’这顶帽子前,我们绝不邀请你回家乡,也决不麻烦你去作什么应酬画。靠国家拨款扶贫,那是庸人之举,得苦干、实干、巧干,把经济搞上去!”高昌说:“画画,捐钱,我愿意!更佩服你们年轻人,有胆有识,敢想敢干。好,我在省城的家里静候佳音。”

末了,荒薪说:“高老,我们想最后麻烦你一次,请你画一张画,就挂在县委常委会议室里,让我们一看见画,就脸红,就心跳,就不敢有丝毫松懈。”

高昌一笑,说:“你一定想好画题了,快说,让我画什么?”

“远景是家乡的虎跳山,近景是花树丛中的一个鹞窝,襁褓中睡着一个婴儿。题款为:‘靠国家财政哺乳,贫困县永远是贫困县。’”高昌蓦地站起来,向内室喊道:“老伴,快拿酒来!这幅画我想了好多年了,只是怕冲撞了父母官,没有画。你们有这种心怀,老夫要谢谢你们了。”

这三年,虎山县没邀他回去画过应酬画,也再没上门来求画去送人。

高昌看报看电视,或者打电话找熟人打探消息,虎山县真的甩开膀子干得热火朝天:发展多种经营,培育规模产业,种粮、造林之外,开辟了中草药园、水果园、蘑菇基地、蔬菜大棚、野猪和野兔养殖场。并引进外资、内资,办工厂进行深加工,家具厂、竹器厂、罐头厂、腊制品厂、酱菜厂、石料厂、中药厂……“贫困县”的帽子摘掉了。

可荒薪、魏艾没有邀请高昌回老家来。

高昌心想:这两个年轻人野心不小,还想好上加好,要让他真正地刮目相看。他等不及了,打电话通报一声,自个儿就来了。到车站接车的,只有两个年轻人,他们说,书记、县长交代了,由他们陪高老参观,想去哪都行。高老满意了,书记和县长才敢来拜谒,否则,无脸见人啊。

高昌扎扎实实参观了四天,走工厂,访园圃,看基地,问农家,虽然有些累,却心花怒放,不是一朵两朵,而是成团成簇。

高昌用手机联系上了书记和县长,说他要设晚宴感谢县委常委全体同志,人必须到齐。吃完饭,他要当众展示他带来的一幅指画新作。有一个不来吃饭的,他就立马回省城去!

晚宴设在高昌下榻的五星级“虎山宾馆”,是由一位虎山县籍的台商开办的。

荒薪说:“高老考察了几天,你说满意了,我们才敢来。”

  “旧貌换新颜,我太高兴了。”

魏艾说:“你请客,怎么行?我已通知办公室的人去埋单。”

  “我是代表老百姓,谢谢你们。这点钱,我还出得起,早把款付了。来,我敬各位一杯,你们辛苦了!”

酒过三巡。高昌拿起放在身边的一个长条型木盒子,从里面取出一轴画来。“荒薪、魏艾二位小友,请你们一个人拿住一端,展开来。”

这是一幅四尺整宣的横幅,画的是一只立于山岗上的老虎,仰天长啸;身后是青松、翠柏、杜鹃花。画名为《一啸震千山》,还题了一首小诗:“方兴未艾致富忙,放眼故乡着新装。襁褓不留哺乳虎,雄风卷过万山岗。”宴会厅里响起一片掌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老画家要回故乡看看却声称自己掏钱,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虎山县还是那么贫穷落后,不想再增加公家的负担。
B.高昌虽然对县领导用自己的名气换取救助款的事深恶痛绝,但只要家乡需要建学校、救灾、助残,他还是会慷慨相助。
C.新任县领导请高老画一幅“襁褓”图,用心良苦,是希望可以借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带领家乡人民摆脱贫困。
D.虎山县实现了脱贫,县领导却没有主动邀请高老前来,他们是想让老画家不请自来,以便给他一个惊喜。
E.小说最后宴会厅里响起的一片掌声,既有对老画家精湛画艺的赞许,也有对县领导勤政为民的执政作风的褒扬。
(2)小说叙事采用双线结构,线索分别是什么?双线结构有什么作用?试做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老画家高昌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有人说,小说的主人公是老画家高昌,也有人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县领导荒薪、魏艾,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情景默写(共1题)

8.
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1)《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写出秦人的穷奢极欲。
(2)李煜在《虞美人》中感慨时光消逝,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材料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5月,石亭景区在石亭山前大道旁按照1;1比例仿造了一座“埃及狮身人面像”,这座像坐北朝南,身长约60米,身高约20米,正面以及两侧有小门可以进入。东侧有煎饼果子摊位;西南是几个蒙古包,不远处还有木制的长廊及仿古的中式建筑;北侧有驯马场;西北侧有一些住宅楼。建成之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拍照,十分热闹。
此消息一出,网友们议论纷纷。有网友称赞石亭景区,认为景区很有想法,建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景区,效果极佳。也有网友认为这是抄袭侵权,应该禁止。还有网友认为不必大惊小怪,这种复制建筑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
对此,你怎么看?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7.语言表达(共2题)

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作为智能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高端应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实中,医生已经感受到来自手术机器人的压力。不过,现在说手术机器人将完全取代医生还为时尚早。手术机器人虽然更灵活、更精准,但是还不能完成所有外科手术。另外,②____________________。首先是普及中的费用关。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会多花上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其次是患者心理关。如果推广普及机器人来做手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器人会不会乱挥刀?”“万一程序被黑客入侵怎么办?”更重要的是,现在手术机器人仍需医生操作,因为真正给患者安全感的还是操作机器的医生。
11.
阅读下面的图表,归纳出杜甫近体诗中叠词使用方面三个显著的特点。
杜甫近体诗中叠词的使用次数及其位置统计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