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稽首(qǐ) 炽痛(chì) 羼水(chān) 面面相觑(qù) |
B.袅娜(niǎo) 谮害(jì) 倒坍(tān) 周道如砥( dǐ ) |
C.嗥鸣(háo) 顷刻(qǐng) 腌臜(ā) 风雪载途(zài) |
D.字帖(tiè) 逞能(chěng)睥睨(pì) 回环曲折(qǔ) |
A.他今天上课老打瞌睡,表现实在不好,简直是差强人意。 |
B.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 |
C.每次同学聚餐总是王老板主动结账,他真可谓是大方之家。 |
D.春节联欢会上众位演员粉墨登场,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
B.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
A.儒家强调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主张重教化、轻刑罚。我们学过的课文有《鱼我所欲也》。 |
B.道家认为万物自然化生,主张道法自然,清净无为,以柔克刚。我们学过的课文有《惠子相梁》。 |
C.法家主张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同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我们学过的课文有《愚公移山》。 |
D.墨家政治上主张尚贤、兼爱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公输》。 |
2.诗歌鉴赏- (共1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小题1】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了____的氛围,抒发了_________的情感。
【小题2】赏析诗歌首句加点词“悠悠”的表达效果。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①,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②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緼③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④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
(节选自宋祁《雁奴后说》)
注:①瞑,通“眠”。②陂薮(bēi sǒu),陂,堤岸、湖边。薮,湖泽通称。③緼,乱麻绳。④唼(shà),水鸟吞食声。
【小题1】下列句中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再啮(啮: 咬) |
B.后乡人益巧设诡计(益:更加) |
C.求之下流,固颠(颠:颠倒) |
D.阴布大网(阴:阴天) |
A.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为之伺察 |
B.至石之半 人固有之 |
C.果得于数里外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D.以中雁奴之欲 不敢出一言以复 |
A.(甲)文老河兵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他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最终结论是“石必倒掷坎穴中”。 |
B.(甲)文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
C.(乙)文写到乡人为了捕捉群雁,晚上拿着牵网的麻绳藏在洞中,等到天快要放亮时,他们就在洞外点火。 |
D.(乙)文寓理于事,讽喻只看表面现象不辨真假、良莠以至以怨报德的现象。 |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
史峰
①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水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质,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弹穿过面包一样轻松随意。“水滴”超硬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构想。
②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能再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还能再分解成质子和中子,合称核子。核子还能再分吗?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电子对撞机撞碎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夸克。那么,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
③夸克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粒子。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宇宙中的夸克组合居然都是“三个夸克组成质子”“两个夸克组成中子”的模式,没有发现“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组合的复合粒子。难道不存在这些夸克组合吗?科学家提出了假说:宇宙中应该存在“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任意夸克组合,只是限于人类的见识“太短”,尚没有发现而已。
④科学家又进一步从理论上推理出“四夸克组合”和“五夸克组合”的特殊性质:这两种组合中的夸克之间保持着极其恰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恰好能产生强力。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并称维持宇宙存在与运行秩序的四大力,这四种力决定了物质的硬度。如果把电磁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定为l,那么弱力和引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电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话,物质就软得拿不起来,几乎是没有硬度。而强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却是100。
⑤“三夸克质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们因为距离不合适,不会相互产生强力,所以质子、中子组成的物质都是普通物质,它们的硬度由电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中夸克之间的距离恰好能相互产生强力,这种物质的硬度比普通物质硬100倍。
⑥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奥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称为“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强力提供,所以坚硬无敌。
⑦其实,2013年科学家就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华大学教授又发现了五夸克粒子。这些都是在实验条件下发现的。此外,科学家还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科学家推断,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复合粒子只是时间问题。而找到它们之后,制造“水滴”这种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变成现实了……
(选自《知识窗》2017年第4期,有删改)
【小题1】文章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开头,有何作用?【小题2】试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
【小题3】文中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作者介绍“水滴”,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夸克”?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推出的中国首档大型原创诗词文化类音乐节目,一经推出,得到一致好评。
(1)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两会期间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点赞道:“《经典咏流传》,这个名字就很好。”请你抓住“咏”字说说这个名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乡村支教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的《苔》刷爆了朋友圈。请你谈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