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区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979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选择题(共4题)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才是希望之民族,这才是强大之国度。如此,         。如此,        。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光芒正在重生,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
①让实践的理性改变现实 ②百家争鸣 ③齐头并进
④才能智者蜂起 ⑤让思想的光芒肆意照射 ⑥才能勇者辈出
A.④③⑤⑥②①B.④②⑤⑥③①
C.⑥③①④②⑤D.⑥②①④③⑤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化研究进入文学领域有点像双刃剑,在给学科带来活力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可能对文学研究构成某种“威胁”。  文学研究的“文学性”,不少学者已经 所谓“纯文学的焦虑”,也不能说是 。这种“焦虑”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现实问题。
A.消解 滋养 庸人自扰B.消除 滋养 杞人忧天
C.消解 滋生 杞人忧天D.消除 滋生 庸人自扰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此次的论文集中撤稿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学术环境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 力度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B.地方行政部门这种怕麻烦、不担当的姿态,不仅会影响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而且会破坏当地企业正常的经营环境。
C.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国内取得高票房的原因,是由于影片中表现出的东方式的情感和价值观,拉近了与中国观众的距离。
D.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目前住房的满意率为38.24%,他们的住房环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才是希望之民族,这才是强大之国度。如此,      。如此,  
    。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光芒正在重生,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
①让实践的理性改变现实   ②百家争鸣 ③齐头并进 
④才能智者蜂起   ⑤让思想的光芒肆意照射   ⑥才能勇者辈出
A.④③⑤⑥②①B.⑥③①④②⑤C.④②⑤⑥③①D.⑥②①④③⑤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定楼遇急雨
陆游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小题1】本诗颔联写景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小题2】本诗以“愁”字作结,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因何而愁。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6.
(题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项王闻龙且死,大惧,使盱台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今释此时而自必于汉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乎?韩信谢曰:……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选自《资治通鉴》)
【小题1】(小题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今释此时而自必于汉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乎
【小题2】(小题2)《资治通鉴》的编著者是________,其编写体例是________。
【小题3】(小题3)上述文段中齐王韩信“虽死不易”的原因是什么?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同举进士。授编修。永乐初,侍皇太子为洗马。太子尝读《汉书》,称张释之贤。溥曰:“释之诚贤,非文帝宽仁,未得行其志也。”采文帝事编类以献。太子大悦。久之,以丧归。时太子监国,命起视事。十二年,东宫遣使迎帝迟,帝怒。黄淮逮至北京系狱。及金问至,帝益怒曰:“问何人,得侍太子!”下法司鞫,连溥,逮系锦衣卫狱。家人供食数绝。而帝意不可测,旦夕且死。溥益奋,读书不辍。系十年,读经史诸子数周。
仁宗即位,释出狱,擢翰林学士。尝密疏言事。帝褒答之,赐钞币。已,念溥由己故久困,尤怜之。明年建弘文阁于思善门左,选诸臣有学行者侍值。士奇荐侍讲王进、儒士陈继,蹇义荐学录杨敬、训导何澄。诏官继博士,敬编修,澄给事中,日值阁中。命溥掌阁事,亲授阁印,曰:“朕用卿左右,非止学问。欲广知民事,为治道辅。有所建白,封识以进。”寻进太常卿,兼职如故。
宣宗即位,弘文阁罢,召溥入内阁,与杨士奇等共典机务。居四年,以母丧去,起复。九年迁礼部尚书,学士值内阁如故。英宗初立,与士奇、荣请开经筵。豫择讲官,必得学识平正、言行端谨、老成达大体者数人供职。且请慎选宫中朝夕侍从内臣。太后大喜。
溥质直廉静,无城府。性恭谨,每入朝,循墙而走。诸大臣论事争可否,或至违言。溥平心处之,诸大臣皆叹服。时谓士奇有学行,荣有才识,溥有雅操,皆人所不及云。比荣、士奇相继卒,在阁者马愉、高谷、曹鼐皆后进望轻。溥孤立,王振益用事。 十一年七月,溥卒,年七十五。赠太师,谥文定。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何人,得侍太子  得:能够B.下法司鞫  鞫:逮捕
C.与杨士奇等共典机务  典:主管D.王振益用事 益:更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帝褒答之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旦夕且死   何妨吟啸且徐行
C.循墙而走 项王瞋目而叱之
D.久之,以丧归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溥与杨荣同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又改授洗马 ,侍奉皇太子;后杨溥因丧归乡。恰逢太子监国,命其赴任;继而又因事牵连被捕入狱。
B.仁宗即位,杨溥得释,并升任翰林学士,皇上念及杨溥是因他而受十年牢狱之灾,对他尤其怜惜。后来建弘文阁,命杨溥掌管弘文阁事,并亲授阁印。
C.宣宗在位期间,杨溥被召入内阁,主管枢机事务,并与杨士奇、杨荣请求开设讲经筵,又请求慎重选择在宫中朝夕侍从皇上的内臣。
D.杨溥为人廉直宽静,没有城府,加之性情恭谨,诸位大臣论事发生争执,杨溥则平心处之,众人皆叹服,当时人称杨溥有雅操,都是别人比不上的。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释之诚贤,非文帝宽仁,未得行其志也。
(2)明年建弘文阁于思善门左,选诸臣有学行者侍值。

4.现代文阅读(共8题)

8.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如何微信

姜 赟

微信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如何微信则是一种生活态度。

不经意间,有人问起,你生活中跟谁打交道最频繁?思来想去,答案竟有些不可思议:生活基本被“微信化”了。这不仅仅是个人感受,也有数据为证: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25%的用户每天打开超过30次。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微信成为一天的开始、一天的陪伴和一天的结束。

微信掀起了一股潮流,日均卷入5.7亿登陆用户,一线城市渗透率高达93%。可以说,目之所及,身之所处,皆有微信包围。收获衣食住行的便利,分享喜怒哀乐的奔涌,拥有随时随地的交互,舒张无聊时刻的排遣……“微信是个生活方式”,已清晰地呈现在无数用户的生活世界。对此,有些人心甘情愿地“醉”在其中,有些人无可抗拒地“裹”在里面,大有一种“不在微信中进化、就在微信外落伍”的趋势。

然而,我们享受微信带来的千般好,就不得不承受其衍生的万般恼。既然舍不得错过朋友之间的新鲜事、热议话题,就有可能面对想退又不易退的微信群,接受垃圾信息轰炸的烦扰,忍耐朋友圈里“鸡汤”养生的腻歪。也不止一次听见抱怨“生活被微信殖民了”“我的注意力被微信撕碎了”“晚上十点领导还布置任务”……在微信无时无刻“假定在场”的推动下,世俗的牵绊将许多人的生活缠绕得无法喘息。恐怕,这也算是“技术改变生活”的另一种表达。

进一步说,用户对微信的依赖有多重,异化的程度就有多深。最典型的场景莫过于“明明面对面,心思却飘到微信群”,一如微信开屏动画折射的隐喻:一个人站在地球面前,连接了全世界,却感到无可抑制的孤独。如果借用美国摄影师埃里克·皮克斯吉尔的作品《远离》来演绎这种异化,更具震撼力。他去掉了照片里人们手中的手机,那个瞬间里的人们虽然都在一起,但都孤单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无表情地仿佛丢掉了灵魂。可以说,微信方便了社交,却让我们稀释了面对面的交往,沉迷于无数陌生人举办的假面舞会。这就不只是生活层面的问题,更是精神层面的课题。

于是,有人想到了逃离,或卸载微信,或停用朋友圈。豆瓣上有篇日记这样写道:停用朋友圈半年,看过电影43部,看过书14本,这些电影和书在我的身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但我还真的很难回忆起刷朋友圈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确实,人们更看重的,是这种“痕迹”。

选择逃离终究是消极的抵御,而非主动的驾驭,不然有些人就不会卸而复装了。只是因为朋友一句“你不用,会让我很不方便”,足以让他再次臣服。要知道,摔跟头主要跟地没关系,跟人有关系。矫正微信使用造成的错位与扭曲,限制其在生活世界的位置,才能将自己从焦虑纠结、寂寞疏离中释放出来,使生命更为丰富、生活更加精彩。

微信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如何微信则是一种生活态度。实际上,微信上发生的事,依然遵循着生活本来的规律;微信上发生的交往,仍然符合现实做人的基本原则。毋宁将其看作第二生活,是第一位生活的延伸和补充。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1月02日05 版,有删改)

【小题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小题2】文章提及埃里克·皮克斯吉尔的作品《远离》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作者认为对微信应持有怎样的态度,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
9.
请分析第④节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10.
作者在第⑥节中说“所以我的晚酌,意不在酒,是要借饮酒来延长晚餐的时间,增加晚餐的兴味。”请分析“兴味”一词的内涵。
11.
作者在第②③节写到广西的山花、贵州的茅台以及“渝酒”,请说说这样安排的作用。
12.
请探究第⑧节中画线句“所以我确认,世间的美酒,无过于沙坪坝的四川人仿造的渝酒。”的深刻意蕴。
13.
简要概括林语堂的作品对马悦然的影响。
14.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当前的种种都是过往的一种堕落或变形”这句话的含义?
15.
根据文意,分条陈述林语堂作品中“永恒的形象”的特点。

5.名著阅读(共2题)

16.
简答题
(1)吕布被俘后想投靠曹操,曹操向刘备征求意见,刘备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作答。刘备为什么这样说?这反映了刘备在“识人”上怎样的特点?
(2)《哈姆莱特》第一幕中,鬼魂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17.
(题文)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关羽归附曹操后,曹操曾让他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处,但关羽却秉烛于门外,对待二位夫人很恭敬。后来曹操又以厚礼重金宝马相赠,但关羽拒收一切东西。
B.董卓死后,汉献帝回到洛阳,宣曹操入朝以辅王室。曹操兴师入朝,不听董昭的劝阻,要迁都许都。献帝不得不从,而群臣惧操不敢异议。迁都许都后,献帝分封大臣,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C.《三国演义》写人善用衬托之法。第25回中为写关公之勇,先写颜良之勇。先写颜良斩宋宪,劈魏续,败徐晃;再写关公于万军之中手起一刀刺颜良于马下,割其首级,栓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这样层层衬托,写出关公神勇。
D.哈姆莱特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优柔寡断。面对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等情形,哈姆莱特既有强烈的复仇愿望,却又迟疑不决,使复仇计划一次次功亏一篑。
E. 《哈姆莱特》包蕴多个难解之谜,如哈姆莱特多次延宕复仇的原因,王后为何会被引诱等,而这些疑问恰恰表现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独特认识。

6.材料作文(共1题)

18.
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的一生中“等”的事情很多。“等”,能让人期盼希望,发现美好;“等”,也能让人无为地消磨时间,最终一事无成。有人在“等”中枝叶干枯,有人在“等”中成了一棵常青藤。

7.语言表达(共1题)

19.
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3分)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8道)

    名著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