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787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

1.选择题(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靠着“祖传秘方”,老字号曾独领风骚;( )。据报道,一些老字号品牌餐饮,尚在生死线上挣扎。“京城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在制作大螃蟹、勾兑涮羊肉汤上,具有独家秘方,曾经红极一时,时下却__________。

当然,也有不少凭借老秘方自救的老字号。20世纪90年代,云南白药这个_________的“疗伤圣药”,几乎在人们视野中消失,直到把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才__________。把白药加入创可贴,云南白药以止血、镇痛、消炎、愈创的优势收复被邦迪占领的阵地;把白药加入牙膏,云南白药以防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疗效,迅速与国外品牌_________。

绵延千百年,老字号大都历经风霜,它们发展的跌宕轨迹,折射着家国命运的起伏,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汇聚着爱国忧时的民族情感。

如今,时代变了,市场变了,受众变了,老字号该何去何从?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工艺的独特的代代相传的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A.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秘方的工艺独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
B.或许在时代喧嚣的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
C.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
D.或许在变迁时代的喧嚣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秘方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并不是长青之道。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是守着秘方“讨饭吃”的老字号企业,却也不在少数
B.有一些老字号企业也只是守着秘方“讨饭吃”,这个群体也不在少数
C.或许是因为守着秘方“讨饭吃”,故而这类老字号企业不在少数
D.可是也有不在少数的“讨饭吃”的老字号企业守着秘方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江河日下 闻名遐迩 浴火重生 各有千秋
B.每况愈下 好整以暇 脱胎换骨 平分秋色
C.每况愈下 闻名遐迩 浴火重生 平分秋色
D.江河日下 好整以暇 脱胎换骨 各有千秋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点绛唇·杭州①

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②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③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①此词作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秋。词人时在杭州为官。②庾公楼: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乘月登南楼。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③别乘:官名。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毂。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上片第三、四句运用了拟人、反问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悲伤、落寞。
C.下片第一、二句叙写袁毂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吟诗填词,相互唱和。
D.下片后三句,词人以戏谑语气告诉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方岳贡,字四长,谷城人。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进郎中。历典仓库,督永平粮储,并以廉瑾闻。崇祯元年,出为松江知府。海滨多盗,捕得辄杖杀之。郡东南临大海,飓潮冲击,时为民患,筑石堤二十里许,遂为永利。郡漕京师数十万石,而诸仓乃相距五里,为筑城垣护之,名曰“仓城”。他如救荒助役、修学课士,咸有成绩,举卓异者数矣。薛国观败,其私人上海王陛彦下吏,素有隙,因言岳贡尝馈国观三千金,遂被逮。士民诣阙讼冤,巡抚黄希亦白其诬,下法司谳奏。一日,帝晏见辅臣,问:“有一知府积俸十余年,屡举卓异者谁也?”蒋德璟以岳贡对。帝曰:“今安在?”德璟复以陛彦株连对,帝领之。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帝奖其清执,报可。无何,给事中方士亮荐岳贡及苏州知府陈洪谧,乃擢山东副使兼右参议,总理江南粮储。所督漕艘,如期抵通州。帝大喜。吏部尚书郑三俊举天下廉能监司五人,岳贡与焉。帝趣使入对,见于平台,问为政何先,对曰:“欲天下治平,在择守令;察守令贤否,在监司;察监司贤否,在巡方;察巡方贤否,在总宪。总宪得人,御史安敢以身试法。”帝善之,赐食,日晡乃出。越六日,即超擢左副都御史。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翌日,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时十六年十一月也。故事,阁臣无带都御史衔者,自岳贡始。李自成陷京师,岳贡及邱瑜被执,幽刘宗敏所。贼索银,岳贡素廉,贫无以应,拷掠备至。搜其邸,无所有,松江贾人为代输千金。四月朔日与瑜并释。

(选自《明史》卷二百五十一,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
B.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
C.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
D.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中,官名,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遺。宋代以后,也称医生为郎中。
B.擢,提拔官职,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如本文中的“举”,就是提拔或者授予官职的意思。
C.日晡,即晡时,古人将一天划分为“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十二个时辰,晡时对应干支中的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
D.朔日,中国农历将每月的第一天称为 “朔”,即初一。将农历每月的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岳贡廉洁谨慎。在负责掌管仓库、管理永平粮仓时就因廉洁谨慎而闻名于世,在被贼军抓获时,又因无钱进献备受拷打。
B.方岳贡政绩卓异。将数十万石粮食漕运到京城并建立“仓城”,连皇帝也知道有一位担任知府十几年屡有卓异政绩的官员。
C.方岳贡勤政为民。担任松江知府时,飓风大浪带来灾难,为使人民免受祸患,他修筑石堤二十多里,使之成为松江人民永久的福利。
D.方岳贡善于应对。被召应对,恰逢皇帝诘问吏部尚书李遇知,方岳贡的回答深合皇帝心意,被赏赐食物,到了晡时才出宫。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他如救荒助役、修学课士,咸有成绩,举卓异者数矣。
(2)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帝奖其清执,报可。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文化并非主体,主体是人。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无论是文物还是典籍,都只是文化的载体,而灵魂是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正确的文化观不能离开正确的国家观。国家对于共同文化的形成和认同至关重要。要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而非分裂的国家。民族是文化的主体,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保障。当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也会中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因为中国自古至今始终是中国。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有过分裂,但统一是主导的。即使当时存在不同的民族政权,它仍然处于中国这个大的疆域之内,因而极容易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继承相对完好。历史证明,当国家分裂,文化发展的血脉会中断,何谈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鲁迅先生虽然批判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但他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的话,强调中国并没失掉民族自信力。近代中国人的一盘散沙是统治者的“治绩”。中国近代表现的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朝廷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治绩”。

文化自信当然包含人数众多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各个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能从自己专业领域发现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和文化传统,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学者和专家以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的大国学者的身份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极为平常。可以预期,在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中,中国学者会日渐增多。单面输入和接受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文化自信问题不仅属于文化,它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密不可分。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民族的自尊、自强。中国现在已经不再像旧中国那样在世界政治舞台缺位,而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带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自信地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光明日报》,2018年1月8日15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看文化的载体,而是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
B.有一个统一而非分裂的国家是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C.如今,中国学者和专家参与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极为平常,中国学者正日渐增多。
D.我们正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走向世界政治舞台。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内涵方面界定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灵魂是文化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B.第二段谈文化自信与国家的关系,强调统一的国家和中华民族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C.第三段用鲁迅的话证明近代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统治者的“治绩”。
D.第四段从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谈文化自信包含了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的载体包括文物和典籍,理解载体中深层内涵和内在精神,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B.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只要一个国家不被消灭或处于分裂,它的文化发展就不会中断。
C.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对人民的文化自信起到强化作用。
D.文化自信与文化相关,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5.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赌水
顾文显
一场实力悬殊的恶战后,团长只带着 30 多人冲出重围,一路狂奔甩脱了日本兵的追击,30 多人几乎瘫倒在一座小山脚下,30 多张嘴裂出了无数道血口子, 大家已几昼夜滴水未进,现在咳嗽一声都能打出火花!
警卫员爬到旁边拐弯处,喊不出话来,他只能举起手臂示意。团长把残部带 过去,发现山脚的乱草里隐藏着一个两只脚大小的窟窿,窟窿里静静地卧着一泓 清水……30 多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有水,就有了命,否则,他们就算是逃出 了敌人的包围,也得活活渴死!
可大家把目光投向团长时,团长却一摆手,说:“慢。”团长皱起眉头,端详这个小泉眼一阵:怪怪的,四周没发现野兽踩踏的爪印,哪怕有溅在边上的水 滴也好,至少说明有动物饮用过它了,然而,没有。小泉眼静得跟死人一样,满 满的,一滴也没有外溢……不久前,曾经发生过一支小部队误饮毒泉全体死亡的 事件,全军上下都通报过的。假如这次一下子误饮中了毒,这些从枪林弹雨中杀 出来的勇士们,就得软绵绵地倒下!
空气仿佛要凝固了,冒烟的嗓子被泉水引诱着,好多人心里说,喝它一阵, 就是毒死,也比渴死强。团长凝望着远方,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也就是说, 舍了这眼小泉,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找到水源的,成败在此一赌, 得有人先尝这水!团长吩咐几个强壮些的战士到附近看看,哪怕是抓到一只小蜥 蜴,让它来试水。然而,大家失望了。团长用眼神命令大家别动,他走到小窟窿 边蹲了下去。“团长!”几个沙哑的声音止住了团长的行动,谁都有义务先闯这 道水关,只有团长不可以,他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是部队的灵魂。
几名精壮的警卫冲了上来,要求尝这水,保护首长是他们的义务。团长摇摇 头,他还在沉思,在这一泓摸不透底细的泉水面前,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兵有些优 柔寡断了。突然,那个受伤的号兵挣扎着站了起来:“团长,让我来试试。”团 长一下子呆住了。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在号兵的身上,他年龄最小,又是那么 痩,抵抗力最弱了,何况还受了伤,轮也轮不到他身上。刚才突围出来时,团长 竟然还背着他跑了很长一段路,怎么可能让他先尝这水呢!然而,团长盯着号 兵的脸凝视了好久,才郑重地说:“谢谢你,如果发生意外,我会告诉你娘,你 表现得很勇敢。”团长认识小号兵的娘?众人都很疑惑。号兵神色庄重地蹲下, 双手捧起一捧水,像捧起这支部队生的希望,他运足气,咕咚咚,连喝了三大捧。 战士们听见,团长捏着皮带的手指关节嘎嘎地响,团长的眼睛盯着西方的一抹晚 霞出神。
号兵抹了抹嘴报告说:“报告团长,水很甜,肚子没疼,就是有点儿咕噜。” 团长又盯了号兵片刻,突然笑了:“小家伙,你肚子里没食, 它不咕噜才怪呢! 同志们,可以喝水了,小心点儿,别弄脏了它。”团长拍拍号兵的头:“你很勇 敢呀!”“爹……”号兵刚发出一个字,却被团长严厉的目光给噎了回去。
这支队伍借着月光,喝足了小泉眼的水,肚子里填饱了草根,他们在团长的 率领下,雄赳赳地上路了。没有人议论号兵是团长儿子的事,但是,每个人身上 都鼓足了劲儿… …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团长只带着 30 多人突出重围,战士们几昼夜滴水未进,突出了战斗的惨烈和日寇的凶残,交代了小说的背景,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团长认识号兵的娘,号兵喝水时团长紧张的动作和神态,小说中的这几处暗 示,与结尾处号兵喊团长“爹”的情节相照应,构思巧妙。
C.“现在咳嗽一声都能打出火花”“冒烟的嗓子被泉水引诱着”这两句话平实 质朴,表现了作者对语言的雕琢,也展现了作者的文字功底。
D.团长和战士们在“赌水”的过程中争先恐后,不计个人生死,这不仅体现了 浓浓的战友情,也揭示了这支队伍能死里逃生的原因。
【小题2】小说以“每个人身上都鼓足了劲儿……”结尾,是哪些原因让每个人鼓足了 劲儿,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5.情景默写(共1题)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8年10月28日,我乘坐公交车错过了下车站点,我要求司机停车遭到拒绝,顿时我火冒三丈,对司机进行恶语谩骂,进而用手机敲打他的头部。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公交车经过剧烈的颠簸坠入70米深的长江,那一刻,我来不及思考,就被无边的黑暗吞噬了,冰冷的江水涌入车里,高压进入我的耳孔、鼻孔和嘴巴。

我拼命的挣扎、扭曲,无比的憋闷、痛苦,极端的悲哀和无助……生命一点一点离我而去,灵魂一步一步坠入地狱。

这些天,我成了孤魂野鬼,有手机不敢看,因为满屏都是对我的谩骂:疯子,泼妇……;有报纸不敢读,因为那上面尽是口诛笔伐:不讲道德,泯灭人性……;有店铺不能经营,因为门面被砸、停业,有家不能回,因为家人被人肉、咒骂甚至索赔……;我有觉不能睡,13名乘客对我怒不可遏,司机更是穷凶极恶……

假如我有来生,我……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7.语言表达(共2题)

8.
中学生刘星写给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的电子邮件,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请找出四个有问题的词或句子,写在横线上。
尊敬的馆长:
您好!
今天我到贵馆读书,被其别出心裁的外部设计和炫酷的内部场景震慑,“最美图书馆”果然名不虚传。阳光透过玻璃洒满大厅,有人专注选书,有人静静阅读,这真是“书香天津”的最好写照!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品质,更好地服务读者,我提两点建议,请采纳。
首当其冲,希望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其次,希望在买书上继续加大投入,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谢谢!
此致
敬礼!
刘星
2018年3月3日
9.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改原意,可增删个别词语)
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的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