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769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新时期的大学生风华正茂,不应只驻足象牙塔,读圣贤书,更应有天地之情怀,家国之担当。
②退伍军人吕保民面对持刀歹徒毫无畏惧,虽身中五刀,仍忍着切齿拊心的剧痛,追赶歹徒。
③张爱玲从小就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桀骜不驯的她实际是极其孤独与落寞的。
④令人期待的发布会开始了,首先走向发言席的是一位短小精悍的老者,他步履稳健,风神潇洒。
⑤五千年岁月沧桑,那些叱咤风云、气势磅礴的文学作品一直震撼着我们,促我们奋然向前。
⑥在复杂多变地国际形势下,他仍对未来踌躇满志,充满信心。这让我们心生敬意,感慨良多。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③④
2.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人们为什么重视邻里关系呢?因为这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之需,_______________。
A.实现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而且邻里和睦,人才会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继而体会到幸福感。
B.而且邻里和睦,人才会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继而体会到幸福感,实现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
C.实现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而且邻里和睦,人才会体会到幸福感,继而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D.而且邻里和睦,人才会体会到幸福感,继而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小学生作为学生图书馆主要的服务群体,能充分利用好馆藏资源,令其发挥育人作用,主要在于学校及家长能否支持配合。
B.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不仅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屠呦呦及其团队的巨大成功。
C.100年前,经过青年学生的奋勇抗争,引发了全民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这就是标志着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
D.“十一”国庆阅兵后的花车巡游活动令人印象深刻,黑龙江“中国粮仓”花车上,麦浪、雪花簇拥着金碗、卫星、抽油机、丹顶鹤……
4.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峥嵘  廖廓  斑斓  迥乎不同
B.荆棘  文采  笙箫  风和日丽
C.钮扣  微漠  酣畅  泪下沾襟
D.浸渍  绯薄  典押  陨身不恤
5.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百(gě) 彳(chù) 南(fán) 挥斥方(qiú)
B.止(è) 青(xìng) 火(bō) 长歌哭(dàng)
C.杀(nüè) 偏(tǎn) 不(dàn) 涕交流(sì)
D.忸(ní) 团(jī) 颓(qǐ) 怒发冲(guān)
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编年体史书还有《资治通鉴》。
B.《荆轲刺秦王》中,“燕王拜送于庭”属于特殊句式中的状语后置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是判断句。
C.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鱼肉”是古今异义词,文中译为“鱼的肉”。
D.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杂文集有《坟》《而已集》《华盖集》等。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诗人,曾倡导“新乐府运动”,诗歌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B.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可以以物喻人,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此诗可理解为自况言志的诗。
C.诗歌首句交代了菊花所处环境——一夜清寒,瓦着新霜,营造了清冷的意境,暗示了对菊花的同情。
D.最后一句中“金粟”指菊花的花蕊。早晨花蕊初开即菊花初绽,给人清丽美好的印象。
【小题2】诗人在咏菊时,还选取了哪些相关的植物意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凸显菊花?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于轵道①旁。诸将或言诛子婴。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子婴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②如故。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王。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距关,无内诸侯军,征关中兵以自益。”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旦日,沛公从百余,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注]①轵道:轵道,亭名,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北。 ②案堵:安居,安定有序。案,通" 安 "。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B.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C.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D.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
B.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C.骑, 古时一人一马的合称。《史记·陈涉世家》中有“骑千余”;而“乘”是指拉一车的四匹马,如“千乘之国”,指有四千匹马的国家,属大国。
D.司马:西周始置,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为朝廷大臣,常统率出征。战国时楚国分左、右司马,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子婴投降后,将领们主张杀死他,沛公反对,认为子婴已经投降,再杀他就太不吉利了。
B.沛公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不同于秦朝的暴政苛法,宣传开后,百姓欢欣鼓舞,争相犒劳沛公的将士。
C.项王听说沛公已经平定了关中,十分恼怒,打算派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范增也劝项王攻打沛公。
D.项伯连夜见张良,回去把沛公的说辞报告给了项羽。第二天,沛公带领随从亲自到鸿门来感谢项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2)可急使兵距关,无内诸侯军,征关中兵以自益。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话

贾平凹

我出门不大说话,是因为我不会说普通话。人一稠,只有安静地听,能笑的也笑,能恼的也恼,或者不动声色。口舌的功能失去了重要的一面,吸烟就特别多,更好吃辣子,吃醋。

我曾经努力学过普通话,最早是我补过一次金牙的时候,再是我恋爱的时候,再是我有些名声,常常被人邀请时。

但我一学说,舌头就发硬,像大街上走模特儿的一字步,有醋熘过的味儿。自己都恶心自己的声调,也羞于出口让别人听,所以终没有学成。后来想,伟人也不都说普通话,我也不说了。而我的家乡话外人听不懂,常要一边说一边用笔写些字眼,说话的思维便要隔断,越发觉得说话没了激情,也没了情趣,于是就干脆不说了。

数年前同一个朋友上京,他会普通话,一切应酬由他说,遗憾的是他口吃,话虽说得很慢,仍结结巴巴,常让人产生没有气儿了、要过去了的危险感觉。偏有一日在长安街上有人问路,这人竟也是口吃,我的朋友就一语不发,过后我问怎么不说,他说,人家也是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所以他是封了口的。受朋友的启示,以后我更不愿说话。

有一年夏天,北京的作家莫言去新疆,突然给我发了电报,让我去西安火车站接他。那时我还未见过莫言,就在一个纸牌上写了“莫言”二字在车站转来转去等他,一个上午我没有说一句话,好多人直瞅着我也不说话。那日莫言因故未能到西安,直到快下午了,我迫不得已问一个人X次列车到站了没有,那人先把我手中的纸牌翻了个个儿,说:“现在我可以对你说话了,我不知道。”我才猛然醒悟到纸牌上写着“莫言”二字。

这两个字真好,可惜让别人用了笔名。我现在常提一个提包,是一家聋哑学校送我的,我每每把“聋哑学校”的字样亮出来,出门在外觉得很自在。不会说普通话,有口难言,我就不去见领导,见女人,见生人,慢慢乏于社交,越发瓜呆。

这么说的时候,心里很悲哀,恨自己太不行,自己就又给自己鼓劲。所以在许多文章中,我写我的出生地绝不写是贫困的山地,而写“出生的地方如同韶山”;写不会说普通话时偏写道: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我虽不会说普通话,但我会骂人,用家乡的土话骂,很觉畅美。

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的女儿在她的卧房里也写了这八个字的座右铭,但她写成:心系一处,守口如平。平是我的乳名,她说她也要守口如爸爸。

不会说普通话,我失去了许多好事,也避了诸多是非。世上有流言和留言——流言凭嘴,留言靠笔——我不会去流言,而滚滚流言对我而来时,我只能沉默。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会说普通话,别人说普通话“我”也不全能听懂,只有安静地听,能笑的也笑,能恼的也恼,或者不动声色。
B.“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作者不是贬低普通话及说普通话的人,而是表明不会说普通话也无可厚非,不必拘泥于世态人情而深受困扰。
C.文章语言平实、幽默,如在火车站等候作家莫言的事,出门带着聋哑学校的提包的事,很生活化,又令人忍俊不禁。
D.文章通过多件小事的叙述,写出了自己不会说普通话的种种窘迫;又通过女儿化写的座右铭渗透出“我”对于家乡话的坚守。
【小题2】文中“我”自始至终不会说普通话,有哪些原因?请分点概括。
【小题3】分析划线句子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鲁迅的本质精神是他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人的深刻理解。鲁迅一生批判和挑战的不是哪一个个人,而是中国的一些旧的文化传统,一种民族劣根性,一种社会状态。局限于鲁迅与周边人际关系和具体事件的纠葛,是不能真正理解鲁迅的价值和意义的。鲁迅是常读常新的,他已经成为一个世纪性的话题。而留在民族记忆里的鲁迅是中小学教科书中的鲁迅,是每逢某个重大政治节日便被装饰出来的鲁迅。毫无疑问,鲁迅已经远离了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自己。人们都认同鲁迅性格的本质是挑战强者而决绝地反抗,但是我们很少能细想为什么鲁迅能至死坚守这一性格?归根结底,就是鲁迅的人格所致,人的性格特征大多源自于人格特征。

鲁迅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为“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于我们来说,鲁迅精神在当代中国最大的价值,就是对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思想立场和人格境界的启示意义。夜深人静,我读到鲁迅的一些句子,总是惊出一身汗水来。这冷汗不只是为鲁迅的深刻而惊叹,也是面对鲁迅的深刻和挑战而自愧不如的结果。鲁迅的伟大在于其思想的深刻,而鲁迅的痛苦也在于其思想的深刻。不忘鲁迅,让我们活得很累很沉重。但是无论如何,知识分子,尤其是研究鲁迅的人,绝不能参与对于鲁迅本质精神的改造,因为曲解鲁迅就是背叛鲁迅。

鲁迅在世纪之初确立的现代人的思想人格境界,就是呼唤“真人”揭露“伪士”。在人性的道德上,鲁迅始终是“复古”的——复归于人间的原点。鲁迅在担负起政治救亡、思想启蒙重任的同时,又担负起道德救赎的重任。鲁迅的真实让恶人的作恶变得困难,特别是让伪善者暴露出恶的本质。他一生树敌过多,除了思想立场和政治倾向的差异之外,很大程度是由于性格所致。而这性格也就是人格——不说假话和揭穿虚伪。这造成了他人际关系中最大的悲剧——自己不虚伪也不允许别人虚伪。

鲁迅的真诚与真实是当下中国最值得珍惜的精神资源,思想意识上的“独出”与道德人格上的“率真”,是鲁迅“致人性于全”的主要思考内容。鲁迅一生都在“力抗时俗”“力抗强者”。而今日的民众,在思想意识和道德人格上则往往表现为两重性:思想意识的觉醒与道德人格的滑落。由于历史的发展,一般民众逐渐疏离于僵化的意识形态,具有了被“唤醒”后的思想状态。但是,正是这觉醒之后对现实产生的失望,使人们丧失了理想主义和共同伦理精神,退而求其个人物质生活的发展,结果带来了道德心的淡化,造成政治意识的弱化与道德人格的滑落。身处当下境遇,我们可能什么都做不来,但至少能做到真诚和善良。

鲁迅的存在,为我们确立了一种人生境界和一面反省的镜子。鲁迅的存在,使我们不敢自我夸耀,不敢轻易自称为“战士”,也不敢轻易把某人称之为“伟人”。我们需一直努力坚守这样一个底线: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平庸;可以不崇高,但是不可以堕落。然而,这个人生底线的坚守是痛苦的,也可能是孤独的。所以我说:“我爱鲁迅,鲁迅害我。”

(摘自《远离鲁迅让我们变得平庸》,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本质精神是他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人的深刻理解。他批判和挑战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种民族劣根性,一种社会状态。
B.鲁迅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为“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鲁迅精神在当代中国最大的价值,就是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思想立场和人格境界的启示意义。
C.鲁迅在世纪之初确立的现代人的思想人格境界,就是呼唤“真人”揭露“伪士”。鲁迅的真诚与真实值得珍惜。身处当下,我们至少应做到真诚和善良。
D.鲁迅的存在,为我们确立了一种人生境界和一面反省的镜子。我们需一直坚守“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平庸;可以不崇高,但是不可以堕落”的底线。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指出不要纠结于鲁迅与其周边哪一个人的关系如何,这样解读,会阻碍我们去真正理解鲁迅的价值和意义。
B.文中写中小学教科书中的鲁迅、每逢某个重大政治节日便被装饰出来鲁迅,是比喻论证鲁迅已经远离了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自己。
C.文章第二、三、四段,以递进的结构阐述了鲁迅精神对于当今社会知识分子以及普通人具有的重要意义。
D.原文标题明确提出作者的认识,是作者结合社会现状提出的自己的观点,具有启发性,具有现实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不忘鲁迅让我们活得很累很沉重,但鲁迅研究者绝不能对鲁迅的本质精神进行改造,因为曲解鲁迅就是背叛鲁迅。
B.鲁迅人际关系中最大的悲剧就是自己不虚伪也不允许别人虚伪,这是由他不说假话和揭穿虚伪的性格使然。
C.今日的民众,在思想意识和道德人格上往往表现为两重性,即思想意识的觉醒与道德人格的滑落。这完全是由民众的主观原因造成的。
D.作者说“鲁迅害我”,是因为当代知识分子要坚守鲁迅确立的精神人格,会活得很累、很沉重、很孤独,这是深爱鲁迅的正话反说。

5.情景默写(共1题)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的上阕,写诗人面对宇宙广阔,心绪激昂的句子是“___________”;下阕回想以往有很多不寻常的日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诗人最先想到寻梦的方式和方向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一段,听了慷慨羽声后,士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
(4)《论语八则》中讲读书与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语言表达(共2题)

12.
下面是育仁中学学生王梅写给《语文报》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六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语文报》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育仁中学学生王梅,荣任该校学生文学社社长。久闻你刊大名,很是仰慕。现奉上大作《油城新晚》一篇,敬请拜读。还望赶紧回示!

此致

敬礼!

王梅

2019年10月15日

13.
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另选两个不同的补写对象,字数与划线句相同,句式与划线句一致或相近,意蕴与划线句符合。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广博;
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命题作文(共1题)

1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然万类,冥然有音,耳得之而为声。然而声音又不拘泥于耳听,凡触动了心灵的人、事、物,都可以幻化成美妙的声音,时时刻刻回想在年轻的心底。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