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湖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749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选择题(共10题)

1.
下列对联所咏之人对应正确的一项
A.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司马迁
B.一路坎坷成圣成人亦成史,两袖清风忧国忧君更忧民。——屈原
C.闺中苏辛,别是一家,史家称道传孤本; 词里三瘦,堪叹婕妤,金石录中寄深情——李清照
D.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陆游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刚刚还阳光灿烂,转瞬间大雨(páng)沱,雨水噼啪用力敲打着瓦房,屋沿的水滴答作响,虽然说有些无奈,但也多了一丝夏的(qiè)意和雨后的清凉。措手不及的行人,一时四处躲闪。
B.大概就是这两年,抖音火了之后,很多地方开始(zháo)力于开发一些别出新裁的项目。最热门的要数玻璃(zhàn)道,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空中,横亘着一条透明的“天路”。
C.当初的我们(pí)邻而居,甚至半夜你的鼾声都能将我吵醒,我却能安心地度过一天又一天。现在,你的(hān)声是听不见了,我却一夜一夜的失眠,甚至偶尔生病的人打一个喷嚏都能把我吓一大跳。
D.一只白鹭孤绝地立于水田里。流线形的身躯,洁白的(suō)衣,颀长的腿,玲珑的眼睛,静默如诗的白鹭啊,就这样站着,站着,整个田埂便被它站成了一幅嵌在玻璃(kuāng)里的水墨画。
3.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通常的引力效应只能让宇宙减速膨胀
②它具有负压强
③哈勃发现的是一种时空膨胀效应
④而科学家假设了一种能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未知神秘力量
⑤能使时空在宇宙学尺度上加速膨胀
⑥称之为暗能量
A.③①④⑥②⑤B.①④③⑥②⑤C.③①④⑤②⑥D.①④③⑤②⑥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种新实验文学,在当下有可能不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同质化群体写作,但对于有着探索精神的作家来说,却意味着一个更为辽阔的文学空间。
B.香山的主峰香炉峰并不高,只有557米,对大多数游客来说并不吃力,虽然这里有索道缆车,但是还是建议一路步行上山,公园中的假山、小河也蛮有景致的。
C.快90岁的袁隆平还是风尘仆仆的样子,他每天几乎都要去试验田“打卡”。接受采访时,他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继续努力,继续攀高峰。”
D.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7.59亿,较2018年底增长3391万,占网民总数的88.8%;预计到2020年,我国视频直播市场规模将达150亿美元。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饶宗颐先生学术艺术道路非常广阔,可谓达到了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的理想高度。(甲)季羡林说“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金庸说“有了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观赏饶宗颐先生的书法作品时,让人感到,饶先生不是在写字,而是在写自己的人格精神,写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写自己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某种领悟。当代中国书法界的现状是多种潮流的多元并存,但又各自为政。(乙)一些书家反经典书法,乐于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民间书法和新发掘出的瓦当、墓志中去寻找——把碑学、简牍学、敦煌写经、民间墓志等很多东西融入个人的书法创作。而西化的现代后现代书法家,将绘画墨象和书法整合起来,使书法更像抽象绘画。但遗憾的是,真正有学术建树的知识型推进不多见。书法前景是令人堪忧的。(丙)丧失了“汉字”和“线条”这两个基本点,丧失了文化继承和创新这个底线的话,未来的“用毛笔蘸墨的纸上运动”,我不知道该怎么命名之?

【小题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源远流长B.名不见经传C.尚D.堪忧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6.
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译文: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B.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译文: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听从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C.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译文: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远人不服,则文德以来之     修:整治
B.百亩之田,勿其时    夺:改变
C.令人长号不自 禁:承受得住
D.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哀悼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斧斤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今夫颛臾,固近于费  涂有饿莩不知发
C.是异于刺人而杀之    且谓阁子也
D.河内凶,则移其民河东 其制稍异
9.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妪,先大母婢也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C.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句子默写(共1题)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
(1)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2)尔卜尔筮,________。以尔车来,__________。(《诗经·氓》)
(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最难将息。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3.诗歌鉴赏(共1题)

1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促织 二 首

(宋)洪咨夔

其一

一点光分草际萤,缲车未了纬车鸣。

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

其二

水碧衫裙透骨鲜,飘摇机杼夜凉边。

隔林恐有人闻得,报县来拘土产钱。

(注)①促织:蟋蟀。②缲车:剥茧抽丝车。③纬车:纺车。④催科:催租税。
【小题1】第一首着力描写___________,第二首重点批判_____________。
【小题2】这两首诗作为一个整体,有哪些共通的艺术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13.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谏垣存稿序

宋·韩琦

夫善谏者,无讽也,无显也,主于理胜而己矣。故主于讽者,必优柔微婉,广引譬喻,冀吾说可行,而不知事不明辨,忽而不听也。主于显者,必暴扬激讦,恐以危亡,谓吾言之能动,而不知论或过当,则怒而不信也。夫欲说而必听,言而必信,苟不以理胜之为主,难矣哉!琦景祐中任三司度支判官,以族贫,求外补,得舒州。将行,而上以谏官缺,擢授右司谏而留之。窃惟言责之重,非面折廷争之难,盖知体得宜为难。夫得通明端朴、高识博学之士,则动必中理,日益君听,而使愚不肖者而处之,固不胜其任矣。遂两上章辞,不喟然自谓曰:“上之知汝任汝之意,厚矣!汝之所言,当顾体酌宜,主于理胜,而以至诚将之。兹所以报陛下而知任之意。若知时之不可行,而徒为高论,以卖直取名,汝罪不容诛矣!”在职越三载,凡明得失、正纪纲、辨忠良、击权幸,时人所不敢言,必昧死论列之。上宽而可其奏者十八九,卒免重戮,进登掖垣,实前日为诫之力也。其所存稿,欲敛而焚之,以效古人谨密之义。然念《诗》、《书》所载,从谏而圣君之德也,衮阙而补臣之忠也。前代谏诤之臣嘉言谠议布在方册使览之者知人主从善之美致治之原若皆削而燔之则后世何法焉?于是存而录之,为上、中、下三卷,命曰《谏垣存稿》,以藏于家。窃志夫上之聪仁大度,自三代汉唐以来虚怀纳谏、甚盛德之主,皆不及。复子孙传而阅之,知直道之无咎,忠教之有迹云。时庆历二年三月十五日,秦亭西斋序。

(注)①掖垣:中央部门。②谠议:公正的议论。③燔:烧。④秦亭西斋:作者自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两上章辞,不 报:报告
B.为上、中、下三卷 厘:整理
C.而使愚不肖者而处之     冒:不顾
D.复子孙传而阅之 俾: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忽而不听也    臣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B.喟然自谓曰    使人复葺南阁子
C.皆不及 吾妻死之年手植也
D.冀吾说可行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始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善于进谏的,既不能太委婉,也不能把话说得太直露,而要旁征博引,以理服人。
B.作者本想当个地方官,多挣点钱,可朝廷因为谏官缺员,所以不顾他的意愿而提拔他任谏官。
C.作者不满意谏官这个职位,因为担任这个官职,说话要得体,不能沽名钓誉,有时还要冒死进谏。
D.作者本想把自己的奏章都烧了,后来又觉得把他们编辑成书,像《诗经》一样留传后世更有价值。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惟言责之重,非面折廷争之难,盖知体得宜为难。
(2)上宽而可其奏者十八九,卒免重戮,进登掖垣,实前日为诫之力也。
【小题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前代谏诤之臣嘉言谠议布在方册使览之者知人主从善之美致治之原若皆削而燔之则后世何法焉?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1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吉普车在公路上奔驰着。车窗外掠过冬日苍茫的天际,玄黄色的山峦,以及悬崖上垂持着的白色的冰凌……

二十年没回故乡了。走时是兵,现在是炮兵师政委。

故乡,你好,我回来了。

前面出现了一座小镇。

他猛一怔。

你一定记起了什么?

噢,是的。

他让司机把车停在镇子对面的公路边上。

他下了车,走过一座石桥,来到了镇子上。

他静静地立在街口,望着。小镇,是我。二十多年了,你一定不会认出我是谁。

他把军大衣往紧裹了裹,向那个他一眼就认出来的地方走去。

这是一座小学校。

他悄悄地立在校门口,胆怯地向里面瞄了一眼,脸上立刻不由自主地显出一种敬畏的神色,就像当年他第一次站在这里一样。

是的,二十几前,你来这里时,还是个孩子,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背着一卷缀满补丁的铺盖。当你站在这校门口的时候,就像穿越过撒哈拉大沙漠的一个来自原始部落里的虔诚的穆斯林,站在耶路撒冷的神殿前……唉,那时这学校其实是多么简陋!大门哪有这么排场?只不过是一个土豁子(围墙缺口)罢了。围墙也是土的,上面缀满了不安生的手脚所留下的坑坑洼洼。现在呢?看看,这大门和围墙都是一色青砖砌起,多气派!

他咧开嘴巴笑着,呆呆地望了一阵操场上喧闹的孩子,然后用手指头揩了揩眼角,离开了校门口。

他开始绕着学校的围墙走。一边走,一边仔细地往墙根下瞅着。

还在吗?那个我曾像小狗一样爬过的下水洞!

他走着走着,一下子呆住了。

一点也不错,就是那个洞,那个下水洞。二十年过去了,这个洞几乎还原样地保存着,似乎专门等着他今天来重访。

刹那间,那热闹的锣鼓声、丝弦声、秦腔……又在你的耳边骤然间响起来。校园的大操场上正唱戏。

校门的土豁子成了“剧院”的入场口,被剧团雇来的本镇的一些彪形大汉把守着。

同学们都看戏去了,就你一个人踯躅在街头。你没有那三毛钱去买一张票。那锣鼓和丝弦的喧闹,那笑语哗然的人声,那激昂慷慨的戏文,撩拨着你的心。

突然,你一下子记起了那个下水洞。

唉,我当时是怎样从眼前这个洞里爬进去的呀!又黑又脏,臭烘烘。

灾难在我从洞那边一伸出头就降临了。一只蒲扇般的大手一下子扣在了我头上。我脑子“轰”地一声,觉得整个世界都陷入到一片黑暗之中。当我挣扎着企图像泥鳅一般溜掉时,另一只大手已经揪住了我的一只耳朵。

我被那无情的手从洞子里拉出来,拉在了人山人海的操场上。揪住耳朵的人是镇子上肉铺里的焦二,腰圆膀阔,满脸栽着葛针般的硬须。

“你这个混场的贼溜子……”焦二揪着我的耳朵拉着我走。

我的耳朵疼得就像要掉下来似的,但还不敢吭声,更不敢哭。我只是小声地央告着,不要让他把我交到学校。但焦二大声喊叫说非要把我交给校长本人不可!

我被这无情的手揪扯着耳朵,走过一长溜吆喝声四起的小吃摊。

“焦二,你又造什么薛呀!你把这娃娃的耳朵都快揪下来了!”一个妇女的声音。

“这小子不买票,从水洞里钻进来。哼,叫我给逮住了!”

“手放开!”

“怎?”焦二叫了一声,手立即松开了。——因为被硬塞进了一个烫热的菜包子。

焦二笑了,顾不得其它,烫得两只手来回倒腾着那个包子,嘴“扑扑”地吹着,似乎一下子忘记了我。

一只湿热的手在我的头上摩挲了一下。

“你怎不买票钻水洞子呢?”卖菜包子的大嫂声音充满了无限的怜悯。

在朦胧的蒸气中,我看见了一张慈祥的脸。

“我……没有钱。”

“念书娃娃?”

 “嗯。我就是这学校的。”

一只热腾腾的包子递到了我面前。我不接但被硬塞到了手里。接着,又是那只温热的、母性的手在我头上轻轻地摩挲了一下。泪水顿时像浓雾一般模糊了的我眼睛……

他用模糊的泪眼出神地望着这个二十多年前蒙难的地方,耳边依然响着焦二和卖菜包子大嫂的声音——“不要给学校交,你把娃娃放了!”

“哈呀,人家剧团出钱雇我焦二,我怎能不给人家尽职尽心哩!”

“屁!甭吆喝了!给!我不信这热包子还塞不住你个猪嘴巴!”

“哈哈哈……”

焦二吃着包子,回过头说:“你这个小子还站着干什么?去吧……”

政委望着无边的黄色的山峦,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哦,我的故乡,我的小镇,我的下水洞,我的焦二大叔,我的卖菜包子的大嫂,我的逝去的童年……

他下意识地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耳朵,然后向那个下水洞投去最后的一瞥,转身走向街道。

“菜包子哎——”前面传来一声悠长的女孩子的喊叫声。

他的眼前蓦地闪现出一张慈祥的妇女的脸。

他快步走向前去,来到卖零吃的摊子前。卖包子的呢?

他终于发现了她。是一个脸像山丹丹花一般好看的姑娘。

“多少一个?”

“七分钱一个,你要几个?”

“你妈妈是干啥的?”他竟然这样问她。

姑娘一愣。她说:“我妈是邮电局的干部,你认识我妈?”

“噢……不认识。我买四个。”他为自己的唐突而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他拿着四个热腾腾的菜包子,穿过小石桥,回到车上。

吉普车重新又奔驰在咸榆公路上。车窗外依然闪过冬日那苍茫的天际,玄黄色的山峦,以及悬崖上垂挂着的白色的冰凌——这凝固了的激情!

(作者:路遥,有删改)

【小题1】赏析小说中画线的两处景物描写。
【小题2】简要分析卖包子的大婶的形象。
【小题3】小说中的叙述人称有什么特点?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小题4】“小镇上”“下水洞”“菜包子”这三个短语,哪个更适合作这篇小说的题目?请简述理由。

6.材料作文(共1题)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史料记载: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后人对“扫一屋”与“扫天下”的关系,颇有争论。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写一篇论述类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7.语言表达(共1题)

16.
阅读下面无人机操作流程图,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操作流程,不超过12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