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丈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其公共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②以至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
③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的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等
④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
⑤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不文明现象
A.③②④⑤① | B.⑤③①②④ | C.⑤③②④① | D.③④①⑤② |
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_____,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这一规律不仅仅适用于中国。美国在20世纪不断走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一战、二战后的大多数时间里,坚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才________了经济繁荣与技术飞跃,而选择_____,将国际贸易视为零和博弈,则往往带来经济萧条和收缩。
A.破茧化蝶 催生 以邻为壑 |
B.脱胎换骨 产生 独善其身 |
C.脱胎换骨 催生 以邻为壑 |
D.破茧化蝶 产生 独善其身 |
A.有心者如能在散文大家的作品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登堂入室,必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B.由于这段时间老板出差去国外了,小李暂时掌管公司事务,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他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
C.五河村的村民们穷怕了,个个都在做着发财的梦,于是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干起了蔬菜大棚生意,最终由于乱施肥而亏得血本无归。 |
D.每到春节,在外打工的姑娘小伙子们回到村里,最怕见到的就是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她们上门来就一件事,那就是帮着张罗对象,相亲,相亲,相亲。 |
①一代功名高宋室 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凄绝暗风吹雨夜 魂销明月绕船时 ③欲共水仙荐秋菊 长留学士住西湖 ④万户争传新乐府 千秋永祀老诗翁 ⑤心中怀念农桑苦 耳里如闻饥冻声 ⑥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A.①③⑥ | B.②④⑤ |
C.①②④ | D.③⑤⑥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幼学》)
(2)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3)彼童子之师,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杯古》)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_______,洵美且异。(《静女》)
(7)王于兴师,_____________,与子偕作。(《无衣》)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9)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宮赋》)
3.诗歌鉴赏- (共1题)
春夕旅杯
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描绘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写我依依不舍送春归去。 |
B.颔联第二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子规啼声与三更月色,一声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
C.颈朕“故园书动”写自己长久在外,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 |
D.尾联运用反向的手法,言外之意是:我要归去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如此为何还留滞他乡呢? |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更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希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日:“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
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薄,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待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于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
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明史·巻一六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 雄:雄壮、雄伟 |
B.钟乘传至府 乘传:乘驿站车马 |
C.钟乃蠲烦苛 蠲:免除 |
D.钟尝丁母忧 丁:遭逢 |
A.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
B.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丙贤之 |
C.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
D.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
A.况钟到苏州一上任,就釆取欲擒故纵的策略,严惩那些豪强猾吏,痛斥贪赃枉法和昏庸无能者,使得全府上下大为震劫,从此全都奉法行事。 |
B.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办事周密,执政为民,不公下大力气惩恶扬善,而且为老百姓减免赋税,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明看待。 |
C.况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吴江人平思忠对他有恩,况钟就多次拜见平思忠,深表谢意,并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侍奉平思忠,平思忠对待他礼节非常恭敬。 |
D.况钟几次因故要卸任或离任,都被老百姓请求并经朝廷批准而继续留任,无论是前任还是后任,在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方面,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况钟的。 |
(1)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
(2)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
5.现代文阅读- (共3题)
一“签”障目不见经典
党云峰
①很多文学经典最近被贴上“毁三观”的标签:《红楼梦》写的是“富N代的爱恨情仇”,《包法利夫人》写的是“爱幕虚荣的白富美”……经过岁月淘洗的经典怎么就变成“毁三观”的作品了呢?
②标签可能彰显特质,更可能是偏见障目。它会使人无视作品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的动力。作品是作家无声的申辩。包法利夫人自杀是时代的悲剧,福楼拜揭露了造成悲剧的各种因素,这种对个人、社会的批判不是“爱慕虚荣”的标签所能囊括的。有学者指出:“福楼拜这部作品的实质是道德的,健康的。我们见到了邪恶,但没有被它所感染。”
③人需要审视自身的存在状况,而文学正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文学的世界里不是简单呈现好人坏人的对立,那里只有人的棱镜,作家没有站在道德的彼岸。作品中的人物德行有亏就是“毁三观”?难道高大全就好?好的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展现其复杂性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触及道德的边界,对逾矩、背德、困境的描绘同时也是对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文学以不同于科学的方式揭示出生活中某一事件的普遍性,披露生活本质的一棱一面,都是意义生成的基石。文学作品中关于人性的剖析,对读者有着重要的警醒、借鉴意义。文学作品在时间的链条上点亮智慧,让读者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和生命的可能性,在心灵的对话中,用艺术形象去涵养、发展、健全人格,让世界在人们的心中不再模糊,让读者心理成长。从《俄狄浦斯王》到纪德的《背德者》,其中的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引发读者共鸣、反思,最终产生心灵的净化,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④文学的文献价值在于它是时代的纪念碑,《红楼梦》中的时代风云、《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世态人情,都是作品得以成为世界经典的过硬理由。文学再现生活,也造就生活;既照亮远方,也照亮深渊。文学中建基于大地的世界,经由读者得以呈现。当作者与读者在心境碰撞中生成意境,作品对读者敞开了,读者因简化而遮蔽的行为是对作品的不尊重。读者的评判应该是理性的质疑,从更高更广的维度审视作品、自我、生活、时代,而不是贴标签。只顾贴标签,却不顾人性、生活的复杂是有失偏颇的。
⑤现实主义文学特别关注人的生夺国境:悖谬、失落、迷茫……现实主义展现着人的个性、共性、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呈现的正是从揭示社会谬误案例到进行经验教训总结的心路历程。在“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时代背景下,更要在时代现场秉笔直书。正如加缪所说,写作“是为了使人们至少能回忆起这些人都是不公平和暴力的牺牲品,如实地告诉人们他在这场灾难中所学到的东西,并告诉人们:人的身上,值得赞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蔑视的东西”。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标签”会导致解读的简化、遮蔽,是不尊重作品的表现,读者常因此而缺乏深入了解作品的内在动力。 |
B.有责任的作家无所谓道德立场,他应该真实地呈现人物的逾矩、背德、困境,从而警醒读者,促其反思。 |
C.一部文学经典,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复杂性,反映了时代风云、世态人情,它的意义和价值超越读者而存在。 |
D.只有同时具有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并能引发读者共鸣、带来反思,最终使心灵净化的文学作品,才有文学价值。 |
A.文章以《红楼梦》《包法利夫人》等作品为例,指出许多经典被贴“毁三观”标签的现象,引出活题,开启下文的分析论证。 |
B.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突出了文学与科学的差异,后者通过现象披露生活本质,从而生成意义,实现文学的价值。 |
C.文章指出文学的文献价值在于它再现了一个时代,并以中西方文学经典为例,证明这是作品得以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
D.文章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特別关注人的生存困境,创作者要在时代的现场秉笔直书,作者引用加缪的话加以论证。 |
兵车行
唐栋
六月的喀嘲昆仑山依然贼冷。风裹起细碎的砂粒,拍打得车体啪啪作响。
“同志,请开快一点。”
司机慢慢地扭头看了我一眼:“这车,不能开快。”
“真见鬼啦!”
“你!”司机的脸冷峻得像块冰岩,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你不知道,这车……只能跑这么快。”
“耽误了病员怎么办?”
司机神情坚毅沉稳,催促是没用了。我把头往后一靠,想像看病中的上官星。
不知这次领导怎的开了恩,竟派车专程送我。一辆军车静静等候在卫生队院子里,车厢用帆篷严严实实地罩着,夜色下犹如一块巨大的岩石。
这不是上官星的卡车吗?
车子颠了,司机竟如临大难,绕车察看了一圈,发现一切完好无损才不安地驾起车缓缓前进。
“自己班长的病一点也不急,车上的东西倒这么经心”我嘀咕着,心想,这车要是上官星开,早就飞起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接到去5700哨卡处理病员的命令,司机就是上官星。车子呼地窜了出去,罗盘上的指针一下就指到了八十。
“开这么快干什么!”
“不是去救护战友吗?哪能慢慢腾腾!”
一团旋风旋起高高的尖柱,在山谷间游动。我感到头有点疼痛。
“不大好受吧?这儿是死人沟,海拔四千米以上。”
“你少唬人!谁不如道前面是个兵站”。
他哈哈大笑起来,“那不是灯火,是鬼火,一代代的商队和朝圣者留下的,我们哨卡就守卫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多有意思!”
车灯下,路两旁尽是片片白骨。我胸口直跳,只想快点走出这死人沟……
司机突然停车,看看路线,才慢慢开过河。磨磨蹭蹭,上官星的病……我想起过河的情形。
他会不会是自那以后病倒的呢?
那天水势真吓人!只记得上官星挠着脑袋思索片刻,一咬牙:要闯了。
他像尊铁塔稳操着车艰难推进。突然,车熄火了;顷刻,冰块撞击着车体,水从门缝直往驾驶室灌!
忽地,我闻到股浓浓的酒味--上官星举着酒瓶咕咕嘟地猛喝!
这深的水,冷的冰,怎么可以……
他光身站在齐腰深的水中,用手摇柄狠劲地摇着发动机,摇柄猛击着水面,整个车都在晃动。
我仿佛觉得站在水中的不是他,而是我自己;那冰冷的水似无数把锥子,直往骨头缝里钻……
车发动了!他磕碰着牙踏进驾驶室,我只管为他擦身上的冰水,忽然,他咳嗽了,先是一声两声,很快成了一串……
车子开始登山了。曲曲弯弯的盘山公路紧贴着悬崖,一头钻进了天,难怪叫它天神达板。恼人的司机走一阵說停下来检查,稍微有点灌风的地方都要严密堵好。我连催他的气力都没了。“顶住,这次一定要闯过达坂,上官星在等……”
那天天气可不像这么平静。刚挨上达坂,挡风玻璃上顷刻就落满一层雪。上官星打开车门,将身子探到外面辨路,不一会儿就成了个雪人,脸色发紫,眼睛又红又肿。
正行间,不料车子被一溜暗冰滑了一下,半个后轮已经掉到了路外,那雾腾腾的深谷像只张大了嘴巴的饿狼!
“冰雪太厚,车挖不出来了。趁天还早,我步行去哨卡上搬兵。”
“我跟你一起走!”
“开玩笑,雪这么深,海拔又高,你怎么行?这是打火机,冷了就点燃汽油。祝你……保重了。”
“你也保重!”泪水情不自禁地打湿了我的睫毛。
他对我留下意味深长的一瞥。雪地上一串深深的脚印,仿佛是一条永远不断的线,牵动着我的心……
像谁把一盆鲜血泼给了夕阳,天际间一片艳红;满山满谷的冰雪静静地注视着天空。风照旧在刮,雪地上卷起层层白浪。烧过一段之字形的山路,整个哨卡豁地展现在眼前。几十名战士,分列两行,肃立在大门旁…
仿佛无数朵白花在眼前旋转起来。战士们从车上抬下一副盖着白布的担架,担架上躺着的就是上官星!
原来他就跟我在一辆车上……
我扑过去,呆呆地注视着他坚毅安祥的神情,感到整个世界都凝固了……
连长告诉我,上官星留下话:把他送回“家”,埋在积雪的山岗;希望秦月能到哨卡为他送行,因为在所有熟识的战友中,只有我这个唯一的女性。
“秦月同志。”连长拿来一封信,信里是一首诗:
我是星星,你是月亮,我们同在永恒的天上;美丽的夜晚,我们闪耀着理想!
(有刪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兵车行”为题既是对小说情节内容的高度概括,又暗示了社会背景,赋予作品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B.上官星已经牺牲,他就静静地躺在送秦月去哨卡的军车的车厢里。这个最后才解开的悬念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在情节叙述中已留下了多处伏笔。 |
C.“仿佛无数朵白花在眼前旋转起来,”心理刻画简单而深刻通过人物心理感知的变形,表现出上官星的牺牲给秦月带来的巨大心理震动。 |
D.死人沟、天神达坂等处都是小说情节的关键连接点,对它们的描述不仅是简单的环境描写,更是美与力的象征,充满着诗性意味 |
A. |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在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杂居,以及“拟态环境”对文化空间的重构,导致了知识在获取、存储、交流、再生产等诸多环节发生深刻变化。如何面对由此带来的挑战成为摆在广大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大数据时代首先带来了传播话语权的迁移。在印刷时代,知识分子常常是报纸书籍等纸媒话语权的拥有者。比如,民国时期的《新青年》、《新潮》、《语丝》、《展报·副镌》等报刊,其编者常常具有大学教师、编辑、作家等多重身份,这为他们重构文化空间、进行文化启蒙打下了重要基础。而在大数据时代,由于媒介身份和教育身份的分离,当今学者难以形成占据主导地位的话语权。文化话语权逐步从传统学者移至媒介巨头,尤其是以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为代表的传媒机构。无论如何,大数据重构了文化传播的空间形态,也打破了原有的话语体系平衡,缔造出新的话语权分布,进而带来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作为掌握媒介话语权的传媒机构如何重塑文化价值空间?从目前看,媒介文化产业正迅速崛起、快速发展,但由于从业人员的芜杂,资本力量渐渐成为传媒文化的主宰。特别是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文化的价值向度被严重剥落。不仅如此,媒介偏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印刷文明推崇客观和理性的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而大数据不仅用视像渐渐取代传统文字,还使信息变得海量且混杂无章,这导致公众话语变得数乱无序。正如尼尔·波兹曼的喟叹: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广大学者必须积极应对文化空间和教育背景的深刻变化,特别要处理好“为学”及人文教育等问题。
就为学而言,在印刷媒介时代,藏书、购书与纸媒阅读常常是文人学者为学的主要方式。民国时期,学者家中的藏书一般都要超过上万册。而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查到各地的藏书状况及学习资源,国内外开放的网络数据资源使知识获取更为便捷迅速。数字化出版的崛起更是重新塑造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交流对象和文化传递模式。在知识的存储上,电子图书具有纸媒所不具备的携带方便、易于查询等长处,实现了从古昔的汗牛充栋到当今的大容量可移动介质的重大转变。在知识的交流上,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E-mail、博客、微博、论坛、微信等网络平台已经成为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而知识的分享、交流和传递也更为迅速和便捷。在知识的再生产上,海量网络资源为人们的书写记录提供了重要平台。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的“为学”方式较纸媒时代已经发生很大改变。随着“数字鸿沟”的不断拉大,广大学者除了要秉承传统的为学精神,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获取及交流方法,使自身的学水研究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选自《大数据时代:重构文化空间的人文向度》,有删改)
【小题1】下列不属于“大数据时代带来了传播话语权迁移”的一项是A.在大数据时代,由于媒介身份与教育身份的分离,当今学者难于形成占据主导地位的话语权。 |
B.文化话语权逐步从传统学者移至媒介巨头,尤其是以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为代表的传媒机构。 |
C.媒介文化产业正迅速崛起,快速发展,但由于从业人员芜杂,资本力量渐渐成为传媒文化的主宰。 |
D.大数据不仅用视像渐渐取代传统文字,还使信息变得海量且混杂无章,这导致共众话语变得散乱无章。 |
A.人们在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对“拟态环境”的文化空间重构,导致了知识在获取、存储、交流、再生产等诸多环节发生深刻变化。 |
B.印刷时代,报刊的编者常常具有大学教师、编辑、作家等多重身份,这为他们重构文化空间、进行文化启蒙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
C.数字化出版的崛起重新塑造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交流对象和文化传递模式,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查到各地的藏书状况及学习资源。 |
D.大数据时代的“为学”方式较纸媒时代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在知识的再生产上,海量网络资源为人们的书写记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
6.材料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