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690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3

1.选择题(共14题)

1.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千支纪年法。
B.《诗经》中的名句名篇常常被后代的文学作品引用,本文中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等都化用了《诗经》中的句子。
C.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大创造。“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的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偭规矩而改错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忽反顾以游目兮
⑤佩缤纷其繁饰兮  ⑥自前世而固然
⑦宁溘死以流亡兮  ⑧伏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⑧D.②③⑤⑧
3.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相,郁乎苍苍  缪:盘绕
B.举匏樽以相 属:劝酒
C.知不可乎得 骤:快速
D.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享有
4.
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长太息掩涕兮  又申揽茞
B.①怨灵修浩荡兮  鸷鸟不群兮
C.①屈心抑志兮  忍尤攘诟
D.①九死其犹未悔  体解吾犹未变兮
5.
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
B.于嗟女兮,无与士    耽:耽搁
C.女也不,士贰其行    爽:过错
D.忧心孔,我行不来    疚:痛苦
6.恢复、重建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而有效的措施的是(  )
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西望夏口,望武昌
B.顺流而
C.鱼虾而友麋鹿
D.是造物者之无尽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下江陵,顺流东也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B.山川相缪,郁苍苍 客亦知夫水与月
C.寄蜉蝣天地   托遗响悲风
D.固一世雄也   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謇朝谇而夕   替:替换
B.谣诼谓余以善淫   谣诼:造谣、诽谤
C.忍而攘诟   尤:厉害
D.岂余心之可   惩:惩罚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②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①氓蚩蚩,抱布贸丝 ②士耽兮,犹可说也
C.①乘彼垝垣,望复关 ②将子无怒,秋为期
D.①我心伤悲,知我哀 ②曰归曰归,岁亦
11.
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字,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B.自我徂尔,三岁食
C.言既遂矣,至于
D.岂不戒,犭严狁孔棘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每句都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隰则有泮
C.匪来贸丝/于嗟鸠兮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
1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偭规矩而改错B.忳郁邑余侘傺兮
C.进不入以离尤兮D.伏清白以死直兮
14.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又何羡乎
A.客有吹洞箫者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徘徊于斗牛之间

2.句子默写(共1题)

15.
(1)既替余以蕙纕兮,_____。(《离骚》)
(2)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
(3)佩缤纷其繁饰兮,_____(《离骚》)
(4)总角之宴,_____(《诗经·氓》)
(5)_____,其黄而陨   (《诗经·氓》)
(6)_____,隰则有泮   (《诗经·氓》)
(7)寄蜉蝣于天地,_____。(《前赤壁赋》)
(8)舞幽壑之潜蛟,_____。(《前赤壁赋》)
(9)_____,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10)书生意气,_____(《沁园春·长沙》)
(11)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雨巷》
(12)撑一支长篙,_____《再别康桥》
(13)_____?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
(14)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_____。《记念刘和珍君》
(15)荆轲和而歌,_____《荆轲刺秦王》

3.诗歌鉴赏(共2题)

16.
阅读下面的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秬秸①

[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遶②街呼卖,虽大寒烈风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张来二子张秬、张秸。张来,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②遶同“绕”。
【小题1】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小题2】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1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小题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4.文言文阅读(共2题)

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上池州李使君①书

杜牧

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②,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旨不传,乃郑玄③辈为注解之罪。”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自汉已降,其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不似古人穷天凿玄,蹑于无踪,算于忽微,然后能为学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④,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此乃以童子为师耳。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

(注)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 史。②缪:通“谬”。③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 大家。④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足下也   期:期待。
B.真可惜也   可惜:令人惋惜。
C.使圣人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
D.之于上古   参:检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饰温慎   举予人
B.向者仆期足下之心   儿成,则可待乎
C.有国者成败废兴   远而无所至极耶
D.能不亡失思念至也   吾尝终日思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今之言者”深表不满,对这些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欺乱”斥之。
B.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厘清 因果,比较优劣,这样“足以应当时之务”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C.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 轻目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D.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对同龄友人推许鼓励,倾吐怀抱,笔端流露真情;谈 论治学之道,眼界开阔,见解精辟,语言洁净简要。
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5.语言表达(共1题)

20.
下面是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国人抒写的两副挽联中的短语,请把这些短语重新组合成两副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挽联。(不得遗漏短语)
难报恩来   生为国家   耿耿忠心昭日月   何堪魂去   千秋青史
功同五岳   寸草春晖   德同湖海   洋洋正气结丰碑   死为人民
上联: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

6.其他(共1题)

21.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2道)

    文言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