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646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8

1.选择题(共1题)

1.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的小说艺术,没有太大的花样,__①_突出简洁。他根本不像一般作家那样斤斤于性格描写的技巧,__②__可以说,他的小说多是“类型化”的。__③__在鲁迅的意识中,__④__需要彰显的是思想革命的意义,社会学的意义、美学的意义则在其次。这些类型化的人物,__⑤__游移于故事与寓言、写实与抽象之间,_⑥__在现实主义文学画廊中明显属于异类。

 

A

/

因此

进而

首先

即使

这其实

B

只是

所以

由于

只要

/

其实这

C

而是

甚至

因为

首先

往往

/

D

而且

/

/

虽然

可能

实际上

 

 
A.AB.BC.CD.D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列小题。
早 行
杜牧
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
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
僮仆休辞险,时平路复平。
【注】①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对于晚唐的时局有着较为深切的了解和关切,他的许多诗歌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首句诗人写上马启程以后,让马自己自由自在地前进,写出诗人早行时内心的惬意。
B.“数里未鸡鸣”紧扣标题,走过了数里,还未听见鸡鸣,突出了早行时环境清冷孤寂
C.“林下”和“叶飞”采用互文的手法,把行旅者早行时睡意绵绵的情景,十分真切地描摹了出来。
D.第五、六句诗人采用远近结合的手法,将自己身处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交融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的感受。
E. 尾联写诗人和僮仆之间的对话。当僮仆抱怨路途艰险,漫漫无际的时候,作者的回答令人深思。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傅祗字子庄,性至孝,早知名,以才识明练称。武帝始建东宫,起家太子舍人,累迁散骑黄门郎,赐爵关内侯。母忧去职。服终,为荥阳太守。自魏黄初大水之后,河济泛溢。祗乃造沈莱堰,至今兖、豫无水患,百姓为立碑颂焉。及帝崩,梓宫在殡,而太傅杨骏辅政,欲悦众心,议普进封爵。祗与骏书曰:“未有帝王始崩,臣下论功者也。”骏不从。入为侍中。时将诛骏,而骏不之知。祗侍骏坐,而云龙门闭,内外不通。祗请与尚书武茂听国家消息,揖而下阶。茂犹坐,祗顾曰:“君非天子臣邪!今内外隔绝,不知国家所在,何得安坐!”茂乃惊起。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祗证楷无罪,有诏赦之。时又收骏官属,祗复启曰:“昔鲁芝为曹爽司马,斩关出赴爽,宣帝义之,尚迁青州刺史。骏之僚佐不可加罚。”诏又赦之。祗多所维正皆如此。氐人齐万年举兵反,以祗为行安西军司,加常侍,率安西将军夏侯骏讨平之。迁卫尉,以风疾逊位,就拜常侍,食卿禄秩,赐钱及床帐等。及赵王伦辅政,以为中书监,常侍如故,以镇众心。祗辞之以疾,伦遣御史舆祗就职。王戎、陈准等相与言曰:“傅公在事,吾属无忧矣。”其为物所倚信如此。大将军苟晞表请迁都,使祗出诣河阴,修理舟楫,为水行之备。及洛阳陷没,遂共建行台,推祗为盟主,以司徒、持节、大都督诸军事传檄四方。遣子宣将公主与尚书令和郁赴告方伯征义兵,祗自屯盟津小城,宣弟畅行河阴令,以待宣。祗以暴疾薨,时年六十九。祗自以义诚不终,力疾手笔敕厉其二子宣、畅,辞旨深切,览者莫不感激慷慨。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 /
B.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 /
C.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
D.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东汉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B.禄俸秩薪指古代文武官吏所得的俸禄,它与官员职位的高低有关,随着时代与制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
C.常侍是中常侍的简称,是皇帝侍从,其职责是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D.“迁”“进”“加”“拜”“征”等词都跟官职的授予和升迁有关。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祗兴修水利,造福百姓。他担任荥阳太守,主持建造沈莱堰,解决了兖州、豫州两地黄河泛滥的问题,百姓立碑称颂。
B.傅祗不畏权贵,维护道义。太傅杨骏在皇帝去世后进封众人官爵,他致信反对;杨骏被杀后,他仗义执言,朝廷最终赦免了受牵连的官员。
C.傅祗为时倚信,屡受重用。赵王司马伦辅政,命傅祗为中书监,仍然担任常侍,傅祗以患风疾为由推辞。王戎、陈准等人说傅公还在任职,我们就属于没有忧虑的人了。
D.傅祗临危受命,讨平叛军。氐族首领齐万年举兵反叛,傅祗代理安西军司一职,加封常侍,率领安西将军夏侯骏出兵讨伐,平定了叛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非天子臣邪!今内外隔绝,不知国家所在,何得安坐!
(2)大将军苟晞表请迁都,使祗出诣河阴,修理舟楫,为水行之备。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
谢志强
⑴从小学到初中,我都住在家里。那时候,我对书特别感兴趣。就是有故事的书,尤其是战争故事,我们称为打仗的故事。我根本没在意故事跟我在一起。父亲打过仗,他有一肚子打仗的故事。我只注意父亲的身体,因为,要是我出了错——我在外边调皮捣蛋,回到家,父亲不说,仅仅用他长着老茧的手,随便拍我一家伙,就够我受的了。
⑵父亲早出晚归,像一台农场里顶大梁的拖拉机,而且是履带式拖拉机,是那种老式的斯大林80号,开进开出,我能感到他的力气通过脚传到地里,整个土坯屋微微震动。还有他粗重的喘息,像在耕耘芦苇根密集的土地。
⑶父亲起床,就像拖拉机发动。有一天早晨,他穿雨披。他说:今天要下雨。我相信农场广播的权威——连队大院里接了个大喇叭,我终于有了挑战的机会。我说:爸,喇叭昨天预报晴天。
⑷可是,我到学校,军体课(那时体育课的叫法),突然下起暴雨。我为父亲自豪,说:我爸果然预料到下雨了。
⑸我父亲的身体实在神奇,渐渐地,我发现,他的身体与农场的广播有好几次相反,每一回,都是父亲准确。父亲的身体就是一个气象站。不过,每一回他发布气象预报,都跟他的身体有关:头痛或者腰疼。
⑹父母对话,我听出了些名堂:父亲的脑袋里还留着弹片,腰部挨过刺刀。父亲的身体里藏着过去的战争。战争——打仗,对我们男孩来说,就是好玩。我们喜欢玩打仗的游戏。我也想在同学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有一天,我说:爸,你教教我,怎么预报天气?父亲说:别烦我,小孩懂个啥,天气有那么容易预报的吗?我不敢多问多说,我怕他。可我还是以父亲的气象站为骄傲。那是能活动的气象站。
⑺一天夜里,我听母亲数叨父亲:突击队是年轻人的事,你咋跟一帮小伙子凑热闹?父亲说:他们两个人也比不过我一个。
⑻第二天,在连队的食堂里打了晚饭,父亲板着脸对连长说:你凭什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把我列入突击队?连长参加过解放战争,说:老谢,老革命焕发革命青春,要是不考虑你这个老突击队队员,你还能让我太平吗?
⑼父亲说:那也得我主动报名。
⑽连长说:那我就把你的名字拿掉。
⑾父亲说:我打日本鬼子的时候,你还在家放羊呢。
⑿连长说:老谢,毛主席说,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⒀父亲说:我现在正式报名。
⒁我弄不懂父亲明明要参加突击队,为什么还要“摆老资格”?结果,不也还是突击队队员吗?不过,我知道了,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跟日本鬼子打过仗。我听说战争年代,父亲也是突击队队员。春耕春播——突击平地,农场的生产,总是习惯用战争术语。父亲一身土和汗,傍晚收工回家,他对母亲说这里疼那里酸,早早睡下。母亲念叨:还充好汉,把自己当成小伙子,逞什么能?父亲丢出一句“烦什么烦”,呼噜声就响起,仿佛拖拉机又发动起来。父亲一累就打呼噜。
⒂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有使不完的力气。我念高中住校,他明显地衰弱了,似乎力气不如以前,转移到土地上边,收不回来。我考入师范后,他离休。我和父亲,几乎没有面对面坐着交谈过。我参加工作,当教师,偶尔回来,他坐着,似乎有话要说,可是,我已经习惯了我和他之间的状态——沉默。我匆匆来,匆匆走,就像他当年早出晚归,他跟土地打交道,我与学生打交道。
⒃回来,父亲卧床不起,已经用不着住院了。每一次,我回家,他伸出手,仿佛有话要说,却已说不出话。我把他粗糙的手放进被子——别着凉。我时不时地替他翻转身体,似乎什么姿势都制止不住疼痛,只不过,他的身体不再是气象站,仅能反应疼痛,又确定不了哪里疼。过去所有的一切,都集中同时爆发,但跟气象无关。
⒄后来,火化,我捧着骨灰盒。骨灰里有一枚弹片,小手指甲盖那么小一片,它在父亲的身体里待了半个多世纪,已成了身体的组成部分,像拖拉机里一个小小的垫片,却起过作用。那么魁伟的身体就化为盒中的骨灰,像沙尘,那么轻那么轻。从遗物中,我发现一本五十年代初发给他的残疾军人证。
⒅突然,我想到,我参加工作以后,父亲的样子,像要对我说什么,可是,我总不给他创造机会。我还以为这就是我和父亲的习惯状态,唯有我有遗憾。
(选自《小说选刊》2016年第11期,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父亲仅用他长着老茧的手随便拍我一家伙,就够我受的了”,表现出父亲的严厉和冷酷。
B.文章写“我已经习惯了我和他之间的状态”,是为了说明父子二人都各忙各的,所以没有共同语言。
C.文章写父亲发布气象预报“跟他的身体有关:头痛或者腰疼”,为下文写父亲骨灰里的弹片作铺垫。
D.文章写父亲“板着脸”和连长争吵是因为父亲要“摆老资格”,想“吃老本”,不想被列入突击队。
【小题2】对父亲的“故事”, “我”的心理经历了哪几次变化?请结合作品分条概括。
【小题3】文中多次将父亲比作拖拉机,请分别说说它们有何意味。这个比喻贯穿文章的始终,具体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5.语言表达(共1题)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维码已经很常见,扫码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①_______________。二维码提供者可能会借此收集您的个人信息从事不法活动,比如把信息卖给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另一个更大的风险则是,如果该二维码本身就是一个木马病毒,只要扫了,② _________,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您的资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因此,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③_______________。

6.命题作文(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想知道一棵树的年龄吗?请数数它的年轮。

你想知道一条鱼的年龄吗?请看看它的鳞纹。

你想知道一匹马的年龄吗?请摸摸它的牙齿。

你想知道一件古物的年代吗?请测试它氧化的程度。

时间在每样东西上都留下了痕迹,只要你细细观察,即使是一分一秒,万物都在变化。抓住时间, 改善自己,改善环境,改善世界。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请以“时间的痕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除诗歌外,自选文体;⑵不少于800字;⑶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