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相传,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____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相当困难。刘伯温便想出了一个计策,命令属下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里,再派人分头送给各地起义军,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响应起义。到了那天晚上,各路义军______响应,很快起义就取得了成功。后来朱元璋就将当年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日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的“月饼”制作得越来越精细,品种也越来越多。但传承与创新是月饼行业永恒的主题,面对______的新业态,老字号并不能_______。目前,高油高糖的老式月饼,已经不能完全适合时下消费者的口味。老字号要守住传统优势,就不能囿于老工艺、旧口感。( )。事实上,无论老还是新,品质都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围绕品质为中心进行创新,在老味道与情怀牌、新体验和时尚范、工业生产和个性定制间寻找平衡,才能满足差异化需求,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搜寻 一齐 层出不穷 高高在上 |
B.搜查 一齐 层出不穷 高枕无忧 |
C.搜查 一起 不一而足 高枕无忧 |
D.搜寻 一起 不一而足 高高在上 |
A.只有制作者匠心独运,才能让新品牌拥有无限创意 |
B.制作者要激发无限创意,才能制作出匠心独运的新品牌 |
C.新品牌要拥有无限创意,也不能缺少制作者的匠心独运 |
D.拥有无限创意的新品牌,少不了制作者的匠心独运 |
A.围绕品质为中心进行创新,在老味道与新体验、情怀牌和时尚范、工业生产和个性定制间寻找平衡 |
B.围绕品质进行创新,在老味道与情怀牌、新体验和时尚范、工业生产和个性定制间寻找平衡 |
C.围绕品质进行创新,在老味道与新体验、情怀牌和时尚范、工业生产和个性定制间寻找平衡 |
D.围绕品质为中心进行创新,在老味道与情怀牌、新体验和时尚范、工业生产和个性定制间寻找平衡 |
2.诗歌鉴赏- (共1题)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①(节选)
杜甫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②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③。
(注)①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观看了李十二娘舞剑器,回忆起开元年间公孙大娘舞剑器时的场面,时隔五十年,有感世事巨变,诗人写了这首诗。②风尘澒(hòng)洞:指连年战乱,烽烟弥漫。③愁疾:深愁。【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运用夸张手法,使人想到先帝时政治清明、歌舞繁华的盛况。 |
B.第一联与第三联形成对比,折射出了历史的兴衰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
C.第四联写到诗人乐极哀来的情绪变化,以月衬之为结尾的抒情张本。 |
D.全诗写皇帝沉迷于歌舞,以致国运衰颓,诗人由此心忧,不知所往。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巡抚河南、山西。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乃复命谦巡抚。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及驾陷土木(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兵部尚书。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也先挟上皇破紫荆关直入,窥京师。谦亟分遣诸将,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以部事付侍郎吴宁,悉闭诸城门,身自督战。景泰八年正月上皇复位,即执谦下狱,坐以谋逆,处极刑。谦自值也先之变,尝留宿直庐,不还私第。素病痰,疾作,景帝遣使往视。闻其服用过薄,诏令上方制赐,至醯菜毕备。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吴瑾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默然。弘治二年,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赐于其墓曰“旌功”。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八》,有删改)
(注)公元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率军亲征,在土木堡被俘。【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 |
B.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 |
C.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 |
D.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之称。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进士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
B.御史,自秦朝开始,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明清。秦汉时期,御史大夫为最高监察官,与丞相、司马合称“三公”。 |
C.监国,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
D.祠,古人为纪念伟人名士和祖先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今天的纪念堂。人们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
A.于谦巡抚各地,为政多有建树。他在担任河南、山西巡抚时,兴修堤坝,种树凿井,多有作为,政绩显著,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
B.于谦临危不乱,应对国家动荡。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城大为震惊,众人都不知所措,经过于谦一一部署,人心才稍稍安定下来。 |
C.于谦一生清廉,死后家无余资。他衣食所用向来十分微薄,获罪之后被抄没家产,除了皇上所赐的蟒衣、剑器,家里没有多余物资。 |
D.于谦含冤受祸,公论久而后定。英宗复位后,以谋反的罪名判处于谦极刑。后因吴瑾进言,朝廷才为其正名,并赐以“旌功”祠。 |
(1)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
(2)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3)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
(4)今当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
4.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材料一:
“我用手机支付宝扫一扫,付完款后便可享受到舒适的按摩服务。”日前,市民罗先生到嘉兴八佰伴购物中心一家火锅店吃饭,由于该火锅店人气格外火爆,因此不得不在外面排号等位。为了打发时间,罗先生干脆就在附近一台共享按摩椅上做起按摩来。
不仅仅是共享按摩椅,在全国多地的机场候机室、车站候车大厅、商场、餐厅等位区,近年来纷纷出现了如迷你唱吧、抓娃娃机、心愿盒子等设备。这些设备虽然无人值守,但是每当人们遇到等候乘机、等候乘车、等候吃饭、等待观影、等朋友等一个个“等待时间”时,它们便会显示出可观的“吸金”能力,成为人们打发碎片化时间的新选择。消费者获得了娱乐体验,商家瞄准碎片化消费需求,以低成本换来高收益的“等待经济”应运而生。
材料二:如今,“等待经济”已成为城市消费新热点,究其原因,应是等待经济能根据不同的等待场景,提供不同的娱乐和体验选择,并且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满足了消费者轻娱乐的需求。通常,在短时间内,消费者若能获得一种便捷式的愉悦感,便不惜自掏腰包为之买单,让等待的时间从“焦灼”的状态,变成一种“舒缓”的状态。
不仅如此,随着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消费能力的逐步提升,以及移动支付等现代技术手段的日益普及,“等待经济”还会延续发展,而针对消费者的零碎时间以及对某一项消费不断细分且具有消费升级体验的商业模式也会越来越多,消费者也将有更多选择。
众所周知,消费群体决定市场走向,“等待经济”也验证了这句话的真理性。此前,就有经济学者指出,以碎片化消费为特征的“等待经济”,是消费升级趋势下商业营销和消费需求实现精准对接的产物,虽然一些碎片化消费项目并非消费者的生活必需,但由于其将原本被视为无聊的等待时间变得充实有趣,而愈发受到消费者青睐,正由额外消费向常规消费转型升级。
材料三:
材料四:
现实中不乏“等待经济”的“网红机”红不起来的状况。设备的品质,投放的位置以及体验能不能升级、创意能不能翻新,都是影响产品热度的因素。比如国联证券分析认为,就点位投放角度来看,共享按摩椅与无人货架类似,优质点位是有限的,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在投放前不能只看市场铺设数量,还要认真做好市场调查。
“给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提个醒,要把虚假繁荣的情况考虑在内。”业内人士分析,经营者事先考察的流量很有可能含有一定水分。比如越是人们有等待、休憩需求的场所,越需要座椅功能,设置在这类场所的共享按摩椅,只坐不消费的情况往往也会更多。在迷你KTV里,只乱唱但不点歌的情况也有不少。
的确,通过对时间的精准计算,用一些可以用得上的、舒适度高、新奇有趣的产品,填满原本浪费在发呆上的碎片时间,这种方式很为人们喜闻乐见。然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对于时间的计算和利用将越来越精准高效。过去人们在马路上叫的士都是一等半天,现在有了网约车,可以精准地出门,等车的碎片时间就被“消灭”了。未来人们的时间计算将会更加精准,对于时间的利用也将越来越充分,到时候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针对碎片时间的生意可能就没那么好做了。到了那时候,人们想要“浪费”的时间,很可能将是被计划出来的彻底用于放松身心的时间。
(摘编自王小舒《微博橙子辅导》)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消费者为了打发“等候时间”,有了碎片化消费的需求,这是“等待经济”出现的一个重要前提。 |
B.碎片化消费是“等待经济”的重要特征,但是碎片化消费项目并不是消费者的一种生活必需项目。 |
C.“等待经济”的设备和产品的投放,既要做好市场调查,找到优质点位,也要注重市场的铺设数量。 |
D.如果人们对于时间的计算更加精准,“浪费”的时间就会变少,“等待经济”的市场就会“缩水”。 |
A.打发时间、无须专人看管、支付便捷、娱乐性强,这些都是“等待经济”这一崭新经济形态的重要特点。 |
B.实现商业营销和消费需求精准对接、把额外消费转化为常规消费等,都可以视为对消费升级趋势的顺应。 |
C.材料三表明影院大厅、机场候机大厅、车站候车室、商场主要楼层通道都是“等待经济”的优质点位。 |
D.“等待经济”这一商业模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受制于移动通信技术水平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情况。 |
中国通俗小说最早实际上是一种口头艺术,属于表演性质的伎艺。
早在唐代,一种由僧人表演,被称作“俗讲”的口头伎艺就开始流行于佛教寺院,它在宣讲佛教经义的同时,掺入佛教故事乃至世间尘俗故事,其演唱的底本称“变文”。到了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使通俗文艺获得了长足发展,俗讲伎艺也由寺庙转移到了城市的瓦舍、勾栏之中,表演者已经完全是职业艺人了。此时,由俗讲伎艺演变而出一种“讲唱”艺术,其中包括鼓子词、诸宫调等,形式上均为有说有唱,内容也都是讲述故事。它们为戏曲的诞生准备了条件,同时也是通俗小说的血亲。当时还有一种表演伎艺叫作“说话”,元明以后改名为评话、说书等。源于俗讲的说话,作为一门表演艺术,与俗讲一样,也有底本,这种底本被称为“话本”。话本就是我们所讲的通俗小说。进入元代,那时的说话远不及戏曲发达,其话本写作也无大的发展,基本上承袭宋代的传统,所以在通俗小说史上人们是把宋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
总的来讲,宋元话本的水平都还处在通俗小说的初级阶段。形式上它们有明显的说话伎艺的痕迹,如语言的俚俗化、表演上的插科打诨、讲述上对诗词赋赞的运用等等;作品的审美倾向也主要集中在消遣娱乐和猎奇搜异方面。小说对民生的关注、人性的剖示以及生存价值的探寻,却都做得相当不够。写成于宋末元初的《醉翁谈录》一书,记录下了当时一百余种小说名目,其中灵怪类、烟粉类、神仙类、妖术类就占了全部作品名目的一半以上。这些作品除了怪诞因素之外,并无什么可取之内涵。
除了题材方面的不足,宋元话本在艺术性、思想性方面也都十分缺欠。话本把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当作吸引读者的主要手段,大多数作品对人物的塑造、主题的开掘都没有倾注功力。这与说话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说话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必须通过情节来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情节属于小说诸要素之一,没有情节也就没有故事。事实上,话本在这方面的注力也的确使得古典小说在创作技巧上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但是,仅仅注重情节便使得小说基本上停留在娱乐的层次上,读者在猎奇之后,并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审美享受。此外,话本创作者的文学修养较低,也是话本艺术层次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大多数文人作家对话本小说的创作都持鄙视的态度,根本不屑于染指;元代的下层文人又都把兴趣集中在戏曲方面,这样,话本的写作就只有由那些水平不高的民间艺人来担当了。
进入明代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迅速壮大,通俗文化也更为兴盛。一些观念比较先进的文人作家顺应时代潮流,开始介入通俗文学的创作。他们的加盟使得小说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较宋元更大的质的飞跃。由此,通俗小说终于彻底摆脱了附属于说话的地位,成长为独立的文学形式。一批流传千古的小说巨著诞生了,它们把通俗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高潮。
从难登大雅之堂的勾栏伎艺之附庸到蔚为大观、风靡天下,通俗小说经过不断的演进,在明代实际上已取代了诗文的地位,成为当时审美文化的正宗和主潮。
(摘编自王小舒《微博橙子辅导》)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既肯定了话本在情节上注力所起到的作用,也否定了其消极的审美倾向。 |
B.通俗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挣脱说话的束缚,直到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 |
C.创作者水平较低以及作品重情节而轻人物与主题,致使宋元话本的艺术性偏低。 |
D.小说史上宋元被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此元代小说仍未脱离宋代话本的传统。 |
A.文章从形式特点、审美倾向、题材特点及艺术性等方面,对宋元话本进行了论述。 |
B.文章追根溯源,展现了通俗小说从唐至明的演变过程,重在表现明代小说的成就。 |
C.文章以《醉翁谈录》中记录的小说名目为例,论证了宋元话本的审美与选材特点。 |
D.文章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以叙表现文化现象,以议揭示文化实质,颇具说服力。 |
A.通俗小说由早期的口头艺术成长为独立的文学样式,文人作家的介入功不可没。 |
B.宋明时期,通俗文艺的兴盛都依赖于经济的繁荣,可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C.宋元话本的创作暗合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
D.话本小说发展到明代,其社会影响和艺术价值已然超过了自己的母体——说话。 |
水家乡
蔡楠
鸬鹚
我曾是一只野生的鸬鹚。我每年都从遥远的北方飞到遥远的南方去。白洋淀是我们候鸟的中转站。
可那年我被渔民陈瞎子的渔网逮住了。我就留在了白洋淀。陈瞎子当初是不瞎的,只是后来被我啄瞎了。那天,我飞过浩渺的水面,飞过远接百里的芦苇荡,来到了荷花淀。我看见了满淀的荷花艳丽无比,我看见了成群的鱼儿跳出水面闻香戏荷,我还看见了一群姑娘划着小船唱着渔歌采摘莲蓬。我落在一片硕大的荷叶上,将我鹰般的身体缩成了一只鸭的模样,我锐利的嘴被眼前的美景磨圆了。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捕鱼高手。我想就是现在饿死,我也不愿破坏眼前的宁静啊。我呆了,我醉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眼前刷地落下一道白光。荷叶倾倒,荷花飘零。我就被一张渔网罩住了。渔网慢慢收拢,提起后,透过缝隙,我看到了苇帽下一张黝黑年轻的脸,在船上,在阳光里得意地笑着,笑得眼睛都没了缝隙。我一下子就被激怒了。我缩成鸭一样的身体恢复了鹰的模样,铁青的羽毛闪着冷光,我磨圆的嘴重归锐利。等到那人撤网抓住我的双腿时,我奋力一扑,就啄住了他的左眼。我狠命地在缝隙中嵌入我钩状的嘴,一股鲜红顺着我的嘴汩汩而出……从此,陈大船就成了陈瞎子。
我还是成了陈瞎子的俘虏。我时刻准备迎接陈瞎子对我的报复。然而,陈瞎子眼伤痊愈以后,却给我带来了一只漂亮的母鸬鹚:它羽毛洁白,双目含春,翅膀缓缓扇动,犹如一团芦花飘落在了船上。我感受到了它强烈的召唤和无声的撞击。我在船头呐喊着,跳跃着,挣脱了捆我的绳索,一头扎进了汪洋恣肆的大淀。不一会儿,我叼上来一条欢蹦乱跳的红鲤。我把红鲤送到了白鸬的面前,我轻啄着它光滑柔顺的羽毛,急不可耐地说,白鸬,我不走了。
鱼鹰
几年以后,陈瞎子成了白洋淀有名的鹰王。我们一家十口都成了他的鱼鹰。做鱼鹰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我们经常是清早就随陈瞎子进淀,傍晚才上岸。清早和傍晚鱼多,捕上来很快能让鱼贩子在早市和晚市上卖掉。陈瞎子真是一个精明的渔人。他总是卖给人们新鲜的鱼。陈瞎子的精明还体现在对我们的使用上。他在我们的脖颈上套一个草环,然后“嘎嗨嗨,嘎嗨嗨”地唱着,用竹竿拍打着淀水赶我们下船。我们抓到大鱼,只能吞一半,留一半,叼上船,他就让我们全部吐出来,只让我们吃他准备好的小鱼、黄鳝和猪肠。
可我们还是乐此不疲。我和我的白鸬率领儿女们不停地游动在风景秀丽的白洋淀里。草青青淀水明,小船满载鸬鹚行。鸬鹚敛翼欲下水,只待渔翁口令声……我们在捕鱼生涯里练就了高超的本领。我们每只鸬鹚单独作战,每天能从淀里逮住二三斤重的鱼。碰到大鱼,我们就协同作战。记得那一次围攻荷花淀里的鱼王花头,我、白鸬和儿女们有的啄眼,有的叼尾,有的衔鳍,一起把花头弄上了船。陈瞎子逢人便讲,我这鹰王逮住了鱼王,奶奶的,六十多斤呢!听到这话,看着陈瞎子独眼里抑制不住的光芒,我也用我的黑翅膀覆住白鸬的白翅膀,在儿女们的欢呼声里柔情地啄着它的脖颈。做鱼鹰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卖了那条大鱼以后,陈瞎子的好运来了。他换了大船,娶了媳妇儿,转年就有了一个双目齐全的儿子。
老等(注)
陈瞎子的好日月终于在白洋淀几度干涸后结束了。就像他的老婆在生完第四个孩子后突然病死一样。水干了,鱼净了,鱼鹰便没有了用场。我、白鸬和孩子们也难逃厄运。我的儿女们先后被陈瞎子卖到了南方,只剩下我、白鸬,一起陪着陈瞎子慢慢老去。
终于,在芦苇干枯、荷花凋败的时节,和我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白鸬在吃了一只有毒的田鼠之后离开了我和陈瞎子。陈瞎子夹着铁锹,抱着白鸬,肩扛着我来到了村边的小岛上。他挖了个坑,把白鸬埋了。陈瞎子盖好最后一锹土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独眼里滚下了几大滴混浊的老泪。就在埋白鸬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孤坟,那是他老婆长眠的地方。
陈瞎子流完泪,把我抱住,一边梳理着我脏乱的羽毛,一边絮絮叨叨地说,老伙计,你走吧,天快冷了,你飞到南方去吧。淀里建了个旅游岛,再不去,你就会被我卖到那里供游人观赏了。没有了自然鱼,他们养了鱼,要你抓鱼表演给游人看呢!
陈瞎子把我往蓝天上送去。我抖动着衰老的翅膀,嘎嘎地叫了两声,艰难而又奋力地开始了许久不曾有过的飞翔。
我终于没能飞出白洋淀。尽管我曾是一只野生的鸬鹚,可我一点也找不到从前的野性。我已经融入了这方水土。白洋淀就是我的家乡。我在这个小岛上筑巢而居。我在干旱的淀边,凝望着天空,凝望着远方。我伸长了脖子久久地等待。我愿意做白洋淀最后的一只鱼鹰,最后的一个守候者。一直等到水的到来,一直等到鱼的到来。
后来,我就成了白洋淀一只长脖子老等。
(注)老等:苍鹭的别称,主要以鱼、虾、蛙类、昆虫等动物为食,常缩着脖子,长时间等待猎物的到来,被称为“老等”。【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我鹰般的身体缩成了一只鸭的模样,我锐利的嘴被眼前的美景磨圆了”通过“我”的感受来表现环境的祥和宁静,也为“我”最终选择留下来埋下伏笔。 |
B.陈瞎子被“我”啄瞎了眼睛后,不但没有报复我,为了让“我”安心留下,还为我找来一只白鸬,可见陈瞎子是个宽容厚道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精明的渔夫。 |
C.“拟人化”是这篇小说的重要叙事技巧。动物的人格化、性格化,也隐藏在叙事结构中,通过故事叙述者与亲历者身份的重叠,使人感觉更加真实和可靠。 |
D.文章题目为“水家乡”,除了表现“我”对白洋淀的依恋,视其为家乡,也用一个“水”字,借助“流水匆匆,时光易逝”的意蕴,传递出思家念亲的主旨。 |
【小题3】小说采用鸬鹚的不同名称作为小标题的形式行文,有何好处?请结合对小说的理解,简要分析。
5.情景默写- (共1题)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将江山、人物合写,既与词的开头两句相应,又为特写周瑜营造了背景,渲染了气氛。
(2)《岳阳楼记》中既能揭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又可以表现作者胸襟阔大而不被外在因素所左右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当听者置身于无声之境以为乐曲即将结束,而后演奏者又积蓄力量把乐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言表达- (共2题)
9月16日晚,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携手中国爱乐乐团联袂在伦敦巴比肯中心音乐厅上演“中国之夜”音乐会,为新中国70周年献礼。本场演出由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许忠执棒,青年钢琴演奏家万捷旎担任钢琴伴奏,共演奏了《中国序曲》《黄河协奏曲》《交响组曲:黔岭素描》《五行》4部中国交响乐作品。英中各界近千名嘉宾出席了“中国之夜”音乐会。刘晓明大使和皇家爱乐乐团总经理詹姆斯·威廉姆斯分别在招待会上致辞。
企业的最低纲领是什么?显然,是长期活下去,能够活到最后的企业一定是最好的企业。这个简单的道理又被称为企业的硬道理。因此,企业长期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是________,积极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企业长期生存的理由首先是客户需要你,为此,企业必须不断地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在价值创造问题上,存在一个悖论:越是从利己的动机出发,越是达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________,反而越使自己活得更好。华为总裁深谙此道,所以他说得更彻底:________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