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下列对词语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中石没镞(zhònɡ shí méi zú) 扑朔迷离(pū shuò mí lí) |
B.学富五车(xué fù wǔ chē) 才高八斗(cái ɡāo bā dǒu) |
C.推陈出新(tuī chén chū xīn) 落入下乘(luò rù xià shéng) |
D.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 极端憎恶(jí duān zēng è)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
B.政委充满信心地说:“这伙敌人固然凶残狡诈,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坚信我们的侦察兵一定能完成任务!” |
C.吕秀莲之流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
D.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 |
B.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 |
C.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 |
D.他就是行将陨落的彗星,光华四射。 |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从“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到“不致落入下乘。”原文见课本。
【小题1】文章解说了“联想”的来源,又做了生动的描写。
①“联想”的来源为__。
②对“联想”的生动描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摘原句回答)
③上述引文中运用的修辞格有:__和__。
【小题2】文段中使用了“乞灵”和“自鸣得意”,请思考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意。
①“乞灵”具体指的是: _____________ 。(限15字)
②“自鸣得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限14字)
【小题3】文中对“套板反应”从总——分角度做出了评价,它们分别是(请摘原文回答)
【小题4】文中在谈韩愈的“唯陈言之务去”时说:“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其理由是什么?
从“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到“不致落入下乘。”原文见课本。
【小题1】文章解说了“联想”的来源,又做了生动的描写。
①“联想”的来源为__。
②对“联想”的生动描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摘原句回答)
③上述引文中运用的修辞格有:__和__。
【小题2】文段中使用了“乞灵”和“自鸣得意”,请思考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意。
①“乞灵”具体指的是: _____________ 。(限15字)
②“自鸣得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限14字)
【小题3】文中对“套板反应”从总——分角度做出了评价,它们分别是(请摘原文回答)
【小题4】文中在谈韩愈的“唯陈言之务去”时说:“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其理由是什么?
3.情景默写- (共1题)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 ”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状态;而苏轼的《赤壁赋》则用“_____________ ”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江面上自如漂流的状态。
(2)《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琵琶曲婉转流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摹了南宋初年农村的风俗画卷。
(1)《逍遥游》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 ”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状态;而苏轼的《赤壁赋》则用“_____________ ”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江面上自如漂流的状态。
(2)《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琵琶曲婉转流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摹了南宋初年农村的风俗画卷。
4.语言表达-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