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消息传到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时,科研人员__________________。骄傲和自豪让这些平时不苟言笑的科学家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的关键技术。月球背面陨石坑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布满沟壑、峡谷、悬崖,平坦区域极少,这意味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时,将面临四条主着陆腿着陆时间不一、冲击力分布不均的巨大风险。因此,最先接触月面的探测器着陆拉杆必须具备极高的拉伸塑性、适中的抗拉强度和稳定的力学响应行为,(__________________)。科研团队__________________,历时六年,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缓冲吸能拉杆材料——高效吸能合金,填补了我国“地外天体探测器”着陆缓冲材料的空白。这种合金的塑性可达到80%-110%,能够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吸能特性优于现有的金属材料,相关技术水平在国际也__________________。未来将在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拍手称快 鳞次栉比 殚精竭虑 名列前茅 |
B.欢呼雀跃 鳞次栉比 处心积虑 出类拔萃 |
C.拍手称快 星罗棋布 处心积虑 出类拔萃 |
D.欢呼雀跃 星罗棋布 殚精竭虑 名列前茅 |
A.他们自主研发的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了关键技术。 |
B.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提供了关键技术。 |
C.他们自主研发的缓冲拉杆,是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提供的关键技术。 |
D.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是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的关键技术。 |
A.确保着陆腿能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并同时着地,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 |
B.确保着陆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腿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同时着地 |
C.确保着陆腿能同时着地,并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 |
D.确保探测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腿同时着地,从而吸收巨大的冲击力 |
2.诗歌鉴赏- (共1题)
画鹰①
杜 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②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③。
绦镟④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本诗作于开元末期,是杜甫早期的作品。②:挺立,挺起。③胡:猢狲。④绦镟:这里指系鹰用的丝绳和环。【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用“风霜”体现画面的肃杀之气,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
B.颔联通过描写画鹰耸身观望的动作和侧目而视的神态来刻画画鹰的形象。 |
C.颈联写如果解开画鹰的绳环它就会高飞,就是轩楹也阻挡不了它的气势。 |
D.诗歌章法严谨,从“画作殊”写起,又从“势可呼”转入情感的抒发。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孝文帝择绛侯子贤者,皆推亚夫,乃封亚夫为条侯,续绛侯后。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成礼而去。
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吴方攻梁,梁急,请救,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郤,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等为列侯。
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佣苦之,不予钱。佣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初,吏捕条侯,条侯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除。
太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①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而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①穰苴:春秋末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
B.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
C.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
D.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候/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
A.续绛侯后:周亚夫承袭父亲绛侯周勃的侯爵位,因封地在条,故称条侯。 |
B.孝景三年: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元代以前一个皇帝一般有多个年号。 |
C.太尉:秦汉时期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是三公之一。 |
D.县官:旧称一县的行政长官,西汉时常用以称政府或皇帝。文中即指皇帝。 |
A.周亚夫严于治军。汉文帝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周亚夫驻守细柳营,营中将士随时保持战备状态,皇帝也不能随意进出军营。 |
B.周亚夫长于用兵之道。在吴楚之乱时,他明了敌方的优势和缺陷,提出了明确的战略方针,并排除干扰,坚决执行,大败敌军。 |
C.周亚夫性格耿直,坚持自己政见。他先是以“高皇帝约”反对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后来又站在臣子守节的立场上反对封匈奴降王为侯。 |
D.周亚夫处事不慎,终至惹祸上身。他儿子私自购买甲盾埋在地下,被佣夫告发,调查人员指出他的问题并转交廷尉处理,他绝食抗议,五天后呕血而死。 |
(1)事连污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
(2)穰苴曷有加焉!足已而不学,守节而不逊,终以穷困。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东西方文明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如东方文明有维护封建等级、重人伦、君主专制、重人治而轻法治的特点,而西方文明推崇商业冒险精神,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重科学民主与共和法制等。不过,这种差异最主要体现在东西方思维方式上。东方的思维方式体现为整体思维、循环思维、模糊思维和直觉体悟思维,而西方则是分析思维、直线思维、明晰思维和逻辑推理思维。思维方式尽管不同,但也有融合,作为具有中国文化物态特征的建筑就能体现这一点。正是这种融合才产生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如清代圆明园的西洋楼、开平明楼,民国时期的武汉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其实,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相通之处。如西方三权分立与中国古代五行说中的相生相克思想有着相似之处,老子思想中的“大道废,有仁义”的悖论与西方康德哲学中的“二律背反”有着某种一致性,西方莱布尼茨的二进制进位法在中国古代《易经》中早有体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法与西方印象派绘画的透视技法也有着某种一致性。
东西方文明尽管存在差异,但都强调追求自由、平等、正义,真、善、美。所以从大文化角度看,无论哪种文明,它们的最高境界都是相通的。因此,东西方文明之间可以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一定要克服泱泱大国的“汉唐文化心态”,以科学的态度扬弃百家,为我所用。
人类需要超越意识形态的竞争,促进文明之间的对话、合作,最终实现融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具有东方色彩的“黄色文明”和具有西方色彩的“蓝色文明”不应相互竞争,而应在相互对话与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融合,从而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整体提升,生成一种新型的、为全球共享的“绿色文明”。
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多种文明的交汇,互补以至融合。在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当今世界,东方国家至今尚未形成自己的强势文化,更多地受到欧美文化的冲击而面临着借鉴与整合异质文化的问题。吸收东西方百家文化之长才是最好选择。单方面强调自己的,必然故步自封,裹足不前;但单方面强调外来的,也是不可取的。失去民族性的东西就会浮游无根,产生精神错位,形成思想文化上的空白;完全采用外来的东西也会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头重脚轻。今天,世界已进入大文化时代,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共性和普世性,并把文化的共性贡献给人类,贡献给未来,才是东西方文明的出路。
(摘编自陈奉林、卢静《探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新路》)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东西方文明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同,如东方重人伦重人治,西方重民主共和。 |
B.清代、民国时期出现的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表明了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相通之处。 |
C.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需要东西方融合“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共建共享“绿色文明”。 |
D.东西方文明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表现,应在超越意识形态竞争的前提下,通过促进对话合作实现融合。 |
A.文章一开篇即指出了东西方文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和相通之处。 |
B.文章论证层层深入,末段再进一层,指出东西方文明在世界大文化时代的出路。 |
C.文章中事实论据典型、充分,涉及建筑、政治、哲学、数学、绘画等诸多领域。 |
D.文章辩证说理,既指出东西方文明之间存在着差异,也分析了二者的相通之处。 |
A.东西方文明之间能够沟通与交流,是因为二者虽然有差异,但在最高境界上是相通的。 |
B.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应抛弃“汉唐文化心态”,敞开胸怀,科学吸收东西方百家文化之长。 |
C.面对当今世界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东方国家要做到既强调自己的,也强调外来的。 |
D.东西方文明个性与共性并存,我们应当淡化个性,贡献共性促融合,以构建新型人类文明。 |
黄金原野
刘慈欣
从“黄金原野”号向外看,第二个太阳出现了,是“猎户座”飞船减速时发动机的核火焰。
麦克欢呼起来。“19年了,”麦克看着屏幕上的爱丽丝说,“我从一个18岁的男孩变成37岁的男人,你还是那么年轻。”
阿尔弗雷德·米勒的“生命远景”公司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研制出一种叫“冬神”的药物,可使服用者进入三个月到一年的冬眠,连续服用,冬眠期无限延长。米勒本来想把它用于太空航行。但是,自上世纪中叶的登月以后,载人太空航行几乎停滞。米勒决定自己创造一个能使“冬神”派上用场的时代,把公司向航天领域转型并发布载人登陆火星计划。5年后,“生命远景”公司研制出“以太”号火箭,但耗尽财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无法继续提供技术支持。米勒最后完成的“黄金原野”号飞船只能载一个人,而且只能绕月飞行。
不久,米勒在车祸中遇难,看来他的“以太”号火箭和“黄金原野”号飞船将被废弃了。就在米勒去世的当天,“以太”号火箭突然发射升空,“黄金原野”号飞船中的宇航员是米勒20岁的女儿爱丽丝。
“‘以太’号火箭和‘黄金原野’号飞船只应属于太空。”爱丽丝在留给媒体的视频中说,“飞船将在绕月飞行后返回地球,实现父亲的夙愿。”
但是由于仓促发射,“黄金原野”号没能够按计划在月球轨道与“以太”号火箭分离,而是以大于第三宇宙速度的速度向太阳系外飞去。如果没有救援,飞船将飞离太阳系。
自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俄罗斯和美国已经多年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了,以目前人类航天的技术能力,短时间内不可能对飞行器进行救援。但幸运的是,“黄金原野”号上携带着“冬神”药物,可以使爱丽丝冬眠20年。
“黄金原野”号的通信系统连入了互联网,每个人都能通过虚拟现实的连接进入飞船同爱丽丝一起。爱丽丝苏醒的日子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每到这一天,所有的人都期待着她从沉睡中睁开美丽的双眼,从太空中给世界一个微笑。
2043年12月31日,时代广场,当灿烂的水晶球落下,2044的光字出现时,爱丽丝出现在大屏幕上,她微笑着挥手,祝地球新年快乐。
接着播出美国总统哈里森的新年讲话,宣布启动“阿波罗Ⅱ”计划,建造高速太空飞船,对“黄金原野”号实施救援。
2044年10月27日是爱丽丝的苏醒日,麦克在飞船中等待了三个多小时,看着爱丽丝慢慢从冬眠中醒来。
“我做了一个梦。”爱丽丝轻声说,“我梦见自己回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球,高楼被绿色藤蔓包裹着,安静得可怕。在一个长满杂草的广场,我看到了一大片太阳能电池板。我顺着电缆进入了一个深深的地下室,看到一台超级电脑,指示灯亮着,显示屏落满灰尘,我用手指触了一下,显示屏显示一行字:小心!内存里生活着100亿人!我看到地板上有一只老鼠,正在啃那条连接电脑和地面上太阳能电池板的电缆!我想扑过去赶走它,但挪不动步,发不出声……”
2045年12月15日,“黄金原野”号漂流第736天,距地球12亿公里。这一天,航天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和NASA举行了一系列听证会后得出结论:依靠人类现有的火箭发动机技术,已经不可能实施有效救援,继续进行“阿波罗Ⅱ”计划是无意义的。失望引发的激愤像野火一般蔓延开来,最后哈里森辞职。艾伦继任总统后向全世界宣布:“重启‘猎户座’计划。”
2062年3月5日,在“黄金原野”号飞船发射后的第19年,“猎户座”飞船成功启航。在核聚变发动机强劲的加速下,飞船以相当于“黄金原野”号80倍的速度航行,仅用3个月就走完了爱丽丝19年的航程。
就要开始对接时,“猎户座”接收到爱丽丝的录音。“2043年12月15日5点至现在的时段里,‘黄金原野’号发出的所有信息均为智能模拟。‘生命远景’并没有研发出冬眠药物,‘黄金原野’号向外太空的漂移是按计划进行的,这项计划只有我和父亲知道。本来他打算自己乘‘黄金原野’号飞向外太空,但出了车祸……‘黄金原野’号上的生命维持资源只能够让一个乘员存活15天左右,我现在只剩下很少的时间了,所以录下了这段声音。谢谢你们,谢谢所有的人。”
“有一个传说:在一个大饥荒的年代。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告诉几个孩子一个秘密——村子后面的一片荒地里埋着大量的黄金。老人死后,他的孩子们就在那片荒地上疯狂地挖掘,最后发现黄金并不存在,但他们的挖掘把那片荒地开垦为良田,正是这片田地使孩子们在饥荒中生存下来。”
“请让我和‘黄金原野’号一直航行下去吧,这是一个好的归宿,飞船会飞向我和爸爸都想去的地方。”
麦克走出公寓。城市出奇地安静。一个孩子低声问:“她会飞到那些星星中间吗?”“亲爱的,她已经在星星中间了。”孩子的母亲说。“那里很远吧?”“会越来越近的。”
麦克和周围的人们安静地等待着黎明,等待着重新开始的、更加广阔的生活。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从“黄金原野”号飞船的视角描写人类为了挽救爱丽丝的生命而研制出的“猎户座”号高速飞船驶来的情景,起到了引发悬疑的作用。 |
B.爱丽丝所做之梦意在提醒人类: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人类科学技术越发达,在安全方面就越脆弱,所以越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问题。 |
C.小说中几个年月日数字的出现,将故事发生的十九年时间简化为几个时间节点,既有利于作者的叙述,也使读者阅读起来感觉有条理。 |
D.小说结尾的“会越来越近的”“等待着黎明”“等待着重新开始的、更加广阔的生活”等语句表意含蓄,意味深长,暗示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
【小题3】请结合文中爱丽丝讲述的传说,探究飞船被命名为“黄金原野”号的初衷。
5.情景默写- (共1题)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笔直的木材用火烤做成车轮之后,“_________”,即使经风吹日晒变得干枯,也不再挺直,是“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一句,用鸟鸣来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音乐的婉转流畅,“_____”一句用水结冰来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音乐声音低缓、不流畅。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领下文,引出对洞庭湖及岳阳楼雄伟壮丽景象的描写。
6.语言表达- (共2题)
科技创新是探索真理、造福人类的事业,其客观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探索自然奥秘, ①________,都需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尤其是技术攻关,不能主观臆断,投机取巧,更不能抄袭造假。要想搞研发,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②________,就容易急于求成,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对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我们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拔苗助长。如果总想立竿见影,今天投资明天出成果,只会助长浮躁的风气。总之,对于广大科技人员来说, ③________,才能攻克难美、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